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户籍新政”出台,这张“大西安”发出的最具诚意的“邀请函”,吸引了大量人来西安投资兴业,安居择业。
在持续至今的落户高潮中,户政窗口,成为每一位落户群众的第一道服务线。面对井喷式的业务量、各式各样的落户需求,陕西省西安公安雁塔分局党委通过对户籍窗口服务的改革与创新,引领警务模式创新,真正让市民群众感受公安民警服务质量的提升,感受到雁塔公安铁军的精气神。
三秦都市报记者今天走访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昆明路派出所、曲江派出所和电子城派出所,全面梳理和展示三个派出所的户籍工作改革,旨在为全市公安户籍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
昆明路派出所:细化流程 提高效率
小刘的房子买在了大寨路,办理落户时,他一度有过“找个熟人”的想法。
这种想法,蛮有代表性——对不少人来说,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事,找熟人、托关系,似乎是最先想到的办法。
熟人没找到,小刘独自去公安雁塔分局昆明路派出所,“心里完全没底儿。”在派出所户籍室,他用了不到10分钟,填完了申请表,又用了10分钟提交、审核。办理完毕后不到半个月,民警打电话告诉他,“事情办好了,新办好的身份证,可以给你发快递。”
小刘说,这件事让他觉得非常温暖,他将此称为“西安速度”。
今天下午,昆明路派出所160平米的户籍大厅中,引导区、等候区、办理区井然有序,中央空调的暖风徐徐送来,像是一个银行的营业大厅,舒服极了。
派出所所长蔡武潮来户籍室了解情况,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女子,一边哄娃,一边填表,忙得焦头烂额。蔡武潮见状走过去,“这个表哪里不会填,我给你指导。”
蔡武潮说,户籍室之前一共有两个窗口,一个办身份证,一个办户口,大家都簇拥在窗口,民警一抬头,能看到的只有黑压压的人群。现在的户籍大厅根据功能分为不同的区域,8个窗口大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效率。
“这与印象中的派出所完全不一样,”一位前来办理居住证的市民对这种变化,深有体会,“我一直觉得,派出所是那种很有威严,很具震慑力的地方,而这里的便民服务措施,太周到、太妥帖,让人有一种亲近感。”
硬件环境变化的背后,是民警工作理念的变化。
“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群众少跑路?必须要打通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对称’现象,把整个流程进行细化,”蔡武潮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一条绳子,处处都是结,使用起来肯定磕磕绊绊,现在做的是要把每一个结都解开了。”
实践证明,这种‘细化流程’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受欢迎的。派出所户籍副所长张刚说,昆明路辖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新建小区多,中小企业多,流动人口多,过去不少群众来办理业务,等候时间稍微一长,就有了情绪,现在,随着整个办理流程的优化,“只要你符合要求,根本不需要走后门、插队,你享受的完全是一站式服务。”
“细化流程”同样增进团结意识和为民服务的意识,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中,同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今年8月开始,西安警方试点开展包括标准住址、实际居住人口、实有房屋、实际经营单位在内的“一标三实”信息采集。
海量信息采集,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很多人白天不在家,民警要入户登记时,找不到人。有时即使在家,身份证、户口本又不在身边。
昆明路派出所提出错时采集、预约采集等多种方案。遇到市民家中没人的情况,民警会留下一张便民卡,写上手机号码、预约时间等等,提供上门服务,深受好评。
曲江派出所:“掌上户籍室”进入小区业主群
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便提出要以新政为契机,将户籍室打造成为“金牌窗口”。
金牌窗口的做法,以“从宽、便民”为原则,以“便民利民”为核心,推进“一站式服务”。
曲江派出所辖区实有人口10万多人,高层住宅多、在建工地多、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多。所长寇建刚推出“一线工作法”,前置工作,率先垂范,营造“层层带着大家干,层层帮着大家干”的工作氛围。
户籍新政实施以来,曲江派出所在户籍室推行日检查,周小结,月考核工作机制。通过考核来抓落实,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年终考核进行挂钩,倒逼户籍民警“马上想办法、马上出行动、马上见实效。”
由于白天工作时间接待群众较多,户籍室民警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精神,自觉调整工作计划,每周一、三、五晚户籍室民警主动加班,办理户籍材料的流转、报表、重点人删除、无照片人员排查等工作。
“我们专门制作了500个档案袋,对于当天能够一次性办结的群众,不让群众等候,由民警将材料收齐,装进档案袋,留下当事人的电话,民警下了班后连夜办理,”户籍副所长白勇利说,为了群众“只跑一次”,户籍室充分发挥“掌上户籍室”的效能,为此,民警将“掌上户籍室”的链接加入到各小区的业主群里,并开通“掌上户籍室”绿色通道,只要在“掌上户籍室”受理的资料,群众在派出所户籍室优先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事不过夜立即办。
在户籍室门口,派出所制作了户籍政策指南、通知栏、公示栏、户籍窗口业务告知栏、掌上户籍室简介栏和近20本各类户籍材料的样本等工作规范,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并减少等候的时间。
民警将便利最大程度的提供给辖区群众,反过来,辖区群众对民警的各项工作,也非常支持。寇建刚介绍,“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开展以来,派出所将辖区近100个小区的物业经理全部请来,集中宣讲了相关政策和措施,“让我没想到的是,大家都非常理解和拥护这项工作,积极性很高。”
每个物业公司都派出了工作人员,与社区民警一起开展宣传、入户登记、提供便利。
电子城派出所:马上想办法 马上出行动 马上见实效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了西安公安雁塔分局电子城派出所,只见户籍室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所长原军正在指导户籍民警关于“一标三实”的工作。
在聊到派出所目前的工作时,原军说:“在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开启新征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为己任,打防并举,全力以赴推进平安建设,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户籍新政实施以来,电子城派出所在户籍室推行日检查,月考核工作机制,通过考核来抓落实,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年终考核进行挂钩,倒逼户籍民警“马上想办法、马上出行动、马上见实效”,在辖区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中,电子城派出所全警动员,加班加点,利用吃饭和休息时间走村串户,核实每一个人的真实有效信息,确保“一标三实”信息的准确性。
记者手记:小窗口里的大服务
小窗口,大服务。于公安工作而言,一个小小的窗口,连接的可能是千家万户。
你递交的每一份材料,每一件申请,由窗口进入警务处置流程。窗口的服务质量、效率直接影响着市民生活。
“户籍新政”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和生机。雁塔警方户籍窗口服务的改革,已经初见雏形,其原始动力正是“便民利民”。
如果说,“户籍新政”放宽落户限制、降低落户门槛,是为了适应“大西安”长远发展格局,为了更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有序发展的话,那么这三个基层派出所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户籍服务创新之举所昭示的,则是警务理念之变——这对当下中国的公安工作改革来说意义非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安公安雁塔分局党委推动的这种改革,是西安全市“行政效能革命”的生动诠释,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方针的模范践行,将给未来更大范围的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公安雁塔分局党委在“户籍新政”窗口的创新模式,不但具有前瞻性而且还具有借鉴性。
文图 本报记者 宋雨 晁阳 实习生 赵一蒙 孙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