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警犬训导员刘潇潇:“犬防”防线上的拼命三郎

2017-11-30 14:38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犬防技术具有“甄别高效、处置快速、震慑力强”的优势,在公安工作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警犬训导员则是这条战线上的拼命三郎。

  37岁的刘潇潇,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二中队中队长。自2005年被选派去公安部警犬基地进行培训起,他参加首都轨道交通巡逻震慑、安检排爆、隧道搜索及重大活动场地安检等任务700余次,先后参与处置突发案事件20余起,查处各类案件百余起,构筑起首都公共交通安全坚实的“犬防”防线。

  专业一面旗,做精益求精的实干家

  “平凡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刘潇潇经常这样鼓励自己。

  2005年,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筹建警犬技术队伍,刘潇潇被选派去公安部警犬基地进行培训。他没有一点训犬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尽快提高训练水平,刘潇潇不厌其烦的请教老师积累理论知识;为了搞好亲和关系,他总是天不亮就跑到犬舍,为新“战友”清扫犬舍、消毒、喂它吃饭。刚开始,刘潇潇摸不透警犬的心思,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又掌握很多犬的肢体语言,随后他几乎搬到了犬舍住,每天陪新“战友”一起吃饭、聊天、游戏。很快,新“战友”开始认真听他说每一句话,仔细完成每一个命令。最终,他和他的搭档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核,真正成为了公交总队的第一批警犬训导员。

  十几年来,刘潇潇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努力,在警犬技术的岗位上潜心学习,踏实研究,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犬专家”。2008年,他还顺利通过公安部考试,成为了一名警犬技术训导师。

  探路一盏灯,做扶掖新秀的引领者

  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刘潇潇勤学习、爱思考、善总结,他利用业余时间精心整理,总结归纳,撰写了上万字的《警犬训练大纲》,其经验做法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市公安局还命名成立了“刘潇潇”工作室和“刘潇潇青年突击队”。

  刘潇潇“身怀绝技”,但他毫不藏私,而是倾尽所知,精心指导每名训导员。每年,总队警犬基地都会有训导员来培训。作为教官,他常常和大家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训练心得,手把手的教授训犬技巧。

  一天,一名训导员找到刘潇潇说,自己的犬玩“拔河”游戏时,只玩一两下就没兴趣的走开了,怀疑是教授的方法有问题。刘潇潇仔细观看完他的训练后坚定的说,“不是方法问题,是手法的问题”。说完,他又用相同的训练方法对这头警犬重复了一遍,警犬兴奋的与他游戏,还不时发出“呼呼”的急切叫声。演示完后,刘潇潇告诉那名训导员在口令、用力方向、力量的微小差别。果不其然,那名训导员重新进行了操作都没有再出现原来的问题。

  多年来,他已经培训出数百名优秀的警犬训导员和警犬,越来越多的优秀训导员在“刘潇潇工作室”和“刘潇潇青年突击队”这个平台上起航成长。现在,这些训导员带领着警犬正以每年两万余次的出警,运用最先进的警犬技术,保卫着首都公交和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

  冲锋一杆枪,做勇攀高峰的开拓人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是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刘潇潇深知这一点,他没有满足和止步现有的成绩。

  2014年,刘潇潇敏锐地发现传统的警犬技术与当前公共交通防控体系不能完全吻合,于是,他挑选出5名优秀的训导员,开展了密集人群警犬搜索危险物品等多项技术可行性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组小组长,刘潇潇积极联系,从公安部警犬基地请来了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并带领课题组开展了近一年的封闭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训练效果稳步提高。

  两年中,他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战斗力,并在实战中取得了突出成效,1头警犬还被公安部评为部级功勋犬。在2016年公安部重点科研项目评审中,“密集人群危险物品搜索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得了“创新了警犬技术使用模式,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度评价。

  (作者:冯华妹)

【独家】交警林凡生前不为人知的3个细节……

谁也想不到,这个身高1米75的壮汉,在连续加班3周,通宵夜班,又上了一天白班后,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 彭宇华被判7年李明哲被判5年

判处彭宇华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判处李明哲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12部门出“重拳”,能还佛门一个清净之地吗?

让宗教人管理宗教地,更容易让各路神仙归位,还原宗教文化本身。出家人总不想自己的院子里总是熙熙攘攘皆为利,更不会让 ...

一名反贪局长的办案故事

选择了检察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使命和责任;从事反贪工作,就意味着选择奉献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