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田文生,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一名基层检察官,用22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保持着平凡与坚守的纯真底色,在河南尉氏乃至中原大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
"田文生同志是一名基层干警,长期工作在办案一线,从检20多年来,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丝不苟、清正廉洁,他办理的案件不少是精品案件。在家庭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他从来没有因为个人或家庭的原因影响工作,从来没有利用职权为家人谋私利,从来没有在办案中徇私情。田文生同志是我们新时期检察干警的楷模,全市检察机关都要向田文生同志学习。" 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中立给予田文生这样的评价。
“他办案的过程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这样评价田文生。
“这样的检察官怎不叫人记在心上”
3月14日,尉氏县检察院门前的两棵桃树立在清朗的天空下似笑迎来宾。粉粉的桃花后边,是田文生骑着三轮车的身影。一大早,身为尉氏县检察院公诉局副局长的田文生骑着三轮车去干什么?田文生笑答:“这三轮车是赃物,我去法院移送赃物呢。”田文生着深蓝半旧中山装,满眼憨厚的笑。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尉氏县,田文生这个名字有很高的知名度,几乎成为尉氏县人民检察院的一个代名词。
今年49岁的田文生,任尉氏县人民检察院公诉局副局长。大家对他的熟知,不仅仅因为他是办案 " 快枪手 "、办案 " 状元 ",知识渊博、工作标准要求高、工作原则性强,更主要的是他 20 多年如一日对工作的严谨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尉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贺晨光对田文生这样评价:“ 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走进检察院,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检察院。对工作,他孜孜不倦、始终如一 ……”
1994年,田文生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尉氏县人民检察院,1996年任助理检察员并开始独立办案。20多年来,田文生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813件2102人,累计追捕追诉漏犯78人,无一错案,无上访案件。
田文生办理的案件,有中央电视台曝光、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的尉氏县假棉花案,有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孙某贪污巨额公款案等一批大案要案,更有一件件普通的刑事案件。
田文生常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我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检察官。”
2011年4月,田文生在办理张某等3人涉嫌寻衅滋事一案时,经过细致认真的审查后发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讨要打架“费用”的寻衅滋事案件,可能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遂依法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成功查获一起涉案34人的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追捕7人,3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该案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优秀侦查监督案件。该案的办理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案件处理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尉氏县街头打架斗殴数量明显减少,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比原来提高了3个百分点,尉氏有个“包青天”式检察官的故事在老百姓中间纷纷传开。
田文生曾创造过两项纪录:一项是他在审查一起团伙盗窃案件时,发现因办案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忽视了证据的关联性,有多名符合批捕条件的嫌疑人未被提请批捕。在他的跟踪监督下,最终依法追捕了16名嫌疑人。另一项是在办理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案时,因他提前介入案件,引导侦查,进入审查逮捕阶段后,他仅用两个小时就对该案500多页证据材料审查完毕,及时对嫌疑人作出批捕决定。这种办案效率,在当地至今没有人能超越。
“办案子从来没有捷径,多深入、多调查、多沟通,体现公平正义,才能让百姓满意。”这不是田文生“唱高调”,而是一位检察官的心声。
2014年5月,田文生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对赵某某等6人污染环境案立案监督,深挖上下游犯罪案件线索,发现了刘某某与郝某某等另外5人的污染环境犯罪事实及徐某某、许某某等4人涉嫌非法买卖、运输危险物质罪,通过加大监督力度,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一举打掉了一条非法生产、销售危险化工产品的利益链,并移送一起渎职犯罪线索,实现了标本兼治,有效发挥了法律监督职能,为全市侦监工作树立了典型。该案被评为2015年度 “全省侦查监督十大精品案件”“全国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
2012 年,感动尉氏十大爱岗敬业人物推选委员会这样评价田文生:疑难案件不退却、无怨无悔护国法。17年撰写案件材料1000 多万字,没有后遗症,这样的检察官怎不叫人记在心上 ……
“要对法律负责、对良心负责”
田文生办案认真负责,这种“准、真、快”来源于他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办案实践经验。在同事的眼里,精通法理的田文生就像一本“活法典”,200 万字的法律文本信手拈来,是大家公认的 “田博士”。
搜索田文生关键词
广泛的涉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田文生办起案来得心应手。其实,早在 1999 年到侦监部门工作开始,田文生就自学计算机,把办理案件涉及的罪名制成电子档案。每个罪名之后都附有法律条文、司法解释、相关典型案件、指导性案例等,打开页面直接输入要查找的关键字就能找到需要的内容,非常方便。到公诉局工作后,他又把各罪名的量刑制成电子表格,法院的量刑一目了然。十几年来,他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共汇编了632篇法律档案和2000余篇工作档案等电子资料。
2011年,田文生又将200余万字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刑事卷》和《刑事办案指南》输入了电脑,并制作检索程序,方便同事下载查询。田文生独创的这套 “田氏检索法”,成了大家学习、办案的好帮手。在尉氏县公检法系统,大家办案遇到法理不明或困难时,也都在第一时间找田文生咨询。
“这些年虽然我获得过许多荣誉证书,但唯有这个证书最令我心动。那是2003年因办理范某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一案,我制作的审查逮捕意见书被最高检评为全国‘十佳’,并被记了个人三等功。虽说事情过去十几年了,但那是我当时获得的最高嘉奖,是对我付出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好检察工作的决心。”谈起这些,田文生的眼里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田文生说:“其实案件并无大小,哪怕是再平常不过的一起案件,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大案。每办一起案件,我都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对法律负责、对良心负责。”
“要不是田检察官,我真得蹲监狱哩!” 2015年3月,尉氏县村民龙飞与家人将一面绣有“秉公执法 伸张正义”的锦旗送到了田文生手中,向他连声道谢并深鞠一躬。
2014年11月,田文生在审查在押犯罪嫌疑人龙飞涉嫌故意伤害罪时发现,公安机关提交的9份证言中出现了对受害人面部伤情描述上的细微差别。他当即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引导公安机关对该案重新进行侦查,终于揪出了这起利用造假轻伤诬告他人的案件,避免了错案发生。
2013年,田文生被评为河南省“十佳人民满意检察官”,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你像农民守护土地一样守护着信仰,那是你最真实的底色 ……
“以感恩之心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帮助”
“老田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是值得我一生托付的好人!"田文生的妻子这样说道。
2010年1月,田文生的妻子被诊断出患有重度疾病。为给妻子看病,田文生四处借钱,并瞒着家人卖掉了自家房子。在欠下15万元外债、再也筹不到钱时,无奈之下的田文生只得让妻子出院,住在租来的平房里继续为她治病。
田文生以一个丈夫对妻子的责任和情怀,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妻子病重住院,他没有向领导请过一天假,白天上班,下班后再乘公共汽车到50公里外的开封照看妻子。趁妻子睡着时,他还不忘整理工作资料,其间还办理了112起案件。为了省钱,妻子病情稍有好转,他便骑车带着妻子往返于开封与尉氏之间。炎炎烈日下,3个多小时的路程,田文生一边蹬车,一边擦汗。坐在后座的妻子看着汗流浃背的丈夫,心疼得直掉眼泪。为了能让患病的妻子吃到绿色食品,也为了省钱,田文生就在租住平房的房顶开了个小菜园,夫妻二人共同劳作,把小菜园侍弄得郁郁葱葱。
得知田文生的家庭情况后,同事们都非常感动,积极捐款,帮他渡过难关。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没有流过一滴泪的田文生,看到热心的同事为他忙前忙后,他的眼角湿润了 ……
“我要以感恩之心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多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 田文生如是说。
这些年来,田文生凭借出色的业绩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12 年,被评为“感动尉氏十大爱岗敬业人物”;2013 年,获得河南省“十佳人民满意检察官”、开封市”十佳人民满意检察官”称号;2014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被授予“全国最美检察官”提名奖,入选“中国好人榜”,被尉氏县委、县政府授予“焦裕禄式好干部”称号; 2016年4月,田文生作为全省检察系统唯一推出的先进个人,荣登全国政法英模榜; 2017年7月,田文生被市人民检察院推荐为全省 “检察之星”候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