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13年,25次,9800ml!

2018-11-07 22:27  来源:重庆长安网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13年间,无偿献血25次,献血总量9800ml。这是我最近与同事李佑立在闲聊时知晓的,李佑立谈笑中讲述他献血的历程,就如同在述说一件关于别人的故事。

  我第一时间咨询我一个学医的朋友,谈及我的同事献血已累计达到9800ml,朋友惊讶得嘴巴成了“O”形,大得可以塞下一颗鸡蛋。她说,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ml—5000ml。献血后,人的身体会自动调节,血流量很快能恢复正常,同时也会刺激身体造血功能。如果按照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ml来计算,他所献出的血液几乎可以救活12人!尽管如此,对于献血,人们的顾虑还是很多,像这种自愿坚持献血13年、每年基本两次的人,已经很少了。

  二分之一的歉意

  像往常一样,永川监狱八监区副监区长李佑立依旧坚守在训练场,我背着单警装备,走向他所在的训练场并问及他第一次献血的原因。

  “原因呐?说起心里面还是一阵酸楚,也有一丝歉意。”他搓了搓双手,淡淡说到。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国家刚禁止有偿献血不久,在没有物质利益的情况下,人们献血的积极性难免会受到影响。“每次看新闻、看报纸都会看到‘血库告急’的醒目字样,那时就萌生献血的想法,然而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

  那天,李佑立亲眼目睹了一起车祸,看着年轻的生命躺在暗红色的血泊中与死神殊死搏斗,看着地上的那一滩刺眼的粘稠液体,“血库告急”的字样不禁在他脑海出现,滚动播放。“当时也没有想躺在血泊中的孩子是什么血型,没有想血型是否匹配,更没想是否符合献血的标准,就只知道径直跑到永川血库中心。”

  医护人员微笑地问:“李先生,请问您要献多少呢?”他牙齿一咬:“400ml!”采血的年轻小护士转身望着工作站的主任,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先生,您目前体质偏瘦,建议您献200ml吧!”当针尖扎进血管,暗红色的血液流进血袋,血袋由干瘪变得鼓起来,心也咚咚咚的直跳。

  “当时心头也就一个念想:希望这一小袋子血对那个躺在血泊中的年轻生命有用吧!”回首往事,李佑立唏嘘不已。

  2005年3月,李佑立第一次献血,也是第一次知道献血的多少和体重有必然关系。30岁的他血气方刚,但也觉得有一半的遗憾和歉意:本想着献400ml,没想到只能献出200ml……

  10公里奔走,不谈风雪雨霜

  悠悠巴岳,阵阵茶弥。跨三县一河淌流,占群山云雾缭绕。十多年后的今天再走箕山路,都觉路途漫长,惊叹千亩茶山浩荡,昔日劳改大队的身影仍然烙在每个新胜旧人的记忆里。而对于我们,似乎只飘忽于师兄们的勾勒中,神秘里略带几分不可思议,这脚下的茶山,见证着时代抹不去的印记。

  (2016年的一次献血)

  李佑立就是一位在这里带着服刑人员开荒地为茶园、劈荆棘筑坦途的普通监狱人民警察。那时候的箕山可找不出几辆车,一旦进山,没有十天半月是下不了山的,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靠“走”。当然,点支烟,走着走着遇到一辆“嘉陵”就是运气好到极致,回家赶个晚饭,抱抱熟睡的孩子已是李佑立作为丈夫、作为爸爸最大的奢侈。

  站在山头,还看不到初阳升起,他就带着家什开始“转山”,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三五几分钟,尔后接过锄头开山垦荒。日复一日,9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当他洗完澡站在秤上,望着臂杆上的砝码和身上的腱子肉,开心得像过年一样。或许我们永远都想不到,这大半年里,李佑立每天十多公里的奔走竟是为了强健自己的体魄,因为那句“先生,您目前体质偏瘦,建议您献200ml吧!”一直萦绕在他的耳旁。

  2005年11月,他利用调休的机会,悄悄地跑到流动献血站,但那时他依旧忐忑不安,生怕因为其他原因遭到拒绝。当医护人员微笑地告诉他:“李先生,您的身体非常健康,符合无偿献血的标准,请问您要献多少呢?”“400ml!”

  “咚”的一声,此时李佑立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下,忐忑的心终归于平静。

  别样的2008

  2008年,箕山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与荣光,李佑立脚下已不再是茶园,而是游家湾的整训场。与往日一样,他严格按照勤务工作出工,亲力亲为,将整训当做锻炼身体。

  5月12日14点28分,轰然倒下的是汶川,挺起的却是民族的脊梁!

  当地震灾区的救援警报拉响后,李佑立积极加强对犯群的防震救灾教育,在做好监区的犯群心理疏导、稳定犯群情绪后,李佑立第一时间带头捐献了2000元的救灾款。要知道,他那个时候的全部工资也只不过两千多一点。他每天看着关于灾区的实时新闻报道,看着伤亡数据的不断更新且持续攀升,李佑立晃了晃自己已连续工作十几天的大脑,清醒过来的第一个念想就是“灾区肯定亟需大量血液!”

  (2017年的一次献血)

  他不顾身体极度疲劳,立即赶往献血点,不容多想,立即献血400 ml。当一滴滴血液流进血袋中时,想着自己有可能又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时,李佑立疲惫的脸上又绽放出了愉快的微笑。

  那个5月,李佑立开始向周围的人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并用自己6次献血、累计2200ml的事实消除同事心中的顾虑。在他的宣传与带领下,监区同事先后累计献血5000ml有余,他是在用行动诠释“天灾无情人有情”的大爱,用沸腾的热血浇筑起民族的脊梁!

  13年25次9800ml

  当问及他为何献这么多血的时候,他笑着说:“既然可以献400ml,又何必献200ml,既然献出的血可以拯救人的生命,又何必吝啬,献出的血可以帮到这么多的人,我高兴!”听起来很平淡,但是却发人深思。似乎很难让人想象,这位将自己的热血奉献给监狱事业的警察,离我这么近,天天一起在岗位上;而又离我那么遥远,累积了13年、25次的9800ml。

  (2018年的一次献血)

  穿越十多年时间的时光,一个呱呱降生的婴儿都已经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小伙子,25次无偿献血意味着每年基本两次献血,血液总量9800ml比两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还多,目前永川区血液中心已经推荐上报李佑立为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候选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历史,在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很多人依旧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难得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地奉献着。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和别人难以企及的道德高峰。这不由得让我再翻一翻北大何怀宏教授的《底线伦理》:“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已;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义的最高境界,但道德的最低下限你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的屏障。”

  (9本献血证汇聚了9800ml血液)

  13年持之以恒的坚持,它是发自肺腑的宣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25次无偿献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监狱人民警察在爱的呼唤下的洋流,暖人心扉;9800ml,如果把ml当作是高度的单位,那它将比珠穆朗玛峰更挺拔……

  李佑立其人:

  李佑立,男,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永川监狱八监区副监区长。2014年6月,被永川区卫生局评为“无偿献血先进个人”;2017年2月,因年度工作成绩优异,被重庆市监狱管理局记“个人三等功”;2018年1月,因在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中表现突出,被重庆市司法局记“个人三等功”。

超400万人围观:“红色圣地”12名守护者VS每日...

作为革命圣地,如今的西柏坡纪念馆高峰客流量可达日均5万人次。但拥挤的人群一片秩序井然,丝毫没有纷乱之象。这都源于红...

抓咬、辱骂、点燃煤气罐威胁执行干警 案外人因...

判决被告人张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拘役三个月。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等你,一起细数“从警体验”

在“警队”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