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张永奇:选择了警察就要矢志不渝

2017-11-27 19:11  来源:西部法制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张永奇在给群众宣传平安建设

    他,先后23次荣获省市区优秀民警、优秀科所队长、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二等功一次,2017年5月,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他,就是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杜桥派出所所长张永奇。

    提及群众,张永奇满眼都是笑意:“从小别人问我,长大想干啥?我说当兵干警察。算算年头,一晃,我已经当了20多年警察,和这身警服相依相伴了半辈子,在杜桥派出所也干了十几年。有人笑我,你就没出息,在一个基层派出所守这么多年,没啥意思。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觉得亏,亲眼看着辖区治安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听到社区群众说‘永奇来了,就没有处理不了的事情’,作为人民警察,群众满意了,我们就踏实了!”

    在工作中,张永奇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凡事都有一种力争上游的劲头,只要他干,就要干出成绩来。平凡的工作,非凡的实力,铸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治安防控的“行家里手”

    张永奇从警的第一站是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故市派出所,三年后调到杜桥派出所。“那时候派出所人员少,人人都把工作看得很重,遇到困难争着上、见到案子抢着办,跟着那一班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做群众工作,感觉自己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张永奇对记者说。几年的工作,他学到了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对群众满腔热情。

    2006年5月,他担任杜桥派出所副所长并兼任责任区刑警队队长。当时杜桥辖区治安状况复杂,刑事治安案件高发。咋办?迎难而上,别无选择!面对一上任就遇到的“拦路虎”,张永奇提出“快破案、多破案、破好案”的工作思路。他带领责任区刑警队的小伙子们,没黑没明地找线索,挖信息。先后破获跨省特大盗窃汽车案、特大系列盗窃摩托车案、绑架案等一系列大要案件,威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辖区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根本性好转。因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杜桥责任区刑警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一级责任区刑警队”,他也因此荣立三等功两次,受到市局、分局表彰嘉奖。

    2011年11月,张永奇调到看守所担任所长,那时的看守所被人戏称为“西伯利亚”,士气低迷。上任第一天,摆在他桌上的不是所里的花名册,而是好几个民警的调离申请。他不认输的劲儿上来了:“看守所不变样,坚决不离开!”于是,规章制度重新上墙、学习训练一样不落,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正风肃纪。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下来,看守所变了,民警的心齐了,干净正气和谐的工作氛围又回来了。在他的带领下,临渭看守所仅用两年时间就扭转了落后被动的工作局面,摘掉了后进单位的帽子。

    身先士卒的“拼命三郎”

    在打击犯罪中,他是身先士卒的“拼命三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研判辖区发案特点,精准打击,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2013年12月底,在办理一起吸食毒品案件中,嫌疑人很快交代了吸毒过程,并希望将其尽快处理,但拒不交代毒品来源。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张永奇判断案件没有那么简单,立即安排民警对嫌疑人社会关系展开调查,当了解到该涉毒人员因吸毒妻离子散,家中老母小孩无人照顾时,张永奇对症施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其顾虑。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嫌疑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一名叫“郗军”的男子长期从事贩毒活动,其上线“黄毛”随之也浮出水面。经秘密侦查,“黄毛”原名蒲某,“郗军”原名郗某,此二人均为吸毒前科人员。蒲某经常往返于广东东莞、渭南、西安、咸阳等地,其团伙成员多,涉毒数量大,交易频繁,已形成了固定的贩毒网络。

    为固定证据,张永奇积极协调市局相关部门,围绕蒲某等人贩卖毒品案进行缜密侦查。在半年的前期侦查中,日复一日连轴转,不分昼夜监视跟踪,某些民警产生厌战情绪,张永奇一边给民警鼓劲,一边给自己打气,每天无论多晚,他必须听取汇报,掌握进度,进行分析研判,随时调整侦查方向,一有线索,立即带领民警调查核实。数千条线索,上万里奔波,无数个不眠之夜,他的那股干劲感染了大家,案件侦办期间,大家没有一人叫苦喊累。在大量的跟踪侦查、蹲点守候、走访摸排后,该团伙中渭南成员身份、行踪轨迹、人员结构、贩毒交易等情况逐步清晰起来。专案组查实了蒲某自2013年以来往返广东多次购买大量毒品,带回渭南贩卖给多名下线的重大情况。因证据扎实,脉络清晰,此案最终被列为部督目标案件。

    2014年5月22日,专案组研判犯罪嫌疑人蒲某极有可能携带大量毒品回到渭南。于是,收网行动打响。5月23日晚,在分局主要领导指挥和市局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多警联动、分多组实施抓捕。张永奇从凌晨守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一晚上没合眼。然而,嫌疑人并没有按照专案组预期的方案从高速路进入渭南。专案组立即决定实施第二套方案,将嫌疑车辆放行入城,当嫌疑车辆驶入渭南城区时,张永奇带领民警交替跟踪,尾随其后。当时,嫌疑人车内情况不明,副驾驶及后座是否有团伙其他成员?车内是否有武器?想到抓捕时嫌疑人反抗的后果,他向指挥部请缨:“抓捕蒲某,我上!”

    跟踪到城区一KTV楼下时,趁蒲某停车准备在后备厢取东西时,张永奇瞅准时机抢步上前,从侧后方一把将嫌疑人扑倒在地,跟进的民警迅速将车内的李某、郭某抓获,当场从轿车中缴获冰毒,同时缴获其他涉毒工具。

    由于前期取证工作扎实,蒲某如实交代了参与贩毒的事实。当看完民警对蒲某的审讯材料后,张永奇才感觉自己快散架了:两天两夜没合眼,真是疲惫得不行了。

    服务群众的“先锋表率”

    “民之所需引领警之所向,群众利益无小事。”他始终铭记于心,用这句话激励和鞭策自己。

    锣鼓喧天,锦旗飘飘,此情此景,张永奇却站在人群中鼻子发酸,红了眼眶,他的脑海陷入回忆中。2008年12月20日,辖区居民刘某夫妇心急火燎地到派出所报警,说两岁多的女娃在村道玩耍,转眼就找不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张永奇看到孩子妈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赶紧安慰她说:“我们一定把娃找到!”

    张永奇一边让民警围绕案发中心向外展开地毯式摸排,一家一家地走访;一边安排民警调取案发地周边监控,一个画面都不放过。2009年新年,张永奇无暇和家人吃团圆饭,他和战友们在摸排走访中度过了节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渭南暂住的胡某进入了他们的侦查视线。2009年2月10日,张永奇带领民警在出租院内将胡某抓获,同时还抓获与其共同租住的同伙吕某等7人。经过艰难审讯,民警们终于攻破了以王某为首的7人拐卖儿童犯罪团伙,并顺藤摸瓜初步掌握了被拐女童和另一个被拐男婴的下落。

    下一步是如何解救的问题,找到孩子才能让破碎的家庭再度团聚,才能彰显正义的力量。

    解救儿童就要面对危险,在河南获嘉县解救被拐儿童时,张永奇和战友遇到了当地村民的强力阻拦,收买孩子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和其亲属害怕人财两失,坚称娃是亲生的,并拿着木棍、铁锨驱赶他们,附近的村民也跟着起哄、围堵。张永奇沉着冷静,他急中生智,指着娃问王某:“娃把你叫啥?”王某不假思索地说:“叫姨夫。”他大声质问王某:“你们当地娃都把爸叫姨夫吗?”王某一下子就泄气了,趁着王某和周围村民发愣的时候,张永奇和战友一把抱起娃跳上警车,奔向陕西。

    女孩与家人团聚了,张永奇心里还挂念着那个被贩卖到山东的一岁多的男婴。回到所里稍作休整,他们又奔上了去山东的路途,唯一的线索就是被拐男婴颈部有颗黑痣。在山东郓城县,他们风餐露宿,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打听、走访,终于在郓城县一个偏僻的村子找到了被拐男婴的买家。让他们欣慰的是,家里只有娃和妇女张某。“赶紧看娃后颈有痣吗?”“有!”“快撤!”两个民警抱着娃一口气跑了五六里路,大家迅速登上停在公路边的警车,把娃解救了回来。

    娃解救回来了,但孩子的父母来所里接娃的情景让张永奇流泪了。男婴的母亲因孩子被拐,已精神失常,心力交瘁的娃他爸伏在地上痛哭:“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你们不仅救了孩子的命,也救了我们一家人。”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所长,张永奇时刻不忘从警初心,多年来以德立身,清白做人,用“实干”诠释了忠诚为民,敬业担当。


    本报记者 张正 实习生 邓青梅 王露

北京大兴火灾系电气线路故障所致 20人被刑拘

樊某某等20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已被大兴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82人涉毒 四川特大制贩毒案两被告被判死缓

四川禁毒史上涉案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制贩毒案,近日在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谢涛、何刚犯贩卖毒品罪 ...

12部门出“重拳”,能还佛门一个清净之地吗?

让宗教人管理宗教地,更容易让各路神仙归位,还原宗教文化本身。出家人总不想自己的院子里总是熙熙攘攘皆为利,更不会让 ...

一名反贪局长的办案故事

选择了检察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使命和责任;从事反贪工作,就意味着选择奉献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