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宝山区的殷高路上,上海唯一一所由市级公安机关监管总队直属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就坐落在此处。这里,有别于司法行政部门的戒毒所,所有被公安机关处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吸毒人员都须首先送到此处完成脱毒治疗。2016年以来,这里收治的吸毒人员超过10000余人次……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25日,上海市公安局禁毒宣传日主题活动走进强制隔离戒毒所。上海警方通报,今年1月至5月,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侦破毒品案件1046起,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6217人次,共对3018人次吸毒成瘾严重人员实行了强制隔离戒毒。
借此活动契机记者走进一线,深度对话戒毒者、缉毒民警以及戒毒所所长,从他们各自的视角讲述不一样的禁毒故事。
音乐才子:“我听到最多的是‘太可惜了’!”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说这话时,邱彬(化名)不自觉地抬眸望向窗外,那种眼神似乎可以透过强制戒毒所的栅栏窗探向远方……那是记者第一次见到邱彬(化名)。兴许是剃了光头,这个面容粗犷的80后男孩看起来有着远超他年龄的岁月印痕。
邱彬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受父母影响,从小开始学习音乐,14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部队文工团。1998年克林顿访华,邱彬作为军方文艺代表,在波特曼大酒店演奏了自己改编的名曲《茉莉花》并因此一举成名。
“那一年我才18岁。因为崇尚自由又偏爱摇滚,可能部队一板一眼的生活并不适合我,所以我在当时打了离队申请,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那段年轻的岁月,邱彬觉得自己过得顺风顺水,在校期间,邱彬又组建了名动一时的乐队还出了2张专辑。
“如果不是毒品,我在这条职业路上兴许会走得更远。”但让邱彬遗憾的是,2000年千禧年成了他人生中一个悲伤的转折点。“那一年跨年演出很多,当时我恰好又在发烧,很担心演出不能撑下来。我的一个女粉丝给了我一小包东西,说可以试试看这个,或许可以缓解病症。”
就是这一次偶然,邱彬的人生步入了灰色地带。曾经那个整天钻研音乐的男孩子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浑浑噩噩、满嘴谎言的社会青年。由于演出经常迟到,精神状态欠佳,最终被自己的乐队开除,父亲也因为他吸毒的事,心脏病突发于2003年离开了人世。
邱彬很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过去18年里,自己已在强制戒毒所5进5出,“我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听到最多的是大家在我背后说‘太可惜了’,我痛定思痛,还是心态所致。”结束采访时,邱彬说,“下次出去,我准备离开上海一段时间,离开那个圈子,让浮躁的心先定下来。”
缉毒民警:零包贩毒一路追踪直捣幕后团伙
去年10月,闵行公安分局在核查一涉毒活动举报线索时,查明嫌疑人徐某有重大贩毒嫌疑,并于11月24日将其抓获,当场缴获冰毒49.78克。
“这是一起典型的零包贩毒案,幕后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团伙?”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处随即会同闵行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抽调精干力量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深入侦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挖,专案组很快将这一团伙的脉络梳理清楚,“我们查明石某是这个贩毒团伙的主要嫌疑人。同时,这个团伙的分工也非常明确,犯罪嫌疑人既有在成都、重庆等地组织毒品货源,并将毒品运至江苏昆山的,也有在江苏昆山负责转运毒品,再送至本市青浦区偏僻地区并在本市分销毒品。”
刑侦总队缉毒处侦查指导科科长尹延淋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专案组发现石某与蒋某正密谋一起10公斤以上的大宗毒品交易活动。“当时,我们获得消息,石某与蒋某准备于青浦区一农村进行毒品交易,于是我们决定在他们成交时开展抓捕收网。”1月14日11时许,前线捷报传来,经过40余小时的连续奋战,侦查员将二人成功抓获,当场缴获冰毒3公斤,毒资36万余元。
“但这场追击战并没有结束。此后,我们很快又掌握了‘马仔’王某正携带1公斤冰毒乘坐长途汽车由四川来沪的情况,并锁定了一家苏州家具城。”于是,专案组第一时间派员至家具城,将1公斤冰毒起获。根据侦查工作情况,专案组随即又组织力量屯兵苏州及G2京沪高速开展第二次收网行动。
1月15日12时许,专案组在苏州一宾馆将犯罪嫌疑人张某等3人抓获。经审讯,张某交代其尚有6公斤冰毒在运至苏州的物流途中。同日15时许,专案组在青浦区外青松公路成功拦截渝牌长途客运汽车,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并在其随身携带的袋子中缴获冰毒1公斤。1月16日,专案组在苏州市查获张某夹带在家具中运输的6公斤冰毒。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蒋某、石某等人因运输贩卖毒品罪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戒毒所所长:教育矫治帮助迷途者回归正常轨道
昨天(25日)上午,记者走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活动区域时,五中队的几名戒毒人员正围坐一桌专注地编织着中国结。一根根彩色的布线在他们的手中灵活穿插,一只只小鱼、小虾甚至是黄色巨龙都显得活灵活现。
“这就是我们教育矫治的特色。在我们戒毒所,每个中队的特色手工项目都不一样,像五中队主要是编织中国结,其他几个中队有纸艺、有栽培。”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徐泳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戒毒人员静下心来,“对于戒毒人员而言,最主要的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记者获悉,相较于过去,现有的戒毒模式更为多样。其中既有集体教育也有个别教育,既有所内民警教育也有社会力量帮教,既有行为矫正也有心理干预,既有法律知识普及也有职业技能培训。
“在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方面,我们通过新收告知、过渡管理挤压恃强凌弱产生的空间,同时民警还直接安排戒毒人员床铺、卫生值日,防范特权滋生,并且通过分餐制、现金记账式管理、个人物品分箱摆放等防范争抢资源,病室内还安装有报警装置,确保戒毒人员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报警求助。”
徐泳透露,在戒毒所内,戒毒人员每月都有亲属探访,“我们为亲属不便来所的戒毒人员提供双向视频会见,他们能通过电视、报纸获取社会信息,还可以请假离所办理婚姻登记、探视病危近亲属等等。”
毒情形势总体可控
在昨天(25日)的发布会上,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处副处长童铭就上海毒情形势做了介绍。记者获悉,上海的毒情形势总体可控。从特点上来看,化学合成类毒品是目前本市毒品消费主要种类,各类毒品违法犯罪形式不断出现新变化,同时毒品的堵源截流任务也更趋繁重。
“合成毒品仍旧是本市毒品消费市场的主要品种。毒品市场主要以冰毒为主,海洛因逐步萎缩,另发现大麻、可卡因和其他精神麻醉药品混迹其中。去年,全市共缴获以冰毒和氯胺酮为代表的合成毒品同比增加18.1%,占缴毒总量的64.1%。冰毒类毒品犯罪活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我市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
童铭介绍,上海警方在全市各级公安缉毒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发现,除了以往常见的贩卖、走私、非法持有、运输毒品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活动外,网络、私密场所聚众吸毒和网络贩毒在本市屡有发生。“吸毒涉毒案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勾连、传播,毒品交易方式向利用网上支付、物流发货、快递及同城专人快递等代买代送方式转变,涉毒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毒品贩卖运输目前也正由“传统渠道”向“多种渠道”发展。由原来公路道口向“海陆空邮”多种渠道渗透发展,特别是通过物流寄递、零担货运贩毒逐渐增多。上海周边省市涉毒人员利用上海特有区位优势,通过上海口岸运输和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质出境屡有发生。
上海警方表示,上海各级公安缉毒部门始终坚持“打团伙、追源头、端窝点”全链条打击工作思路,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最大限度地切断毒品供应和需求的末梢环节,消除社会面涉毒治安乱点,维护社会治安环境稳定。警方呼吁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发现、举报涉毒线索,共创绿色无毒的美好城市生活。(季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