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这里的村民遇事一个按钮就有人来帮助 这还不是最先进的……

2018-11-01 16:24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安徽蚌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建设破茧成蝶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请联通果园社区网格员,我要和她实时通话,了解一下近期社区治安状况。”通过蚌埠市淮上区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平台,蚌埠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琦与网格员赵冬青进行了视频连线。

  网格员明白这是在对她进行在岗巡查,便有意识地转动“社管通”对社区进行“直播”。而指挥大屏上,赵冬青的轨迹图一览无遗,显示她当天在网格内的时间已达6小时47分钟,行走路程10.65公里。

  “我今天主要是上门采集信息,入户调查安全感,调解了一起因楼上漏水引发的纠纷……”对于一天走了这么多路累不累,赵冬青说,已经习惯了,没感觉到累,“就当是走路减肥”。

  她的回答引起综治中心在场的人哄堂大笑。笑声可能是通过视频传到了赵冬青那里,她连连说道“我说的是真的”。又引起一阵大笑。

  这是不久前记者随蚌埠市综治办巡查网格员时见到的一幕。

  作为2017年5月确定的全国首个国家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试点市,一年多来,蚌埠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工作探路者的姿态,勇担新使命、主动新作为,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增添平安建设新动能、以信息化增强综治核心战斗力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

  “数据超市”信息实时共享

  “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我只要按一下这个键,我的亲属、村干部和民警就会同时知道我遇到事情了。”家住固镇县新马桥镇水利村的王大爷得意地说,村里家家户户都安了,不担心遭贼了。

  王大爷所说的是一个叫作“一键报警+求助服务器”的报警装置。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一键报警+求助按钮,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驻村民警和村两委干部同时,还会发送给其不在身边的亲属,并固定报警求助地址,驻村民警和村两委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使警情得到第一时间处理。

  “这还不是最先进的呢。”王大爷掏出手机,直接调出村口的视频监控,哪个人、哪辆车进出村子清清楚楚。

  在实施雪亮工程中,固镇县推出“天眼护家园”项目,在村庄主要出入口、村内主干道、文化娱乐、大舞台等公共场所安装高清摄像机,对进出车辆、人员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实时监控视频向本村村民开放,不论村民身处何处,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查看全村所有监控画面,实现远端一键报警。

  2016年3月以来,蚌埠市强力推进政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实现“一部门采集、多部门共用”。高标准建成全市云数据中心,已完成62家市直单位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对接数据1224类,总数据量31亿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实施后,蚌埠第一时间开发上线全省首家综治管理信息化平台,成为安徽第一家与最新国家标准无缝衔接的市级平台,实现对实有人口、特殊人群、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等9大主体模块和打击传销、消防管理等X特色模块的有效覆盖和智能管控。目前,平台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贯通、全域覆盖。

  “发挥信息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龙头作用,建设应用广泛、实效性强的综治信息化系统,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建设的优先方向。”蚌埠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吴捍卫说,依托云中心“数据超市”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机制,集成多样化智能分析功能,提高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动态感知、提前预警、精准预防能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从依靠直觉经验决策向依靠大数据科学决策转变。

  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转

  “你好,这里是安全感调查中心……”进行群众安全感调查,是淮上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罗曼每周都要做的一件事。

  综治中心设置群众安全感调查中心,是蚌埠市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标配”。

  淮上区投资900万元新建了366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安全感调查中心很宽敞。用淮上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浩的话说,高密度的群众安全感调查,既能动态了解群众安全感情况,又能发现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

  高标准建设综治中心,搭建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平台,使蚌埠市各级综治中心焕然一新。市综治中心构建三区、五室、一平台空间框架,同步建立四项制度,全面对接信息化平台,综合集成数据分析、情报研判、督察督办、视频指挥等功能,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智能化指挥调度中心。统筹推进县区级综治中心建设,整合综治、信访、应急等多项资源,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平台的四位一体格局。目前,蚌埠市辖三县六区综治中心全面建成并实战化运转。

  “重点强化乡村两级基层综治中心实战功能,村居综治中心依托信息化系统,对辖区内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方面求助、投诉等事项进行联动处理、督办反馈,实现‘走进一中心,事务一站清’。”王琦说,蚌埠市81个乡镇(街道)、108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标准化率达80%。

  蚌埠市还同步推进了农村技防建设,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和视频资源整合联网,创建“互联网+视频巡查”工作机制,全市三县六区的乡街、村居实现视频督查系统覆盖,提升了动态环境下信息化立体化治安防范能力。

  网格化坚实基层底座

  “看来加你的微信群还是有用。”这是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发给荷花园小区第四网格网格员顾娟的一条微信。顾娟帮他介绍了工作。

  顾娟成为一名网格员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注重创新方法,建各种微信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刑满释放人员介绍就业……她用热情、细致的服务赢得群众称道,“有一次家里有事请了两天假,没有去网格,有居民以为我离职了,还打电话问我。”

  蚌埠市建立了正规化人员招录机制,参照公务员招录标准,招聘了1161名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专职网格员。

  “这是近年来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经集中培训,持证上岗。”蚌埠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说,对网格员建立了高标准经费保障机制,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即以每年8000万元的标准提供保障并动态调整,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待遇比照社区副职水平,平均月工资可达3200元左右。

  走网格员专职化、专业化之路,提高了网格员们的职业荣誉感,激活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蚌埠市以城市社区每300户左右为一个网格,市辖区103个社区(村)共划分为1161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综合履职”全城覆盖。严格落实网格员“定格、定责”的专职化要求,确保网格员能真正沉入网格、深入群众、覆盖到户,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筑牢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坚实底座。

  “网格员依托信息化平台和社管通移动终端采集录入的信息,可实现与云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的关联比对和匹配核查等功能。”王琦说,通过建立问题发现、受理、转派、处置、反馈、核实结案一体化闭环式处理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诉求一线解决”,推动实现“管好一张网、服务一座城,惠及百万人”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