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常州司法照亮解戒人员回归路

2018-07-02 14:04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我把我的经历讲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戒除毒瘾、开始新的生活。只要我们努力认真,遵纪守法,就一样有钱赚,有好日子过。”“6·26”国际禁毒日前夕,江苏常州市司法局组织人员来到省宜兴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一场“同伴教育”专题讲座。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曾经深陷毒瘾、如今重新创业的老蒋,声泪俱下地讲述起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

    “四心四有”以心换心

    老蒋曾经也是一位拥有上千万资产的老板,但因经济犯罪被判刑入狱,出狱后又沉沦毒海,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解戒回归后,老蒋面对的是家徒四壁、众叛亲离,家中父亲年迈,自己又因服刑戒毒一直没有结婚,人生对于47岁的他而言,是那么冰冷而又残酷。

    正在这时,常州后续照管指导站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工作人员经过深入交谈发现,此时的老蒋虽然穷困潦倒,寄住在朋友家里,但他的经商经历和敏锐的商业头脑,说明他具备良好的自主创业优势。本着对照管对象“用心、关心、耐心、交心”的“四心”工作态度,工作人员为他度身打造递进式帮扶方案:通过电话、微信沟通,时时了解他的心理动态;通过多方协调,帮助他拿到安置房号,实现“安居”梦想;通过走访引导,为他牵线搭桥寻找合作伙伴,帮助推广产品。常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处处长李锁贵向记者表示:“‘四心’工作法不仅体现在与照管对象的表面沟通上,还要把他们当成朋友,付出真心和努力,为其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走上人生的正轨。”

    今年35岁的小君,自初中毕业后就一直混迹社会,2000年在朋友的引诱下开始吸食毒品,先后三次被强制隔离戒毒,还曾因容留他人吸毒被判刑。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小君开始了打打零工、居无定所的生活。

    常州后续照管指导站得知情况后,本着“有责任担当、有大局意识、有敌情观念、有关爱情怀”的“四有”工作理念,及时联系新北区孟河镇公益人士王华清,协调安排小君等照管对象,到王华清的新孟物业公司爱心帮扶基地担任保安,安排住宿,发放工资,同时加强监督,严防复吸,营造良好的回归环境。小君在电话回访时表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有后续照管站和物业公司的帮助,我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四有’让后续照管有了更高层次的内涵,体现了常州后续照管工作的高目标、大格局,将后续照管放到了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的更广视野之下,让后续照管工作既接地气又顾大局。”常州市司法局长张加林向记者评价道。

   线上线下“纵横捭阖”

    鉴于后续照管工作的特殊性,常州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贯彻“各方联动”的理念,通过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手段,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照管网络和部门协作机制,让照管对象在网格保护中安心“回家”。

    “真是太贴心了,”照管对象小王在解戒回归的当天,来到常州市后续照管指导站报到。社工请来心理咨询师为他进行沙盘、心理画等心理测试,发放戒毒联系卡和服务手册。“手册上有我们镇后续照管服务站的电话和社工微信二维码,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不用再跑到市里来了。”小王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49岁的阿伟因为涉毒而失去所有的亲人:年逾古稀的父母和弟弟都与他断绝了联系,妻子也与他离了婚。面对被亲情困扰的阿伟,后续照管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请来阿伟的亲戚和邻里居中调停,帮助化解家庭矛盾。渐渐地,家庭重新接纳了他,还让他回家吃饭。阿伟兴奋地说:“谢谢后续照管服务站,他们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为让照管对象得到全方位的帮助,各个后续照管服务站普遍建立照管工作微信群,把民政、妇联、劳动、财政、教育等工作人员都拉了进来,力争打通后续照管的“最后一米”。

    在强制隔离戒毒时,小张的父亲以及上小学的儿子就靠社区给的孤儿费生活。在小张回归后,孤儿费被取消了,低保也一直没能落实。后续照管服务站得知后,立即将他的情况整理发到了微信群,在负责民政的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不仅低保很快落实到位,学校减免了他儿子的书籍簿本费用,还联系到了1000元补助。小张的父亲连声道谢,并表示将全力配合指导站,做好小张的监督工作,一定让他远离毒品。

   “阳光家园”志愿反哺

    随着后续照管工作的深入推进,加上省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千人工程”的开展,常州后续照管对象中涌现出许多戒毒决心强、操守保持好的典型。如何利用好这些典型,以他们的戒毒经历和融入社会经验去引导和教育更多的解戒回归人员?常州后续照管站本着敢于创新、勇担责任的精神,着眼构建“大戒毒、大矫治”格局。今年2月,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龙城阳光家园”戒毒志愿者团队,开始了对戒毒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实践性探索。

    团队借助地方媒体力量,与常州电视台达成合作协议,对团队活动进行报道。在走访照管对象的同时,志愿者还主动和基层公安派出所联系,宣传禁毒戒毒理念。团队还计划发展社区民警加入,促进团队多样化。团队同时以“千人工程”为契机,加强与各戒毒所信息交流,筛选和确定志愿者发展对象。团队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已与省宜兴强制隔离戒毒所实现长期合作,定期赴该所对即将离所回归的戒毒人员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前不久,团队组织阿伟等志愿者赴省宜兴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戒毒公益活动,随同前往的还有2位公安派出所民警。活动中,社区民警畅谈禁毒戒毒工作体会,志愿者分享离所回归后的遭遇和融入社会谋生经历,让现场30多名即将出所的常州籍戒毒人员对自己今后要走的路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注:文中照管对象均系化名)(郑 弋  虞 宙 祝 嘉)

快手超5千万播放!《马背上的派出所》采访手记...

“美丽后的真相并不美丽。”

杀害外来务工者伪造事故骗取百万赔偿 7人获刑 ...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李雷、王峰等7人死刑至六年零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张斌、朱扬等2人有期徒 ...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享受孤独静美的人生,我是一名缉毒警察的妻子

红尘作伴颜如玉——他是英雄,我陪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