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笔墨达意 纸短情长 一封家书化解亲情之结

2018-11-02 20:28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笔墨达意,纸短情长。书信,是传统的传情表达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书信如今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很多时候,它能够表达出面对面交谈说不出的情感。

  10月初,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组织戒毒人员开展了“写一封家书”的活动,表达了戒毒人员的悔过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

  活动中,戒毒人员共写出100余封家书,分别写给了父母、爱人、子女、兄弟姐妹等亲人,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字里行间既有他们真诚的忏悔,又有对新生活的渴望,更有戒除毒瘾的坚定决心。

  “小媛,你给我们写的信已经收到了,我和你母亲把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二十几年了,第一次听你这么透彻地分析自己,让我们十分意外,也十分欣慰。也许这一次,你真的在改变了。”10月30日,戒毒人员李媛收到了父亲的回信,读到一半时,她已泣不成声。

  李媛今年42岁,从她记事开始,对于父亲,就有着一种“敌意”。从小到大,只要做了错事,不容她辩解,父亲对她就是一顿打;而与父亲相反的是,母亲对她百般呵护,满足她的一切要求。这样的家庭,让李媛的个性变得叛逆而任性,十几岁时,她旷课、逃学,穿着奇装异服去迪厅蹦迪,很快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些“朋友”,并在他们的引诱下沾染了毒品。

  这一次,已经是李媛第二次到戒毒所戒毒了。与第一次被送入戒毒所时一样,每个月的探访日,70岁的老父亲都会来到戒毒所门口,但却从来不进入探访室,只是给她存入一些生活费,便默默地离开。

  “我就给她钱就好了,有你们在,我不担心她。”当民警问及老人为何大老远跑来,又不和女儿见上一面时,老人总是这样说。然而,从老人微微驼着背落寞离去的背影中,民警读到的是一个父亲的无奈和忧伤。

  事实上,父亲与自己之间的心结,也让李媛非常痛苦。在民警的鼓励下,她给父亲写了这封家书。

  “爸,原谅女儿曾经的年少轻狂,是女儿辜负了您的期望,让您蒙羞。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也痛恨毒品,又不得不依赖它,很早就想把它戒掉,而薄弱的意志让我一次次无原则地妥协。来到这里,民警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吸毒的恶习也改掉了,身体恢复得也不错……”李媛的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质朴的文字里却表达着她对父母的愧疚和思念之情。她说,不求父母能够原谅自己,只希望借此向他们表达深深的歉意。

  而让李媛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后,多年来和她不说一句话的父亲写来了回信。在这封回信中,除了对李媛目前戒毒状态的肯定,父亲还检讨了自己在李媛的成长中犯下的错误。

  “孩子大了,打不得了,这个道理其实我很长时间以后才懂,但是我懂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和你之间,没有平心静气地沟通过,你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我是有责任的。我不见你,也是因为看到你,我会感到内疚不已。或许下一次探访日,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聊聊吧。”

  “这么多年,和父亲的关系就像心中堵着的一块石头,直到今天,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李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如今,她准备好下次探访日,把这些年的心里话都说给父亲听。

  一封家书,无声文字的排列组合,说出的是父女之间面对面难以启齿的言语。见字如面,点点滴滴见浓情,却又一刻不停歇地呼喊迷途的孩子,归来吧!

  一行字,一封信,薄薄的纸片承载的是一段段人生的悲欢离合,“无论是通过书信讲出对亲人深埋心底的话也好,还是借此与自己的过去告别也罢,我们希望通过这条书信的纽带,帮助戒毒人员坚持、坚定、坚决地彻底戒除毒瘾。”民警米蕊说,“一封家书”传递了一份温暖能量,只有让“阳光”温暖每一个戒毒人员的心田,才能让她们的人生拨开乌云,拥抱阳光!

  (文中戒毒人员系化名)

视频!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乘客与司 ...

十五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教训极其惨痛。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

山东省原副省长季缃绮受贿、贪污案一审开庭

贪污受贿千万!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等你,一起细数“从警体验”

在“警队”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