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5岁,前半辈子都在干打黑,后半辈子也希望可以一直坚守在这片阵地上。”
这句剖白简单直接,却时常在笔者脑中回荡,每每忆及都会感叹这句剖白主人的执着。二十多年刑侦路,孙冀在打黑这条路上披荆前行,无畏长路漫漫,无畏直视黑暗。

那是一间烟雾缭绕的房间,厚重的窗帘阻隔了外面灼热的阳光,会议用的大圆桌上电脑、文件、烟灰缸挤在一起,规规矩矩地排列在主人设定好的秩序里。
随着敲门声响起,孙冀从几摞文件中抬起头,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光打在他侧脸上,有一种微妙的柔和。
不锋利,不圆润,这是笔者对孙冀最初的印象。
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就一定要走好。
采访是在相邻的另一间会议室里进行的,与前文中孙冀办公所在的天津市刑侦局二支队三大队会议室不同,这里窗帘半开,没有挤在一起的电脑和文件,没有排满文件的文件柜,干净得好似无人光顾,只有圆桌上几个还未来得及清理的装满烟头的烟灰缸告诉人们,这里曾进行过深刻的案情讨论,也进行过详尽的工作布置。
阳光透进来,驱散了空调吹出的冷意。孙冀就坐在这片阳光里,讲述着他二十三年的从警经历。

1997年6月1日孙冀进入天津市刑侦局,正式成为一名刑警。95年刚刚从警院毕业的他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初生牛犊,带着浑身的干劲和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憧憬走上从警之路。
“我们那时候流行一句话:‘没做过刑警的警察,他的从警人生是不完美的’,因为这句话我对刑警很向往,觉得“刑警”这个词简直充满了魅力”,说这话时孙冀的目光悠长,仿佛陷入了青年时期的回忆,“那时候作为刚刚毕业的新警,我是不能进入案发现场的,只能在周边戒备。就是在一次戒备中,我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刑警。那是一个情节很严重的凶案,拉好警戒线后,我就守在外围不断猜测着里面的情景,一辆警车停在警戒线外,车门拉开,几个身穿皮制警服的民警从上面下来,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帅了’,他们向我迎面走来,神情严肃,脚步沉稳,我当时心情是浮躁的,但看见他们一下子就稳住了,就觉得有他们在肯定能顺利解决……从那之后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刑警。”
一颗名为“刑警”的种子在青年孙冀的心里生根发芽,鼓励着他不断前行。两年后,孙冀终于如愿以偿,成功通过选拔进入刑侦局,成为一名刑警,一干就是二十年。

“每当提起自己的职业就觉得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工作再辛苦也觉得开怀。尤其是侦破案件那一刻,那种成就感会让人上瘾。”
在孙冀看来,他所在的刑侦二支队三大队其实更像一个“疑难杂症科”,交接给他们的案件往往时间周期长、牵扯甚广,侦破一个案件需要很长时间,再加上案件资料繁多,排查起来是个不小的挑战,逐字逐句的审阅,每一个线索都不能放过,再小的细节都可能是侦破整个案件的“金钥匙”。
熟悉孙冀的人大概都知道他有个小习惯——随身带一块手绢,但手绢并非用于拭汗而是用来擦眼睛的。2008年,已经升为副队长的孙冀因常年超负荷工作,患上了面部神经麻痹,俗称“面瘫”。这本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疾病,只要休息充足,积极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不巧的是,刚刚确诊,孙冀就接到了一个重大案件,以工作为重的他毅然取消了每日的理疗,总是匆匆拿了药便重返工作中去。

十个月后案件成功解决,但孙冀的脸部神经却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不可逆损伤,右眼睑耷拉下来,泪腺经常会不自觉地分泌出泪水,从此孙冀多了一个习惯,随身携带用于擦拭眼泪的手绢。
“刚刚确诊面瘫无法痊愈的那段时间,家人经常埋怨我,觉得我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爱人也总看着我的眼睛黯然神伤。”说到自己的家人,孙冀微微叹了口气,“这辈子我最爱的就是我的家人,亏欠最多的也是他们,尤其是我的爱人,她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付出太多。”
2002年,我市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当时孙冀的爱人刚刚怀孕,但作为一名刑警,案情就是命令,孙冀将爱人托付给父母就跟随战友们奔赴现场开展工作。期间他的爱人几次感到腹痛,打电话让他回家,但是他想的更多的是工作,把对妻子的思念和担心默默压在了心里,没向任何人提起。就在他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到案件中时,岳母打来电话告诉他,爱人是因宫外孕导致腹腔大出血才会感到腹痛,现在随时都有休克的危险,医院要求马上进行手术,让他马上赶回去。
“当时岳母骂我骂的很厉害,骂我不关心家人,只知道工作,我刚听到这个消息就蒙了,恨自己不能立刻出现在爱人身边。”赶到医院后,岳母哭着告诉他爱人在被推进手术室的前一刻,还一直在问:“孙冀到了吗?”。手术中,孙冀的爱人被切除了一侧输卵管,大夫说如果能早几天到医院检查就不至于这样了。面对岳母的抱怨,望着手术后妻子惨白的面颊,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成年之后,我可能就哭了两次,一次是因为面瘫,一次是因为爱人。面瘫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但对爱人,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弥补她,只能尽力对她好,只求能弥补一两分,这辈子是我欠着她了。”说到这里,孙冀拿起随身携带的手绢擦了擦眼角。

时间接近下午五点钟,一通电话打破了会议室里有些沉闷的气氛,接起电话的孙冀眉目舒展开,语气柔软。是他爱人打来的电话,询问孙冀晚饭有什么想吃的菜。
孙冀的表情平静幸福,之后孙冀向笔者介绍他女儿的乖巧,诉说一家三口同游的愉悦,甚至还翻出了他女儿写爸爸的作文。

此时的孙冀,不再是一个屹立在打黑一线二十几年的老刑警,他是一个不善表达自己的丈夫,一个用自己的方式关心保护着女儿的父亲,他和千万人一样的爱着自己的家庭。
“我干打黑已经二十年了,我也只会打黑,接下来的二十年我还会继续守在这个岗位上,守着来之不易的安宁,守着我的家人。”

对于本次“2018年第二季度津城警星”评选活动,孙冀表示,这次评选的最大收获就是看到了很多战友对他的认可,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这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刷屏了,很多老战友、老领导都在帮我拉票,真的很感谢他们。”



刑警的人生,是勇于奋斗顽强拼搏的人生; 刑警的人生,是用热血铸就、用激情打造的人生;刑警的人生,是要用青春、智慧、汗水、泪水、鲜血乃至生命去诠释的人生。尽管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孙冀坚信,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没有错。
干刑警这一行,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