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他出生警察世家,首次鸣枪堪称处警范本

2017-11-22 16:33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英姿飒爽的沈昱



沈昱带领社区护居队、红袖标志愿者共学党的十九大精神

  他出生于警察世家,从小就对“保家卫国”这四个字充满了向往。

  6年前,儿时的英雄梦指引他步入军营。6年来,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一方平安与和谐添砖加瓦。

  领导和同事眼中的他,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处理工作严谨细致;

  群众眼中的他,热情能干,是个排忧解难的“实干家”——他就是福建省厦门市嵩屿边防派出所民警沈昱, 也是厦门市第七届“我最喜爱的十佳民警”评选活动的20名候选人之一。

  工作细心

  地毯式走访建立一户一档

  2014年底,服从上级安排,当了两年办案民警的沈昱转型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沈昱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与辖区干部和居民相处得很融洽。”厦门市嵩屿边防派出所教导员陈超介绍道。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他的工作是繁琐的。在沈昱看来,办案民警注重的是专业性侦查技能,社区民警则更加强调服务与管理。沈昱管辖的未来海岸社区由五个小区组成,实有人口12259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流动人口,还有100多名境外人员。为了做到对辖区内的居民情况了然于胸,沈昱在辖区内开展地毯式入户走访。

  “单身,无业,收入主要为老家房租,简单装修,每月一半时间居于外地……”翻开沈昱随身带着的入户记录本,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内容,按照日期、住址分组,密密麻麻地写着。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一户一档,这份档案在每次入户后都会进行更新,如同书本的摘要,让人对住户信息一目了然,但凡有异动便可从中找寻线索。

  2016年11月,龙岩警方查获多起系列盗窃案件,头号犯罪嫌疑人流窜到了未来海岸。沈昱就是通过内部信息系统找出了嫌疑人,并根据此人车辆进出信息锁定其在家的时间,成功将其抓获。

  今年以来,未来海岸辖区共发生刑事类警情34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

  果断执法

  处警过程被列为警校经典案例

  2016年5月2日凌晨1时35分,正在值班的沈昱突然接到报警:海沧京口岩居民小区门口,一对男女因情感问题发生纠纷,男子喝了酒,情绪很不稳定。

  到了现场,沈昱和辅警被借酒发飙的男子李某挥动着菜刀追砍。从警5年,沈昱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他脑海里一幕幕闪过平时书本上的处警要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运用警械防御、指挥辅警保持战术队形、疏散群众。“现场符合使用武器的情况,我果断出枪示警了。”沈昱说。

  没想到,李某更加疯狂了。沈昱喊了增援,与战友们呈扇形将李某包围,并喝止其停止不法行为,“谁知李某再次举起菜刀,向我们及群众追砍”。千钧一发之际,沈昱果断开枪,没有一丝迟疑。子弹击中了李某的腿部,李某瞬间跪倒在地上,被一拥而上的民警擒住。

  事后,沈昱临危不乱的处置经验和娴熟的警务实战技能,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的高度赞誉。由于处置得当,厦门市人民警察学校将该案例作为民警依法使用武器程序规范经典案例并制作成精品讲座,在全市公安民警培训中推广。

  那是沈昱从警以来唯一一次在实战中开枪,当记者问道“平时很少开枪,怎么做到在突发现场处置时能如此标准地按照流程操作”时,他说,每年单位都有射击训练,平时工作中民警对用枪也非常谨慎,所以他脑子里一直绷着这根弦——什么情况下能掏枪、什么情况下才能射击,都必须结合现场情况和处置流程来判断。

  注重创新

  流动人口管理获公安部肯定

  “警力有限,如果想守好社区,就要进一步发动这里的居民。”除了在走访上下工夫,沈昱还善于经营“人脉”——社区护居队、治安辅警队及物业保安队都成了沈昱的左膀右臂,社区党团员、义工、离退休人员、红袖标志愿者等也加入其间,构成了未来海岸社区最缜密的治安防控网。

  去年,沈昱在未来海岸社区创新治安管理群防群治新机制,组建“楼长”“梯长”等群防群治新力量,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创新建立红袖标“平安伞”执勤点。1年来,社区治安良好,并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福建省“卫生社区”、福建省级“文明社区”、海沧区“平安社区”、海沧区“五个好达标单位”和“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未来海岸警务室也荣获了厦门市“优秀警务室”称号。

  针对辖区群众广泛关注的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沈昱设立了全市边防支队首个“党代表工作室”,创新“警察+”社区警务工作机制,从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他所在的辖区成为全市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创新试点,获得了中央政法委、公安部领导的高度肯定。(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陈彦臻)

湖南通报桃江县第二起校园结核病疫情情况

截至11月19日,共发现该校8例肺结核确诊病例。目前,所有患病学生已休学,并接受治疗和管理。

浙江“第一悬案”宣判 一审判处被告人徐利死刑

被告人徐利一审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虐童不能因小概率就忽视 须创建系统儿童伤害救...

稍稍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内心或许都会有一些疑问,儿童虐待到底是不是偶发事件?我们未成年的孩子,受到或者正在受到哪些伤害...

跨越两个世纪的警察爱情故事

爷爷说他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下辈子,只想善待你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