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作彪,1994年12月入伍,2011年转业至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现为水上派出所民警。他先后获三等功1次、嘉奖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法干警、优秀警卫民警、优秀公务员。
■人物特点
平头短发,目光炯炯,淳朴憨实,在“猫鼠”较量中比眼力、比恒心、比耐心。
■人生准则
为民排忧、心系百姓,坚持原则、嫉恶如仇,胆大心细、行事果断。
■大众点评
刘作彪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在实战中认真揣摩扒手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潜心总结反扒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实战技能,是小偷的克星。
——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政委侯家全
刘作彪在多年的反扒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无论在哪里、在干什么,职业本能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他常说,愿“天下无贼”,民心安,他才心安。
——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蔡鑫
刘作彪,43岁,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水上派出所反扒民警。1994年12月入伍,2011年转业从警。从警7年,他多次荣获嘉奖,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法干警”“优秀警卫民警”“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他有一双“鹰眼”,扒手路过身边时,只看一眼,就能断定个八九不离十,跟踪追击,往往手到擒来。
他有一颗“勇敢的心”,在刀光剑影的反扒第一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他曾连续七天七夜吃住在岗位上,擒获了号称“宜昌第一刀”的犯罪嫌疑人。
他曾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递给受害者,并立下誓言:“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些贼!”
今年元旦刚过,宜昌落下了新年第一场雪。寒风中,行人脚步匆匆,却有这样一群警察,穿着便装不定时出现在公交车站,一“逛”就是一整天,默默地守护着市民的钱袋子。
刘作彪就是这些“隐身英雄”中的一员。黝黑的皮肤,厚重的棉服,匆匆一瞥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不是自报家门,走在路上,根本认不出他是一名反扒民警。而这样的风格,几乎是所有反扒民警的“标配”。
扒手不歇他不歇
“抓小偷”是反扒民警的工作职责,这3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在人挤人的公交车上,难度就更大了。
去年5月3日早上,刘作彪带着两名反扒队员冒雨在宜昌开发区各公交站台巡逻。行至三峡文化城站时,从107路公交车上下来了一群人,刘作彪仔细打量发现,其中有个人是扒窃前科人员杨某,于是现场指挥跟踪。
杨某并没有在车站停留,而是尾随一位婆婆来到了不远处的南苑菜市场。在婆婆弯腰选菜的瞬间,他从老人口袋里掏出了一沓现金。就在这一刹那,刘作彪箭步上前,准备用手铐铐住杨某。杨某拔腿就跑,几张百元钞票遗落在地。几名反扒队员分头合围,将杨某现场抓获。
捉贼要拿赃,这是对反扒民警的基本要求。为摸清嫌疑人的活动规律、固定犯罪证据,刘作彪和队员们遵循的是“扒手上班,我上班”的工作机制。
在BRT公交站观察点,一蹲守就是几小时甚至连续几天;在没有观察点的地方,刘作彪和队员就藏在车里。扒手进店吃饭了,他们就掰开方便面、喝着矿泉水在对面守着。日复一日,几乎每个人的肠胃都有了一些毛病,到了冬天,手、脚、耳朵冻伤红肿更是常事。
去年10月19日,刘作彪带着反扒队员在发案较多的长线公交车上跟车巡查。上午9时许,在宜昌火车东站9路公交站台,他们发现一名男子在站台挤来挤去。正要靠近观察时,男子挤上了车,随即就下了车。
刘作彪迅速上车,询问乘客有没有人丢了东西。得知一名女子手机被偷后,他立刻下车,顺着嫌疑男子逃跑的路线追赶,最终将其抓获,现场搜出了赃物。
刘作彪说,公交车客流量大且空间相对密闭,尤其是高峰时段,容易出现人挤人的情况,窃贼得手的几率相对较大。这一类盗窃案件的特点是案值小、发案率高、流动性作案,最为关键的是证据难固定、难采集,因此就需要在第一时间人赃并获。
“他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在实战中认真揣摩扒手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潜心总结反扒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实战技能,是小偷的克星。”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政委侯家全说。
“抓贼有瘾”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被问过“长大了想干什么”,刘作彪的答案是当警察。后来当兵提干,转业时他不假思索就选了警察岗位,实现了童年的愿望。
“领导,我是军转干部,但请不要担心,来这里我就是一名新兵,我愿意到基层最艰苦的单位去锻炼。”2011年初,刘作彪来到水陆公交分局时,不等领导开口,就主动请缨去基层。
和同事相比,刘作彪的年龄大、起步晚,对公安业务两眼一抹黑。到了派出所,他遇到了一连串的困难。
“不懂就学,不要怕丢面子。”部队多年的培养,将很多优良传统印在了刘作彪的脑海里。看资料、跟师傅、听授课,刘作彪床头的资料摞起来有半人高,随手翻开,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起初也想着破些大案,做点轰轰烈烈的事情。”刘作彪坦言,当警察,难免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得知自己的工作就是随着早晚高峰时段的人潮挤公交车、伴着夜色盯商场超市时,他也曾迷茫过,“抓小偷,能搞出点名堂吗?”
“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枯燥,能坚持下来,可能是‘抓贼有瘾’吧。”刘作彪说,每天要是不出门巡逻,几天要是没有抓到小偷,就觉得手心发痒。就是这个朴实的理由,让刘作彪在反扒民警的岗位上坚守了7年。
“遇到危险,警察不上,谁上?!”
刘作彪是个热心肠的人,工作中碰到被偷后身无分文的受害者,他总会拿出身上的钱,给受害者买饭菜、返程车票。
去年10月16日,两位老人从长阳到宜昌城区看病,在前往医院的公交车上被小偷划破了口袋,钱被偷了个精光,身无分文的两位老人蹲在医院大厅里流眼泪。刘作彪接警赶到后,把身上的几百元钱全给了老人,“先拿药,剩下的钱买回家的车票,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些贼!”
后来,通过连续多日的侦查,这些经常在公交车和医院作案的扒手被刘作彪捉拿归案。当老人拿着失而复得的钱找到刘作彪还钱时,刘作彪怎么也不肯收,“您拿着买点好吃的吧。”老人握着刘作彪的手,不停地念叨:“真是人民的好警察,谢谢你……”
仅2017年,刘作彪就救助了62名群众,寻找走失老人和儿童12人,帮助群众找回手机9部、行李箱14个。
除在一线反扒,刘作彪还经常巡逻维护辖区居民平安。去年10月21日,刘作彪带领两名辅警在宜昌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巡逻,遇上一名男子挥舞短刀在车站广场追击一名女子。刘作彪反应迅速,大声呵斥男子放下凶器,并挡住其行进路线,用言语分散其注意力,趁机上前将其控制。由于在制伏嫌疑人过程中用力过猛,刘作彪受了轻伤。
事后,妻子责问刘作彪:“你不要命了啊!”他却笑了笑,“遇到危险,警察不上,谁上?!”
“作为一名反扒民警,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与那些心怀鬼胎的小偷暗自较劲,要将他们绳之以法。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受害人财物被盗后的失落与悲伤,最兴奋的是把扒手人赃俱获,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贼’!”刘作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