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四次荣获“长安杯” 天津和平区“四个一” 趟开新时期综合治理之路

2018-07-10 22:44  来源:天津政法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近年来,天津市和平区以创新一元领导、一体运行、一站服务、一网覆盖“四个一”为载体的治理模式,谋民利、惠民生、护民安,连续24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4次荣获全国“长安杯”,实现了全区和谐稳定。

  一元领导 挺起了社会治理的“主心骨”

  在和平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服务,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和平区政法委副书记苗毅说:过去一个污水外溢的井盖问题找东家、找西家,十天半月办不了,形成了治安隐患,现在有什么问题,随时拍照上传和平“党建云”平台,最快十分钟,最长一天就能解决。这在和平已经不是新鲜事。

  (依托党建云平台推进社会治理)

  (诚基中心综合整治张贴告知书)

  和平区创新党建引领,把党的执政地位“一根钢钎”从中央直钉到基层,打通社会治理“最后几米”,让水流到“田间地头”。区委发挥在社会治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2017年4月,区创建了党建数字化平台,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融为一体,全区1000多个党组织,26000多名党员全部上线注册,发现和解决基层公共服务、社区环保、治安等14大类问题。

  (诚基中心综合整治执法检查)

  (诚基中心综合整治指挥部工作人员约谈“隔断房”经营户)

  诚基中心地处和平中心繁华地段,2栋33层和1栋50层的超高层建筑构成了商住混合体。自2007年建成入住以来,存在重大消防、治安安全隐患,区委主要领导同志挂帅上阵,提锅上灶,加强该中心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新建一个社区居委会,逐楼组建了离退休党员志愿服务队,把党的组织建在了楼门栋口,仅半年时间,清理了日租房、隔断房、群租房“三大房”1088户,清除了消防、用电、电梯运行安全隐患问题8900余个。居民的揪心、担心变成了放心、舒心。


  一体运行 画出了联动联治的“同心圆”

  围绕打造平安和平“升级版”,他们整合了区、街道、社区各类资源,建立层级明晰、联治联动的治理体系。“三联”发挥了威力。

  (成立社区综治办,为民服务)

  联管,把社会事务管好了。64个社区全部建成“一中心两委四队”(社区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矛盾调解队、安置帮教队、综治宣传队)。突出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打造“红色物业”,探索“1+5”捆绑式物业管理新模式,即在社区党委统领下,统筹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派出所和楼门长作用,成为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和平区综治中心)

  联通,把工作盲区覆盖了。“雪亮工程”托起了区指挥中心共享总平台,最大限度实现跨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目前接入共享总平台的一、二类视频监控点位4560个。广泛开展“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以文化村社区为试点,新装42个高清摄像头,在小区大门口安装人脸识别的智能摄像头,实现了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居民在家中通过电视可以查看社区主要干道的实时影像,并能一键报警,如出现可疑人员或网上追逃人员,系统还能自动报警,从而实现了网上巡逻、智能巡逻,让每家都是监控点,人人都是平安员。社区自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以来,盗窃现象大幅下降。

  (“雪亮工程”托起区指挥中心共享总平台)

  联治,把乱点问题治好了。和平区先后集中整治了绵阳道市场、沈阳道古物市场、吉利花园花鸟鱼虫市场等治安难点和乱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密织警防网、强化民防网、完善技防网“三张网”建设,建立起10余项长效管理机制,搭建起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


  一站服务 架起了惠及民生的“便民桥”

  沈阳道7号院的搬迁、辽宁路小吃街拆迁、河沿里小区改造提升中,打破“政府自己干,群众一边看”的做法,而是带着规划设计方案,逐门逐户征求群众意见,把钱花在百姓需要处,把事干在百姓心坎上。

  (看望慰问外来务工人员)

  建好民生服务平台。以综治、信访、司法为主体,以为民服务大厅为依托,整合综治信息系统、为民服务平台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设立10余个服务窗口集中办公,涉及党建、民政、劳服、信访等诸多事务,有109项事务都可以在这里办理,其中31项立等可取,78项限期办理,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摁下了百姓办事的快进键,大事小情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和平区积极开展法律服务)

  打造便民服务圈。为解决看病难,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与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口腔医院携手共建医疗联合体,建立家庭医生首诊、派驻专家会诊、三级医院转诊的分级诊疗新模式。为解决买菜难,采取农社对接,推动蔬菜直销车进社区,使“菜园子”直通“菜篮子”。为解决老人照料难,新建和升级7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成立2个社区医疗护理站。


  一网覆盖 拧紧了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和平区实行全区“一张网”,由区长担任网格长,整合民政、综治、环保、市容、消防等多种网格,重新划分637个社区网格,兼顾学校、医院、楼宇等单位,形成多网合一、一网覆盖、不留死角。研发全新的网格管理平台系统,将人、事、地、物、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利用GIS系统、卫星定位、图表分析、图层引导等技术,建立基础数据综合库。加强区级平台与职能部门、街级网格平台对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网全收”。

  (政法铁军写忠诚宣讲报告)

  建立完善网格事件“发现上报—分流转办—解决反馈—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的闭合运行管理机制,在规定的时限内,实现信息双向流转,实施任务分解。网格事件采取准入制度,首批准入60个事项,涵盖城市管理、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民生服务等诸多方面。区网格管理中心与各职能单位签订网格管理目标责任书,健全检查考评办法,每月通报网格事件处理情况,把网格管理员发现问题的履职情况、各单位解决问题的实效,统一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并与奖惩挂钩,形成激励效应。

  (平安志愿者誓师大会)

  以社区工作人员为基础,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目前719名社区网格员全部到岗,加上46名环保、市容专业网格员,形成社会治理的“网格大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社区,治理资源下沉网格。网格员充分发挥民情信息收集员、社会治安巡逻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居民事务服务员、困难群体帮扶员等“六大员”作用,通过手持终端APP,随时随地将巡查发现的网格事件上传平台,做到情况全掌握、责任全落实、服务无遗漏、管理无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