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仰 / 一身警服 / 四十年
一份荣耀 / 一个家庭 / 三代人
1978年 万物生长,
这一年,中国大地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图为中共第十一次三中全会
这一年,沉静已久的大学校园迎来了恢复高考的第一批新生;
图为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
这一年……
这一年,讲述人 赵焕明的父亲已在广元监狱战斗了几十个年头。
讲述人:赵焕明
我是赵焕明,生于1963年,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警察故事,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充满了我们一家三代人不变的初心。
赵焕明父亲赵光伦和女儿赵华琼
今天的故事便从我的父亲开始:
1978年——1988年
图为荣山煤矿1978年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合照
那时候广元监狱还叫作四川省荣山劳动改造管教总队,监狱警察叫做“劳改干部”,干部要带领罪犯到地下(井下)进行挖煤作业。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那辈人就用血肉之躯铸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一代精神,为广元监狱后续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
赵光伦同志因公伤残(四级)证书
他们教育罪犯,就是用“土办法”讲事实、摆道理,晓之以情地用嘴巴说,身体力行地用行动做。对犯人进行教育的地点也不限定,有时候在监区,有时候在食堂,有时候在井下出工休息时。那时候是真苦啊!一下井根本就分不清白天黑夜,很多罪犯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好的。
父亲操劳一生,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的监狱事业。我常常觉得,他们那辈人的身上有着共产党员最质朴的信念,他们不空喊口号,却时刻践行着忠诚于党、敬业奉献的理想信念。
1988年——2008年
荣山煤矿小火车(现存于四川监狱博物馆)
蒸汽小火车是荣山煤矿的集体记忆,八十年代的荣山煤矿正是大干特干,加快发展的时期。同为监狱警察,父辈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就像采出来的煤,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一代创业者手摸(现存于四川监狱博物馆)
那个时候的我们,感觉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下井作业毫无怨言说干就干,上山追逃,提起行李说走就走,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需要抵制太多的诱惑。我们只有不断的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忘自己的初心,才能忠实履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职责 。
记得在一次执行押解任务中,服刑人员张某利用上卫生间之际,将一叠厚厚的人民币塞给我,叫我给他家里人打电话,我当场拒绝,并将此情况向检察院押解组领导作了汇报。历时7天的任务完成后,荣山地区检察院专门发函对我进行了表彰。
2008年——2018年
尽管我一再表示,不强求女儿继续从事监狱工作,但也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的内心也慢慢升腾起了警察梦想。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
正因如此,我们一家的“龙门阵”俨然变成了监狱警察的“业务交流会”,女儿不断地给我传递新鲜知识和执法理念,父亲也一直不忘提醒我们要时刻谨记自己入警的初心。
值得骄傲的是,我的女儿并没有让我和她爷爷失望,她在工作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长江后浪推前浪,她的进步是我最大的慰藉。
感谢你们聆听我的讲述,通过三代人的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广元监狱乃至四川监狱已经从大山深处走进了城市,由粗放管理迈向了精细化,正踏着全面一流的步伐阔步前进。
作为一名60后,我真切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一名监狱警察,我亲历并见证了监狱工作的沧桑巨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时代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坚守初心,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投身五大改造新格局,书写新时代监狱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赵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