11月15日,江苏扬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与该市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扬州市图书馆社区矫正中心分馆。据了解,这是扬州“文化矫正”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更是扬州乃至全省特殊人群教育矫正工作的一大创举。
“社区服刑人员也是扬州人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好‘以文化人’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教育。”扬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林灿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扬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高度重视“文化矫正”在教育转化社区服刑人员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思路新形式,先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实现“以文化人”。
文化建设推动上好“解矫最后一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扬州市社区矫正中心先后开展了“朱自清嫡孙谈家风”、迎省运“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及“读国学讲经典”等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家风”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引导;开展了诵读朱自清《背影》、赏析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等“扬州名家名篇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深入挖掘扬州特色运河文化、盐文化与乡土文化,教育社区服刑人员爱家爱乡爱国。他们还依托“扬州市司法局”“扬州市社区矫正中心”“虹桥心语”等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优秀传统道德典故,让社区服刑人员“在指尖上”感受文化魅力,拓宽文化教育新载体。
今年来,为切实提升教育矫治效果,使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上好“解矫最后一课”,扬州市社区矫正中心精心编制了《解矫三字经》,将解矫教育与传统文化《三字经》相融合,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被司法部、省厅、市局领导及微信公众号点赞推广,在全国、全省社区矫正系统形成了较大影响。
为推动司法行政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扬州”浓厚氛围,提升社区矫正教育效果,自2014年起,扬州市社区矫正中心对原有的“流通图书服务站”提档升级,由社区矫正中心腾出40多平方米的独立空间,扬州市图书馆提供600多册图书,设立“流通图书服务站”。三年来,中心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质书籍资源,组织开展了各类主题读书活动。每年3-4月,举办“春风化雨润心田”读书节,由司法所分片分批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前来开展读书活动;6月开设“读经典·话端午·惜团圆”主题读书微课堂,品读朱自清、汪曾祺等扬州名家的经典文章《背影》《端午的鸭蛋》等;7-8月组织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品书香,走远方”主题活动,通过制定暑假读书计划、举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共享”活动的形式,相互交流读书感悟,启发人生道理。此外,利用父亲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庆,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品读经典·感恩父爱”“话重阳·盼回归”等主题活动,讲解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财产处置、防诈骗和推销等法律知识,营造尊老护老的社会氛围。
“文化驿站”助力特殊人群融入社会
此次成立的社区矫正中心分馆,是专门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的“文化矫正”场所,也是扬州市图书馆的特色分馆之一。它与扬州市图书馆、流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书房)、数字图书馆等实现连网,可在全市范围内“一卡”通借通还。
据了解,扬州市图书馆今年陆续为社区矫正中心分馆配送了包括法律、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类别的图书3000多册,添置了最先进的电子借阅刷卡机、二维码扫描机和消毒柜。尤其是刷脸阅读功能,深受社区服刑人员的喜爱。社区矫正中心还专门定制配备了成套的整体书柜和阅读桌椅、沙发、电脑等设备,100多平米的中心分馆,优雅整洁的环境,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
许林灿在开馆仪式上表示,希望能与扬州市图书馆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和深厚友谊,高质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矫正”活动,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向特殊群体延伸,为建设“书香扬州”“平安扬州”“和谐扬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在社矫中心分馆开馆后,将以教育转化社区服刑人员、促进引导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为宗旨,在提供优质阅读服务、丰富“文化矫正”活动、搭建社区服务平台等方面实现人才、技术和资源的共享,打造特殊人群教育监管的“文化驿站”。
多方合作打造“文化矫正”崭新名片
9月18日,扬州市司法局与文广新局、扬州晚报、扬州市图书馆联合,首次将“扬图讲堂”引入社区矫正中心,扬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殿元应邀为该市主城区近180名社区服刑人员讲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受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普遍欢迎。扬州市社区矫正中心主任严锦奎表示,今后将以社矫中心分馆和“扬图讲堂”为载体,邀请高校教授和社会名流,来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扬州“文化矫正”更上新台阶。
据了解,扬州市社区矫正中心还将对社区服刑人员所涉罪名、年龄、文化程度、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详细分析,按照年初教育计划逐月优化方案,把读书活动融入矫正教育课堂,不断丰富读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精心筛选罪行轻、态度好的社区服刑人员,前往扬州市图书馆其他分馆及城市书房,开展图书整理与维护、借阅咨询、打扫卫生等社区服务,引导社区服务人员奉献自我,积极修复社会关系,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郑 弋 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