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女儿长大了,我没有负担后,真的还想回到这继续播洒法治阳光”
2017年7月初,刚刚结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为期一年的法援志愿服务的齐桃红恋恋不舍地说道。
2016年7月,她成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实施以来安徽省池州市首位志愿律师,远离家乡、年幼的女儿和亲人,赴2300公里之外的贵南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齐桃红
1982年出生
2006年参加工作
2017年,被授予“2016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法律援助律师称号”。
2018年,被省总工会、省司法厅授予“2018年全省维护职工权益优秀律师”荣誉称号。
池州市的首位法援志愿律师
贵南县,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100米。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广袤,牛羊遍地,被誉为“高原牧草之乡”,在这里有时仅一天时间内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然而,一年前,当齐桃红踏上这片高原土地时,让她倍感意外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齐律师啊,我可都盼了你一个月了。”上班第一天,听到受援人的这番话着实让她感到吃惊和不解,然而短暂的接触之后,对当地司法现状日渐了解,就渐渐明白这位当事人说的话并没有半点儿夸张。因为在她来之前,一个八万人口的多民族聚居县却仅有一位律师——青措卓玛(即贵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法律服务资源非常匮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一起初三学生涉嫌入室盗窃案件中,齐桃红真切体会到孩子法律意识的欠缺。“对于法律的无知让我吃惊。”齐桃红说,3个孩子一起商量着去入室盗窃,一个孩子实施盗窃,另外在外把风的孩子则认为没有实施盗窃,就不是犯罪,不懂法、更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经过一次次沟通、一次次普法教育,犯罪嫌疑人终于认罪。
“我能为他们多做点什么?”
齐桃红说,她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了让这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因案件的办理失去中考的机会,她主动找到贵南县检察院、公安机关、学校进行多方沟通和协调,希望在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的前提下,让贵南县人民检察院能不予批捕、批准取保候审并能对该案犯罪嫌疑人免于起诉,以便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顺利和安心参加中考。因为齐桃红的努力,孩子终于重新回归校园。
“经过处理未成年人涉案事件,让我知道从事法援工作,要求律师不仅要解决案件本身,而且还要为当事人未来着想,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心。”齐桃红说。
一年来,齐桃红共无偿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3件,其中刑事8件,民事35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达160余万元。开展法治讲座24场,代写法律文书223件,解答法律咨询788人次。
青海省司法厅在“青海法援”期刊中先后5次报道其先进事迹,贵南县电视台也多次在“多彩贵南”栏目中宣传,齐桃红还荣获青海省司法厅、贵南县司法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她克服不了的事
然而荣誉背后,齐桃红却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刚到贵南,对于高原反应产生的身体不适和生活困难,齐桃红都一一克服了。但齐桃红无论如何也克服不了的,是对家人的思念。
“老人在家生病不舒服,不能在身边伺候尽孝;女儿年幼上学,不能时常在身边给予母爱;丈夫养家辛苦,不能在身边给予支持,承担生活压力……”齐桃红说,好在家人都非常支持理解我的工作,我也不断告诉自己要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动力,将法治文明的种子播洒在雪域高原上。
最放不下的还是……
2017年6月,在“1+1”志愿行动圆满结束后,齐桃红继续回安徽安东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
2017年9月,东至县委、县政府为全面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举行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动员会,齐桃红再一次积极报名参加,并与东至县尧渡镇下辖一个居委会四个村签订了常年法律顾问合同,为保证法律服务质量,齐桃红与每个服务村(居)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就群众经常遇到的涉法问题在微信群中讲解,上传相关法律法规,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对齐桃红的工作交口称赞,反映极好,说齐桃红成了他们家门口的“法律110”。
看到法律的种子在
当地老百姓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齐桃红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这也鼓舞了她继续做好一名律师的本分
用法律帮助更多的人
……
供稿:池州市司法局
作者:刘莹 程洁 王四清 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