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满意率2016年97.5%、2017年98%……翻开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法治建设工作的成绩单,一连串亮眼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广大法治工作者的智慧和努力。
盱眙县法治建设工作浓墨重彩。全县法治战线在省、市委政法委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向南向前为引领,紧扣法治建设满意率这一核心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重抓,走出了一条具有盱眙特色的法治发展路。
普法细雨润万家
实事工程惠民生
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浓厚法治氛围、提升全民法治意识的基础工程来抓,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积极构建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体系。
今年6月份,在兴隆乡街道,70多岁的李大娘就赡养问题,得到法律服务志愿团人员释法后,激动的说,“今天我心里有底了”。一支由重点执法司法部门人员组成的“谁执法、谁普法”法律服务志愿团,定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行巡回普法、以案释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与县电视台合作,推出《法治在线》、《举案说法》、《山城警方》电视法治节目,深受群众喜爱。黄花塘镇岗村老王,每天晚上必看《法治在线》,像老王一样,法治节目已有了一大批忠实观众。盱眙县黄梅戏剧团,是我省唯一的黄梅戏剧团,老百姓爱看戏,县依法治县办、法学会利用黄梅戏剧团独特优势,编制法治宣传菜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下基层巡回演出,群众爱听、爱看。
大力开展法治惠民工程。全县6个露天法治影院每天吸引上万群众驻足观看,县洒金桥法治文化公园位于盱城淮河风光带,每天前来观看法治典故、法治迷语的群众络绎不绝。我县按照“一县一特色、一镇一品牌、一村一亮点”思路,建成县乡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280个,被表彰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县。据了解,近年来,我县共完成法治惠民实事项目50余件,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打造法治政府的的一条主线。
推进严格执法首要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盱眙县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县乡村三级、重点行政执法单位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广大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服务,促进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让行政首长主动出庭、敢于发声。今年以来,该县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100%。
如何让群众在每一起执法司法活动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县委政法委组建了执法监督专家库,大力实施“百百千”工程,每年随机抽取政法部门100个案件卷宗、100个庭审视频、1000份法律文书进行评审,对错案、瑕瘕案以及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真正做到既评优也评差,进一步倒逼政法干警办案水平提升。
为有效解决基本执行难问题,专门召开了全县解决基本执法难推进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既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也彰显了司法公平正义。今年以来审执结案件同比增长19.51%。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盱眙县高度重视诚信盱眙建设,成立正科级社会信用管理中心,建成“诚信盱眙”网、企业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平台“一网两库一平台”架构,累计征集各类信息近80余万条,提供信用服务800余人次,并建立“诚信红黑榜”制度,向社会曝光“老赖”500余人,构建起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良性机制……,盱眙县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依法治理护民安
群众更有获得感
邻里纠纷找“老朱”,夫妻吵架也找“老朱”,受伤索赔还找“老朱”……随着一桩桩纠纷的顺利调解,越来越多人知道太和街道有个“老朱调解室”。“老朱调解室”仅是盱眙大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如今,盱眙县、乡、村三级普遍建立了矛调中心,医患、交通事故、物业服务、土地征收、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相继成立,公开招聘的56名专业调解员到岗到位,近200个个人调解室成了群众的暖心室,“一综多专”大调解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仅交通事故调解中心就调处个案150件,涉案额120万元。
视频接访、联合接访、“阳光信访”,让群众反映诉求更加便捷。8月16日上午,“一书六长”联合接访日如约而至,老张不敢相信县委常委、政法委郑书记和公检法司”一把手”就坐在他的对面,对他反映的问题仔细会诊,最终老张满意而归。把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化解矛盾的基础,对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进行处理。数字显示,今年县以上走访批次、人次同比下降26.8%、41.5%,实现了赴京非访“零登记”。
按照“一张网、五个统一”要求,全力打造“三位一体”县网格管理服务中心,整合县公安“110”、政务热线12345,达到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10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配备全要素网格通,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形成了网上网下联动的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信息18400余条,形成研判报告68份,办结率达99.3%。
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对特殊人群人性化管理,促使他们心存感恩、不再特殊。建成全市首家青少年法治宣教中心,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接待中小学生8200余人次,开展法治讲座、法庭庭审等30余场次,广受好评;创新社区戒毒康复“484”工作法,盱城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建成县精神病专科医院,出台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救助意见,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00余人次,有效消除治安隐患;利用龙虾产业优势,带动近百名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对象再创业就业,收到良好效果。
推进法治、平安创建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平安法治创建精品工程。针对居民小区“环境差、治安乱、隐患多”现象,启动星级平安法治小区创建工作,对全县88个成建制小区按分评星授牌,全县共创建18个四星级平安法治小区、12个三星级平安法治小区,《江苏政法》向全省推广了我县做法,六合、泗洪等多县区专程前来学习。
作风建设不停歇
法治队伍展形象
要让每一名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他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凭着一股拼搏敬业的精神,一心扑在法律援助工作上,是同事眼中的“工作达人”,是群众心中的“保护神”,司法部对孙华春的先进事迹如此写道。
近日,盱眙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孙华春同志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法治队伍形象直接关乎党和政府形象。建设高水平的法治盱眙,需要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治建队伍。
近年来,全县法治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要求,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先进典型引航工程,启动了“十佳法治事件、十佳法治先进个人”评选工作, “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已蔚然成风。
“当时看到精神病发作的李某挥舞着斧头追逐着过路行人,在这危急关头,容不得我丝毫多想,奋不顾身扑上去死死抱住他,直到其他同事赶上,制服李某夺下斧子……”新城派出所张绍宏所长在“十佳法治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工作中的一个真实故事,让听众在平凡中见到了他的坚毅勇敢、一心为民。
当天,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赢得了台下听众一阵阵的掌声。先进事迹报告会结束后,不少群众表示,在他们的身上不仅看到了全县法治工作者默默无闻、不求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更看到了他们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的坚强决心。
深化“大法治、大宣传”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全媒体宣传法治建设工作,唱响法治好声音,传播法治正能量。举行不同主题的县级法治建设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质询,邀请群众监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卓有成效的法治建设宣传,推出了一批受到人民群众称赞的好典型:全省优秀女法官姚月梅、刑侦尖兵陈勇、信访好干部叶秀莲……,该县法治宣传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正是有了无数个像这些典型一样默默奉献的一线法治工作者,才有了社会各界对全县法治建设工作的点赞。通报显示,盱眙县在市对县法治建设工作考核中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
成绩不仅印证过去,也昭示未来——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习总书记新时代法治建设思想指引下,破浪前行,砥砺奋进,为建设“一高双强”新盱眙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高低 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