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江门市公安局收到一封广西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即将大学毕业的蒋光廷述说了江门开平民警刘锦权资助他完成学业的故事,字里行间均表达了其满满的感激之情。
原来,江门开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刘锦权,15年来一直默默资助着两名山区学子上学。
热心公益开启助学之路
2003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在休假的时任江门开平市公安局三埠分局刑警队指导员的刘锦权,听闻两名好友商量将一起前往广西山区,那里仍有100余名学生因家中经济困难而面临辍学,他俩要去捐资扶贫做公益。刘锦权回想起自己年幼丧父,家中经济困难,只能靠砍柴烧炭挣取学费、生活费以维持学业的往事,于是当即决定同去广西山区。
他们前往位于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向北约90公里的一所小学,当地交通不便且贫穷落后,90公里的崎岖山路,汽车整整走了4个多小时。
刘锦权到了该学校才知道,这里比想象中更加贫穷。该小学的教室其实就是两间泥砖瓦房,桌椅还是刘锦权的这两名好友捐赠的。这里有100余名学生,学校没有提供伙食,学生们需要从家里带着大米、红薯、高粱等食物穿过重重山林,走路几个小时来此上学。据该校老师介绍,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他们放学后还要回家帮爷爷奶奶干农活和做家务。
见到此番情景,刘锦权决定要捐资助学。但由于家中经济条件不宽裕,还有80余岁的母亲要赡养,于是他量力而行,决定资助两名学生。他请该校校长从这些孩子里挑选两名品学兼优且家境困难的学生,由他个人负责资助他们继续上学,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15年累计捐资逾10万元
从广西回来之后,刘锦权便与这两名小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一名男学生叫蒋光廷,另一名女学生叫罗翠萍。
因为当地山区只有学校有固定电话,刘锦权便定期给该校校长打电话,了解这两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学期都提前给他们汇款,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资助金额也逐年递增。期间,蒋光廷上初二时生了一场重病,刘锦权毫不犹豫地拿出1万余元,让孩子得到了及时治疗。为了资助两名孩子上学,刘锦权拿着不高的工资,自己省吃俭用,这一坚持就是15年。
15年来,刘锦权累计捐资超过10万元。不仅如此,他还两次前往广西山区看望这两名孩子并送去礼物,相互之间联系的书信更是不计其数。
据了解,罗翠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蒋光廷也于201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西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并在大学里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前些年,蒋光廷高中毕业到中山打暑期工时,刘锦权还特意带领全家人到中山去看望他,给他购买了大学所需的衣服、电脑等生活物品,鼓励他要为人正直、奋发读书、完成学业,将来要回报家人、回馈社会。
以“淡泊”之志行奉献之举
10余年来,刘锦权一直默默捐资助学,除了家人和两名好友知道外,他从未向他人提及此事,也从来没有想过让别人知道。期间,学校寄来的感谢信、锦旗等,都被他默默收藏起来,从未向外展示过。
多年前,时任开平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吴年进得知此事后,十分感动,主动找刘锦权了解情况,并想要把他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但被刘锦权婉拒了。他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事,他并不想因此而出名,更不想因为事迹宣传报道而影响到两名孩子读书和今后的人生发展。他只希望,他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孩子们,这就足够了。
当年,刘锦权怀着怜悯和感恩之心开始了他的捐资助学之路。15年来,他用自己的不懈坚持和默默付出守护着两名孩子的求学梦。如今,孩子们已经学有所成,刘锦权只希望他们能感受到他的心意,早日成为国家栋梁。(记者 欧汉华 通讯员 许家林 黄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