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资阳市委政法委主办,资阳市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未成年人临界预防研讨会在资阳召开,旨在通过研讨进一步深化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来自国内多名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全国部分地区检察机关未检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代表,资阳本地基层网格管理员代表,公益组织以及网格化检察监督平台研发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参加研讨。
资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曹联就该市开展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发言。雁江、乐至、安岳检察院分别就调研文章内容作了解说。
省内部分市(州)检察院未检处长、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相关参会单位代表进行发言讨论。四川省检察院未检处处长罗江作发言点评,专家学者龙宗智、雷小政就相关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
专家学者龙宗智:
资阳经验的意义在哪里?资阳的这种探索、资阳的这种实践,我归纳它的意义就是抓住一个薄弱环节,采取一种有效方法,居于一个适当位置。
抓住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资阳抓住了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更重要的防范问题。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经验比较成熟,制度比较完善,但临界少年的帮教问题却是一个十分薄弱环节。资阳市检察院首先就抓住了这个薄弱环节,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这类少年的帮教,可以说在少年检察方面具有一定开拓性的作用。
采取一种有效方法,就是网格化管理,以及进入到综治网络平台来推动网格化管理,达到了管理对象精准、管理责任明确、管理措施全覆盖的良好效果。
居于一个适当的位置。资阳的经验体现出检察机关仍然处在一个与自己职责相联系、与自己功能相契合的相对适当的位置。这个职责主要是督促、促进、监督,从而推进教管措施的落实。
下一步,建议要进一步探索检察机关介入临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长效机制,更好更优介入网格化管理与多元化手段,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促进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不断向前发展。
专家学者雷小政:
几年前,我曾经到雁江区人民检察院调研过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与矫治问题,其改革创新触角延伸到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协同参与。涉罪未成年人、涉毒人群、涉艾人群,这些特殊人群保护问题集束了复杂的角色冲突,也是回归社会评估中“蜀道”最难处。后续,我们整合资阳经验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合作研发“涉罪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地方试点。目前,临界预防是资阳检察职能对内精细发展、对外有效延伸的又一个改革创新。
下一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网格员要在社会调查、心理疏导等环节进行衔接;细节处个别化处遇问题,建议与去强制化与强制训诫、强制亲职教育的结合;建议要重视网瘾、毒瘾、色情产品问题。
当天下午,资阳市检察院与公益组织签订了购买社会服务协议,公益组织代表周丹、网格员代表罗悦、网格中心代表谭承、网格化检察监督平台研发单位天阙公司代表邓贤华做了相关内容发言。省内、外部分检察院未检处长、相关参会单位代表等发言并讨论。专家学者陈小彪、宋英辉做了点评。资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丹、资阳市检察院检察长雷秀华、做了相关讲话。
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是时代给我们出的一卷新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站在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和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给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专家学者宋英辉:
检察机关的职能是维护公共利益。可以说,保护未成年人实际上就是保护最大的公共利益。资阳的探索,有理论的创新,也有实践中的经验,特点很显著。特别是数据集合、三色预警、网格化管理、综合施策等措施,对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和观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体来讲就是:资阳站位高,未成年人临界预防站到了依法治市、平安建设、基层依法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党委重视,两办文件发文并将其纳入综治指标考核,解决了责任稀释等问题;立足检察职能,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体制机制的建设,做到了各司其职、相互衔接、良性互动;专业社会力量的参与,成为资阳探索的一个模式;秉持少年司法的理念,运用少年司法的方式方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优先保护、特殊保护、双向保护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