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九个记者节。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真正的记者,却经常出现在报道一线。在单位里,他们是政法干警,掌握着政法专业知识;在媒体里,他们是“编外记者”,拥有着强烈的新闻敏感性。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编外记者”,倾听他们的内心。
01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区分局 甘雯
一转眼,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已有十三年。在警营中,我既是文秘,也是记者,经常会随警作战,警媒合作,共同讲述警营故事,展现警察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初尝试公安新闻宣传工作时,我已算是单位的笔杆子,但要写新闻稿,才发现自己还是门外汉,写惯公文的笔,怎么也流淌不出接地气的话,倾泻不出饱满的情,绽放不出绚丽的文采。
一切从零开始。我带着记者采访,眼看着他们像变魔术一样,把一个个只有六要素的案例简报,变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挖掘人性的善恶与美丑,探讨涉及情、理、法的社会问题,留下长久的思考和警示。感慨记者们功底深厚,见解独到,还有着社会责任感和天下为先情怀,才能写出这样既有深度也有温度的新闻稿。从此引发了新闻写作的浓厚兴趣,繁重的文秘工作之余,我也学着到各所队采访,学着写各种新闻稿,先是消息,后是通讯,再到报告文学,不只是案事件,还有人物通讯,都逐渐像模像样,到最后也能写出编辑给予好评的稿子来。取得成绩和进步的背后,是无数次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随警作战,第一时间获取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无数次通宵达旦绞尽脑汁谋篇布局,为写一篇好稿斟字酌句;无数次顶风冒雪废寝忘食,与一线民警同甘共苦坚持到最后……其中的苦和累,压力和焦虑,常人难以想象。但是当我看到文字变成铅字,图片广为流传,以案说法引起市民知法守法,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加强防范,身边战友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警队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那种幸福感满足感无可比拟,这一切都值得!
作为警营的编外记者,更需要胸怀大局,讲政治,守纪律。很惭愧我作为警察,不会破大案,擒凶顽,立大功,但也欣慰能靠文字和镜头赢得尊重和认可。愿借天公生花笔,乐为公安鼓与呼!借记者节为和我一样的"编外记者"鼓劲加油!
工作中的甘雯
小编有话:她是资深的“编外记者”,执着、勤奋、谦虚,使得她成为记者圈里炙手可热的“新闻源”。用心发现、写作……这一道道工序,是新闻“产品”诞生的必备环节,这其中掺杂着作者的汗水和泪水,也常常会伴有痛苦和快乐。但我相信,这个过程,也会产生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快乐,收获也会更多。
感谢您,新闻因有你们而精彩、新疆平安网因你们而出彩!
——小编 陈 楠
02
阿克苏地区消防支队 汪渝
铁血担道义,妙手著华章。我不敢说16年的军旅生涯写了多少华美的故事,但无论是被火烤得通红的笑脸,还是洪水中挣扎的身姿,总有一些感动沉淀在心底。
还记得今年6月23日,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普降大雨,山洪暴发,乌尊镇喀让古河河水暴涨,村民李忠起、张总凤夫妇被困河中,报警求助。当地派出所和消防员前去营救,因洪水猛烈,多次营救都未成功。消防员李运飞在营救中被洪水打翻,一次次尝试,险些丢了性命。
望着李运飞在洪水中起浮的身影,我的心纠成一团。事后,我问李运飞“在危难面前,是什么支撑你前行?”李运飞在病床上笑着说:“因为我是消防兵啊!”是啊,无论多少华美的辞藻都不敌这一句“我是消防兵”。
爱人者,人恒爱之。感谢那些可爱、可敬、可亲的消防官兵们,感谢自己多年来游走在新闻一线的经历,让我得以收获更多的感动。
工作中的汪渝(左)
小编有话:“战时救火,平时救人”,这是消防员崇高的职业精神。在他的镜头和笔下,我们看到消防员与烈焰、与洪水激烈抗争,挽回了无数生命。感谢您,让我们看到消防员的责任与担当,祝愿所有火场逆行者都能平安归来。
——小编 田佳琦
03
沙雅县人民法院 贾萍
2018年2月,我驻村了。以前从事法警工作的我,在村里竟成了一名“记者”。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采访:村民艾则孜一大早来到村委会,把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交到工作队队员手中。他激动地说:“我要入党,请让我向党靠拢。”看着眼前的村民,我忽然有一种冲动,要把他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在这个小乡村里,有一位一心入党的农民。
就这样,我像一名真正的记者一样,带着笔和相机来到艾则孜的家里,想通过采访写下他的故事。可是当记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原来我在法院只写过案件材料,现在,我得从采访对象的一问一答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原以为我问得很详细,记录得也够清晰,可当晚写稿时才发现,还有很多不清楚,需要补充采访。加上成稿后的修改,我当“记者”的第一稿花了三天才完成。虽然波折,可当我的稿件在各个媒体上发表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
每次走访,我都会默默记下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村,了解沙雅县法院驻红旗镇多勒昆村工作队。或许,我离目标还很远,但是,我会一直在路上。
工作中的贾萍
小编有话:无论何时,只要新疆平安网有用稿需求,贾萍总会给小编一个帅气的手势——OK。
贾萍说自己热爱新闻,她就像是“潜伏”在政法系统里的“记者”,时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搜索着新闻。她和其他“编外记者”们一样,是百姓了解政法系统的“眼睛”,是政法系统与民众连接的“纽带”。就像她说的,他们,一直在路上。
——小编 金 鑫
04
皮山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 袁泉
2018年5月28日19时30分许,和田地区皮山县境内突发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20米,西北阵风7到8级,部分区域风力达9级。
我第一时间赶赴县城各执勤点及315国道2559路段,用镜头记录下民警与浑浊的天气融为一体,双眼布满血丝,两耳灌满沙尘依旧坚守岗位,为来往车辆提供安全保障的感人场景……7小时的鏖战中,执勤民警在特强沙尘暴中往返国道300余公里,救助被困车辆4辆,压速带道护送车辆400余辆,他们用实际行动保障了辖区未发生因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
凌晨3点,我赶回办公室,将记录下的一切写成文字,第一时间传送给新疆平安网编辑。当天看到那些自己记录下的感人瞬间被新疆平安网等网络媒体刊发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并不是为稿件被采用而喜悦,是因为战友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传播,全国各地的网友为他们点赞。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自豪;在工作之余我能用镜头记录下无数感人的瞬间,我自豪。
工作中的袁泉
小编有话:认真是袁泉给小编的第一印象。作为警察系统里的宣传员,他挖掘事件背后蕴藏的新闻点和事实真相,用手里的镜头和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警营里的故事,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警察的无悔青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感谢,有这样勤奋的“编外记者”,我们也自豪。
——小编 石丽娟
05
乌恰县公安局 赵小丽
作为一名宣传警,很多日子里,我不是在采访,就是奔波在采访的路上。一部相机,一支笔,是我全部的家当,一篇篇亮点迭出的新闻稿,是我艰辛付出后的收获。
采写稿件时,讲到动情处,主人公笑,我也笑,他们哭,我也哭,我见证了他们在公安道路上的无私付出。
当一篇篇稿件,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桩桩感人故事,通过我的镜头和笔,传播到千家万户,传播到各大网站媒体报刊时,我内心深处是高兴的,充实的。当看到读者留下的互动留言时,我的心里是温暖的。
身边凡人善举的感人场景在时时上演,偶尔会特别疲惫,想让自己缓缓,但当遇到好的素材时,我便浑身充满了力量,无论多晚,我都要求自己把文章写完。我想,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才会执着。
生活中的赵小丽
小编有话:这是一位文艺范儿十足的菇凉,出过散文集。她时常在晚上12点过后给小编发来稿件,这样的勤奋令人钦佩,值得学习。虽不是记者,她却发挥着记者捕捉新闻、记录、传播的作用,主动了解身边的新鲜的人和事,让精彩、感动的瞬间记录于手中的笔或相机,让报道更富生动和感染力。感谢她,让更多读者看到政法一线的故事,感谢她,陪伴着新疆平安网的成长!加油,菇凉!加油,新疆平安网!
——小编 陈 楠
热情依旧
动力依然
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歇
感谢我们的“编外记者”
新闻因有你们而精彩
新疆平安网因你们而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