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在高墙内为母亲完成遗愿 民警说他让死亡变得温暖
儿,见字好,我在万分悲痛下,给你写下字据,内容如下:
1.你妈妈在日就是做善事的人,她希望把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别人,对社会做点贡献,也是生命在延续。
2.这件事我已与你大姐协商后才做的决定,他们都比较开明,同意我的做法。
3.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办理相关手续,请理解支持。
这是戒毒人员梅某的父亲写给梅某的一封家书,信的内容是希望梅某可以帮助其母亲完成最后的心愿。
近日,安徽省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梅某郑重地在一份《人体器官捐献表》上签字,帮助母亲完成了遗愿。
“妈妈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在想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没有理由不签字,谢谢警官的教诲。” 梅某这样说到。
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份特殊的《人体器官捐献表》
病床相见慰亲情
今年春节过后,梅某在与父亲的会见中得知母亲罹患脑部肿瘤,生命危在旦夕,梅某产生了回家看其母亲最后一面的想法。于是,他和家人向所里递交了离所探视申请书。鉴于梅某入所以来的良好表现,本着对戒毒人员人文关怀的原则,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将梅某的情况向省戒毒管理局进行了汇报。经过层层审批,梅某获得了这难得的机会。
为了保证离所探视的安全,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3月9日,梅某在戒毒民警的陪同下踏上了返乡探视路。出发前,民警为梅某佩戴了电子手铐和脚铐。
跪在母亲的病床前,梅某流下悔恨的泪水:
“妈,以前是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知道您怪我
但是请您放心
我以后一定重新做人
孝顺父亲,扛起我们这个家……”
捐献遗愿费周折
探视回来后,梅某的情绪十分低落,不愿意与人交流,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为了让梅某振作起来,民警经常开导他。一个月后,传来梅某母亲离世的噩耗。令梅某感到意外的是,其母亲在生前向省红十字会提出了器官捐献的申请,并取得了其父亲和姐姐的同意。在捐献者离世后,省红十字会启动了程序。因为需要捐献者直系亲属进行签字确认,所以联系了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
这对梅某而言,不是一次容易的抉择。他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此事,不愿意签字。
真诚引导达善举
为了打破僵局,民警建议梅某给父亲打亲情电话确认此事。他的父亲为此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进行解释:“你妈妈希望把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别人,也是一种生命延续的方式,希望你能理解,配合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办理手续。”
民警也做着劝解工作:“这是一件高尚的事。你的母亲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她用自己的善举传递了大爱,让冰冷、残酷的死亡变得温暖。你想不想为这个善举做点什么?”父亲的信件和民警真诚的话语,让梅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终于,他同意在捐献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事后,省红十字会对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此事中的支持与配合也表达了感谢。(安徽省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供稿,作 者:朱 清 徐礼胜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