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顽危犯不愿减刑屡次违纪 监区长解开他"不愿回家"心结

2018-09-11 11:08  来源:安徽司法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贾蒙
字号  分享至:

  “感谢高警官,是他挽救了我,我将永记于心……”2018年3月的一天,安徽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满满3页纸详尽叙述了高治龙对他的教育转化过程,言辞诚恳,情真意切。

  高治龙是谁?

  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请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人物名片

  高治龙

  1970年出生

  1993年参加工作

  现任九成监狱管理分局马家湖监区第六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

  所获荣誉:

  2000年,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再不好好改造,我还是人吗?”

  “因为一件小事,我和同犯发生争执,并动手打架,被及时制止后,高警官严肃地处理了我……在解除严管回来后,高警官并没有第一时间批评教育我,而是问起了我的家庭情况,我当时抵触的心,顿时软了下来……”在感谢信里,汪某讲述着自己的改造经历。

  时间回到2016年9月,高治龙处理完汪某违纪后,细细翻阅他的卷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挂牌攻坚的顽危犯汪某虽然打架违纪情况较多,但其中三次较大的违纪均发生在即将申报减刑前期,导致减刑申报被撤销。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对此,高治龙并没有急切地询问汪某原因,而是在严格日常管理的同时,经常找汪某谈话聊天,获得他的信任。原来,汪某的父亲在当地颇具威望,可汪某从小就叛逆不羁,还曾一言不合打断父亲的肋骨。对于这个逆子,家人失望透顶,汪某成为了无会见、无汇款、无通讯的“三无”人员。这也令汪某对家庭心灰意冷,害怕回家面对亲人,这才有了“不想出狱”的念头。

  找准了病症,便可对症下药。高治龙在对汪某的谈话教育中,经常让其反思自己的过错,思考出狱后的打算。渐渐地,汪某开始写信向父亲忏悔,可都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高治龙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为了彻底打开汪某的心结,化解他与家庭之间的矛盾,高治龙决定去找汪父,在申请监狱批准后,这场“融冰行动”正式开启。临行前,高治龙将汪某在监内改造生活拍摄成短片,还让汪某把对父亲的忏悔和思家之情通过镜头告诉父亲。带着这部短片,高治龙驱车2小时,来到100公里外的汪父家。

  最初,说明来意后,汪父拒绝观看视频,汪某太让他失望了,他宁愿没有这个儿子。高治龙以拉家常的方式与汪父沟通,告诉老人:血浓于水,作为父亲,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儿子。在高治龙的劝说下,汪父最终同意观看视频,当透过镜头看到儿子的那一刹那,汪父的眼睛湿润了,看到儿子在监狱里像变了一个人时,汪父主动要求面对镜头鼓励儿子说:“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重新得到父亲的接纳和家人的关怀,汪某流下了悔恨和感激的泪水,哽咽着说:“再不好好改造,我还是人吗!”有了期盼,汪某改造的劲头更足了。2018年3月底,汪某因改造表现突出,被减去3个月刑期,提前回归社会。

  其实汪某并不是个例,25年来,高治龙成功转化顽危犯100余人,及时处置服刑人员预谋脱逃、自杀10余起,收获了服刑人员感恩,维护了一方平安。

  “没有高监区长,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高治龙看来,对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最关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产生自我改造的力量。高治龙把这些经验耐心地传授给监区的年轻民警,让他们熟悉业务,尽快成长。

  “没有高监区长,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已是狱政科副科长的王峰谈起高治龙满脸都是敬佩和感激的神情。2011年10月,新入警的王峰在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时,一名“刺头”不服从管理,公然顶撞他,血气方刚的王峰十分恼怒。

  这时,高治龙将王峰拉到一边说:“我们一定要学会斗智斗勇不斗气,特别是今天遇到的这种情况要保持冷静,你看我怎么处理的……”看着在高治龙依法依规有理有据的严肃教育下,这名顶撞自己的服刑人员渐渐垂下头去承认自己的错误,王峰很佩服。

  经师易学,人师难得。在高治龙的悉心培养和潜移默化下,王峰渐渐成熟起来,成长为单位青年骨干,其他青年民警学习的标杆。作为师傅,高治龙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种人生的修养,一种对工作的积极态度。数年来,经他培养的青年民警都迅速地成长,能够独当一面。

  “习惯了,现场就是我的岗位” 

  高治龙不仅对服刑人员攻心转化工作做得好,他在日常工作中也率先垂范,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出现在教育管教现场,不但加大了现场管理力度,也提升了监区现场管理水平。有人问高治龙,你这么做,身体吃得消吗?高治龙笑笑说:“习惯了,现场就是我的岗位……”要知道,高治龙今年3月才做的肾结石碎石手术,术后疼痛难忍,但他只利用自己轮休的两天在家打了点滴,就正常上班了。

  经过不懈努力,高治龙所在监区服刑人员改造秩序持续稳定,在各级组织表彰中,监区多名民警榜上有名。其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省厅优秀党务工作者、厅直系统“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作贡献”优秀共产党员、分局优秀共产党员、教育改造能手,他还在劳务加工技术比武中获得一等奖……但面对名利,他却说:“名利得失并不重要,只要我和同事们所做的工作,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和肯定,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也是在我教育改造服刑人员道路上,继续无畏前行的最大动力。”(供稿: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 作者:汪炜红)

太猖獗!假化妆品竟聘请专家搞“研发”

从包装、喷码、小票到运输单据全流程造假。

从妻儿岳父到儿子女友,全家受贿送市长进牢狱

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公证是很多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愿做他们 ...

一天之计在于晨,手头准备工作搞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待群众是我对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