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2017年度员额法官遴选成绩揭晓,李伟等225名符合计入员额法官专业资格条件的人员名单于17日至23日面向社会公示。上月底,202人通过资格审查,拟进入湖北员额检察官队伍,这是湖北首次在全省范围内补充员额检察官。
作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湖北自2015年起全面推进“司改”工作。改革之前,全省共有8000多名法官,首批经过员额制选拔有5065人入额,本次入额225人,仍有3000多名法官未能入额;全省共有6000多名检察官,首批经过员额制选拔有3732人入额,本次拟入额202人,仍有2000多名检察官未能入额。
入额的法官、检察官如何在工作,职责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未入额的去哪了?他们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何期待?带着读者关注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基层法院、检察院。
进之严:备考书目多,确保水平能力
倪承桃是湖北省阳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52岁的他,在2015年通过考试,成为员额检察官。
“那半年,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听视频课,下班回家看书做题,十二点前是睡不了觉的。”倪承桃说。
员额制改革前,检察官的任免方式较简单、考核形式较单一。
改革后,检察官的门槛更高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且具备几年工作经验,有了这些条件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入额考试涉及面广、备考书目多,和改革前的初任检察官考试相比,专业性更强、难度大大提高。
现在倪承桃的办公室里还留有十几本复习资料,字里行间都留下了那段备考岁月的痕迹。
对于入额后的感受,倪承桃认为,改革督促了他自身能力的提升,法律知识更明晰,办案流程更规范,办案质量更高。
今年上半年,他办理了一起抢劫案,由于一些证据不到位,对于此案如何定夺,检委会上各方意见不一,争论很大。“大家的观点和分析我都会认真记下,仔细揣摩。”检委会后,他多次翻阅案卷,并再次提审此案犯罪嫌疑人,最终做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针对此案,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调研文章,得到业内好评。
今年以来,倪承桃已办41起案件,“感谢员额制改革,让我成为专业的检察官。”
权之大:办案效率提高,老百姓打官司更容易
“审批环节少了,办案效率高了。”16日,说到员额前后的变化,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员额检察官李翼如感触良多。
今年,他刚办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这起案件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受害人150余人,案卷多达17卷。以前办理这样的案件,需要科室召开会议集体讨论,还要将结果报分管副检察长审批,才能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
现在呢?李翼如牵头成立一个3人办案组,一人负责接访受害人,一人负责文书送达,一人负责审查财务报告等证据,很快完成对案件的审查,并作出移交法院起诉的决定。
“相比以前,节省了10多天时间。”李翼如说,检察环节减少时间,法院环节也会减少时间,最终让老百姓打官司更简单快捷。
“一些案子,员额检察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批捕,流程减少了,既节省司法资源,又提高办案效率。”张湾区检察院批捕部门员额检察官李晓宇说。
“员额制改革,目的在于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赋予检察官大量的决定权,提高了员额检察官办案积极性,提高办案质效。”十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学武说。
责之重: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责任
“员额检察官,你们权力大啊……”入额以后,恩施州人民检察院公诉部检察官谭龙经常被人调侃。
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谭龙心里明白。“案件完全由个人负责并担责,一旦做出决定,就在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下一直伴随着你。”
今年3月,谭龙办理了一起贩毒案,发现上线胡某某依法应当追诉,立即向公安机关发出补充移送起诉通知书,胡某某到案后“零口供”,可能因证据不足,导致无罪释放。
“对案子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谭龙及时梳理全案线索,列出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并两次前往广东、湖南、山东调取相关证据,在做到证据确实充分后,以贩卖毒品罪向法院起诉。11月15日,法院一审判处胡某某死刑立即执行。
“成功追诉涉案毒品冰毒达8000多克,打掉长期以来为恩施提供毒源的大毒枭。”回忆此案,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自豪洋溢在谭龙脸上。
员额检察官不是保险箱,也不是铁饭碗。能者上,庸者下,有进有出,能上能下。
恩施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恒明介绍,相关管理部门会全面、科学对员额检察官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检察官等级晋升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并实行评价机制与员额退出机制。(湖北日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