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案子启动就像部队打仗一样,一场战役打响了,任何一个队员不可能正冲锋时说家里有事了,或者说身体不舒服之类的话,反贪办案有时限,干警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案子突破。”王俊英说。
当记者采访关于王俊英的事迹时,他的领导和身边的同事都对他有一个共同评价——满满的正能量。王俊英作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还用各种方式迅速提高自己突破大要案件的能力,带领着反贪局干警一年制定一个新目标、新举措。近三年来,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共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3件60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余元。他们首创的“四个当年”工作经验,受到最高检的通报表扬,为全市反贪工作的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反贪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
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科科长胡琪炯,说起局长王俊英的故事,平时不太爱讲话的胡琪炯似乎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多小时一口气讲了七八个生动的“故事”。
一切围着案子转“铁案”需要“铁人”办
“如今的贪腐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千方百计逃避审查,但是长安反贪干警是怎样与这些人斗智斗勇的?怎样把线索办成案子?过程很不容易,三年来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啊!”胡琪炯说。
记者看到胡琪炯的眼眶有些湿润,接下来,他开始讲起了每次身临其境拼搏时的经历。
反贪干警的工作常态就是“五加二白加黑”。用王俊英的话说,每当案子启动就像部队打仗一样,一场战役打响了,任何一个队员不可能正冲锋时说家里有事了,或者说身体不舒服之类的话,反贪办案有时限,干警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案件突破。
一上案子,王俊英就不分昼夜,实在累了,他就在办公室简易沙发上躺躺,无论是从办案安全方面还是全局指挥调度,对事情观察特别敏锐,一旦发现干警在与嫌疑人谈话时陷入“事中迷”,王俊英便在现场梳理思路,并兼顾下一步行动计划。每当一个案子办完,他就会变成“熊猫眼”,眼睛布满血丝。他有严重的颈椎病,就是因为长期紧张办案,休息少且无规律造成的。他的电脑是和办案工作区连着的,他时刻在同步观察每个案子,并随时现场指挥。
胡琪炯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一个案子,某村委会成员6个人涉嫌犯罪,5个人都已基本证实,只有一人一直拍着胸脯辩解,案子一时陷入了僵局。王俊英立刻转换思路说道,“正面攻不下来,咱们迂回攻。”他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当时办案干警都不理解,但最终将铁证摆在嫌疑人面前时,那个嫌疑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干警们服了,关键时刻,局长敢于承担,最终把案件拿下。
在王俊英的带领下,案子一来,干警们就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他们必须及时把证据固定住。对干反贪工作的人来说,不按时吃饭是“家常便饭”,只要有人正在“谈话”,大家必须时刻在现场以防发生突发事件。大家脑子只有一根弦,再辛苦再累也绝对不能出现安全问题。“铁案”需要“铁人”办,他们这个团队,领导轻伤不下火线,干警遇到困难也毫不示弱,局长以身作则,把标杆立起来,就像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一样,打仗时冲到最前面,战士们也就勇往直前。反贪局加班,没过夜里十二点不叫加班,而且大多数加班干警不回家。局里每个办公室都有脸盆、毛巾、剃须刀等,局长抽屉里备着各种药,特别是一上专案,每个人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2012年,胡琪炯曾经与王俊英一起办案,几个月都没回家,多少次望着家门而不入。最后,他们成功办理了某局长及其所属所长、副所长贪污受贿案。在元旦的前一天,他们把嫌疑人送进看守所后,王俊英拿来两瓶二锅头、一盘花生米和凉菜,在一个小房子里,三四个人围一圈,感觉一下子放松了。经过几个月的奔波,他们憔悴了许多,王俊英嗓音沙哑地说:“兄弟们辛苦了,一起喝点小酒,好好睡一觉,明天就回家吧。”
有时,他们办案时间较长,从春天办到夏天,有时在山里办案比较冷,回到城市取证竟发现大家都已经穿短袖了,他们却还穿得比较厚。如果上专案或者大一点的案子,就会与家人失去联系,家里人有急事还得通过单位进行联系。虽然苦和累,但一看到局长还在那里拼,大家都默默挺住。
长安检察院反贪局有个行话——立案标准要达到起诉标准,要求干警达到起诉标准就是审判标准,要做到这些,干警们要付出太多太多的汗水。
反贪干警顾不上身体,顾不上家是常态。他们闲下来交流的都是看病的经验,互相交流哪个医院哪个大夫看得好。好几个干警因为长期“黑白颠倒”,身体内分泌失调,有时候一天忙到下午六七点才吃第一顿饭,有时候在农村或者进入山里面,他们与证人谈话取证,没有吃饭的地方,这种时候王俊英和大家都饿着,等忙完了,几顿合成一顿吃。
每起案子的侦破都是斗智斗勇的较量
王俊英查办贪污贿赂大要案敢啃硬骨头、打硬仗,无论腐败分子多么狡猾,他都能巧妙运用谋略和智慧攻坚克难,在侦破大要案的同时,注重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投资环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2015年8月,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收到反映某村主任王某某涉嫌经济问题的举报信,因该线索涉及国家重点项目,关系着老百姓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王俊英带领侦查人员通过对整个项目流程进行认真对比分析和大量外围取证,从中发现地面附着物赔付工作可能有重大犯罪嫌疑,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调整侦查力量,一举查办了该街办副主任林某某,某村村主任王某某、副主任刘某某,国土长安分局干部刘某某、张某某等人侵吞国家专项款物的贪污大案。数十户居民得到妥善安置,维护了百姓的切身利益,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同时也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反贪战线摸爬滚打十多年的王俊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侦查审讯能力,许多疑难复杂甚至陷入僵局的案件,在他手里往往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为此,近年来,他被多次抽调配合上级部门查处大要案,特别是在局里人员紧缺、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配合上级检察机关参与中纪委专案组,查办了一批大要案件。
每一起案件的侦破,都是斗智斗勇的较量。有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职务高、关系网复杂、担任领导多年、有较强反侦查能力等特点,因此王俊英在配合办案时,运用自己丰富的侦查经验指导干警,主动放弃节假日,废寝忘食、昼夜奋战,白天外调取证,晚上讯问查账,日夜加班。在他的感召下,专案组人员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成功突破多起大要案。他所带领的反贪队伍,在一次次配合办案行动中,表现出优良的素质。
当记者问他,你们办案经常过家门而不入,真有那么紧张吗?他说,因为办案子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分钟都在决胜之间啊!
十二年反贪生涯怎一句酸甜苦辣能表述
2005年,王俊英被任命为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科科长,从此开始了十多年的反贪生涯。上任伊始,由于反贪部门的老干警换岗调离,办案人员少,而当时办案任务重,他就这样开始了反贪历程。第二年,他们就查办了几起长安区较为轰动的案件;第三年,办理了长安区检察院反贪史上最大的贪污案件;第四年,他们办理了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某副主任受贿案。2009年,他调到侦查监督科当科长时,接任他的科长开玩笑说:“你带领侦查二科创下了本院反贪史上几项记录,让我们后来的怎么办?”
2011年,领导让他主持反贪工作,在长安区检察院党组和主管领导的带领下,他和全局干警顶酷暑、冒严寒,千里追捕,昼夜取证,打“老虎”拍“苍蝇”,使长安检察院反贪工作跃居全市领先地位。
2012年,他被任命为长安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他和干警们不仅严厉打击区域内职务犯罪,还配合中央纪委、省、市、区等上级部门办大要案,均受到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表扬,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检察形象,打拼出了长安反贪工作的品牌。
通讯员 杨扬 陈婷 记者 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