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监狱绘画班的故事——重塑

2018-10-29 15:03  来源:安顺监狱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人生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画板,用时间做画笔,经历做灵感,从一片纯白到丰富多彩,他们在每一次的涂抹与描绘之间,直面困境,迎向希望。

  在安顺监狱,有一个服刑人员绘画兴趣班,他们在一次次绘画中感悟生活,体会人生,在一幅幅作品中得到成长。


  从“房开商”到阶下囚

  曾某某,1970年生,曾是中央民族大学油画专业的高材生。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勤奋,毕业后曾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等工作,一路打拼最终成为人人欣羡的“房开商”。2017年因与合作对象的矛盾激化,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缓在安顺监狱服刑改造。在讲述这段经历时,曾某某自我总结到:“那个时候的我好高骛远,一门心思只挣钱,人生观发生了偏差,所以遇到困难和矛盾时,才会用最过激的方式处理”。

  重拾画笔,重拾新生曙光

  从一个房开商到一个服刑人员,曾某某经历了巨大的思想落差,他知道自己罪不可赦,“把天都捅破了”。等待进监服刑的那段日子最难熬,他想象中的监狱生活“吃不饱、穿不暖”,“该怎样活下去”,成为他每天问自己的问题。

  进监房的第一天,曾某某的直管民警蔡裕卿问他,“你有什么特长或兴趣爱好吗?”刚来到新环境的曾某某心情忐忑,摇摇头说“没有”。民警蔡裕卿知道,曾某某还没有打开心扉,戒备心强,需要进一步的沟通建立信任,才能帮助他更好的改造。


  某天,民警蔡裕卿组织几个爱好绘画的服刑人员准备临摹一幅画,他把手里的画笔递给曾某某道,“听说你会画画,试试吧!”时隔十几年,早已将专业荒废的曾某某,拿起画笔,回想起跌宕起伏的人生,感慨着在画板上挥出重拾人生希望的一笔。“从那天起,我开始知道今后该怎样活”。

  曾某某热爱绘画,这点从他连续三年坚持不懈考取中央民族大学油画专业就能看出来,但是多年来在名利场打拼,渐渐迷失方向的他,早已忘记自己的初心。这只民警递过来的画笔,让他浮躁的人生按了暂停键,他开始停下来回顾总结过去的生活,“绘画的过程就象人生的思考。线条是技巧,明暗为是非,当你懂得了远观、懂得了虚实、懂得了平衡、也就懂得了主次,懂得了举重若轻,可惜我参悟得太晚……”

  重塑自我价值,开启“第二生命”

  “绘画能静心,能帮助他们修身养性”,想到这里,民警蔡裕卿向监区申请,充分发挥曾某某特长,在监区内开设绘画班,让更多服刑人员参与进来。后来绘画班“名气”越来越大,监狱研究决定,由各监区组织对绘画感兴趣的服刑人员,每周六开班教学。


  在这里,曾某某担任着他人生里的新角色——“老师”。在民警的鼓励下,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教给每一个来到课堂学习绘画的服刑人员。

  

  “很多人刚来学习时很急躁,但是想画出一幅好画,必须静下心来。”

  于是,绘画班从最开始的3个人到现在的16个人,从第一幅作品到现在几十幅作品装点了分监区走廊。曾某某也有几个“得意门生”,50岁从零学起,5个月画出毛笔画的服刑人员范某某;零基础,没有文化却非常有悟性,几个月能上手画人物的服刑人员冯某……


  绘画班里的学员大多数刑期长,文化程度低,脾气暴躁,闲暇时无事可做就胡思乱想或者滋生事端。但是自从投入到绘画的世界中来,他们将思念、憧憬甚至是烦闷的心情全部寄托于画板,无聊的时间被线条、色彩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填满。自绘画班成立以来,学员无一例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在等待判刑的那段日子里,我设想过在监狱的一百种状态。万万没想到监狱重视每一个服刑人员的特长专长,充分利用我的一技之长,让我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从一个罪人变成一个‘还有用’的人,开启我的‘第二生命’。有点成就感,也很知足


  曾某某带领的绘画班,在今年全省监狱系统“学宪法、守法规”狱内法制教育暨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安顺片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绘画班的学员们大受鼓励,正在创作下一个系列的绘画作品。

   



“警犬被盗”通报来了,有错就改!

金东公安分局决定对所长停止执行职务,对警犬管理员予以辞退处理。

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卢恩光获刑12年 当庭认罪悔罪

安阳市中院认为,被告人卢恩光的上述行为分别构成行贿罪、单位行贿罪,依法应数罪并罚。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中国式”普法 从花式“新闻联播腔”说起

在深情回首司法历程的余墨边,我仿佛觉得司法公开的灿烂前行,分明就是许多年前我们上街法律宣传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