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电信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2016年,根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省际联席会议要求,广东省于当年9月30日率先建成省、市两级反诈中心,各大商业银行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带资源权限进驻联署办公,跨界联动、以快制快,合力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护卫市民的“钱袋子”。
三方联手提高打击效率
以“警务实战化”为导向,反诈中心充分利用集中办公的优势,进一步拓宽打防网络,构建多维模式。
了解,反诈中心设立了资金处置室、资讯处置室、综合研判室等功能室,密切合作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此外,通过资源整合,将所有相关部门集合在一起办公,不但实现了各部门线上密切联动,而且让线下的协作高效无缝对接。当发生诈骗警情,警方、电信运营商以及银行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从线上到线下密切联动、高效协作,以最快速度处置警情、冻结资金、锁定银行卡、追踪诈骗线索。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分工并未改变,但通过改变协作模式,不仅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打击成效也显著提升。
诈中心的资金处置组负责协助处理各类文书,争取尽快将涉案资金返还受害人。据介绍,以往资金返还程序较为繁琐,需等待法院判决,为此,反诈中心探索试行被骗资金原路返还机制,通过公安、银监和银行协会之间的共同努力,三方达成了针对涉案账户资金的应急处置合作协议,对冻结或止付涉案账户中尚未被转移的被骗资金进行原路返还。
记者了解到,设立在深圳反诈中心的招商银行深圳分行驻点还开辟了专线联系,即便是驻点人员下班后,反诈中心民警仍可联系银行“客服中心”,实现全天候联动。此外,平安银行驻点人员也开通了查询离岸账户的权限,在不久前的一起案件中,平安银行离岸部与深圳反诈中心联动,成功帮助受害人拦截全部被骗资金3100万元,创下了单案拦截的最高纪录。
专业化打击跨国跨境电诈
2016年,公安部在全国设立6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研判中心(以下简称“研判中心”),其中两个分别设在深圳和珠海。广东警方依托深圳、珠海研判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并在省公安厅刑侦局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处,加强对全省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的指导,不断强化广东优势,形成了一支具有“国家队”水平的打电诈专家团队,为全省乃至全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电信诈骗犯罪大多利用境外服务器、‘翻墙’登录代理等手段实施跨国犯罪,电信流和资金流大多指向境外,常规的刑事打击手段难以破除电信诈骗的‘通信链’和赃款转移的‘资金链’。”
珠海研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难点,研判中心依托专业系统平台,总结出一套新战法,通过“数据到案”“数据到人”,实现了对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全方位分析研判和精准打击。
在研判中心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指导下,广东公安在近年开展的“飓风”系列专项行动中,频频走出国门,与隐蔽的电诈分子斗智斗勇。2016年以来,广东警方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警方密切联手,从柬埔寨、肯尼亚、亚美尼亚等国成功抓获并押解回犯罪嫌疑人384名,打击触角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创下了广东侦破跨国案件涉及范围最广、打击链条最完整、破获案件最多、抓获人数最多、捣毁窝点最多的纪录。
警银联动实现紧急止付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网络。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内网络诈骗案件数占总诈骗案件数的56.37%,网络已成为诈骗分子首选的作案“场所”。
冒充网购客服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QQ(微信)诈骗……目前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花样百出,可谓让人防不胜防。今年7月上旬,广州警方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业务员周某报案称,其于6月下旬收到一封来自该公司境外保险受益人邮箱发来的邮件,邮件称该受益人更改了收款的银行账号(境外账户),要求将理赔资金打入新账号。
几天后,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周某通知公司账务结算运营中心向邮件提供的境外账户支付了120余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10余万元)“理赔款”。
7月4日,周某再次收到对方发来的邮件,称未收到“理赔款”,要求其继续支付。周某这才开始警觉,并核对相关信息,发现之前通知其更改银行账号的邮件系被人用仿冒邮箱发送,遂立即向警方报案。
接报后,省反诈中心组织广州市反诈中心快速反应,依据资金应急处置机制,立即联系银行、中国银联等相关部门,对周某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并采取紧急止付措施。经紧急核查,被骗资金已到达对方境外某银行,但暂未转至犯罪嫌疑人提供的个人账户内。据此,反诈中心民警立即指引周某申请退款,并全程跟进该笔资金处置情况。7月6日,在省、市两级反诈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该笔资金顺利退回至国内汇出银行。目前,涉案资金原路返还手续正在办理中。
据悉,此次是继今年6月省反诈中心指导深圳、珠海两地反诈中心成功拦截448万元、694万元两笔涉案资金后,再次对大额被骗资金实现紧急止付。
发现诈骗苗头第一时间“出手”
说起劝阻拦截群众受骗的故事,每个反诈民警都有一箩筐。而最让办案民警哭笑不得的,是部分受害人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总是分不清真假警察。
今年6月7日,东莞清溪的林女士接到一通自称“公安”的陌生电话,对方振振有词地称林女士涉嫌洗黑钱,警方正在涉密办案。被这通突如其来的电话吓懵的林女士没有多想,便按照对方的“保密指示”,独自在酒店预定入住3天,准备按照骗子的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
同日12时20分许,清溪公安分局从东莞反诈中心获悉,一名市民正在辖区某酒店内被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时间就是金钱,居民警务室蔡警官立即驱车赶赴该酒店。
为尽可能避免群众遭受经济损失,蔡警官在路上不断拨打林女士的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继续尝试了几次后,电话终于通了,蔡警官立即向林女士表明身份:“我是清溪派出所民警,你正受到冒充‘公检法’诈骗,我现在正赶往你住的酒店,请你一定不要转账!”
赶到现场后,蔡警官在酒店房间内找到了精神紧张、迷迷糊糊的林女士,当时她还正在与假警察通话。因蔡警官的及时赶到,林女士避免了财产损失,但此经历也给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导致后来警方多次致电希望其前往派出所深入了解案情时,她都以为又是假警察来电。
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今年年底前,对境外来电号码与我国公检法办公号码一致的,将全部予以拦截。这意味着,今后那些来自境外、冒充我国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将无法打入。
各地防骗宣传妙招频出
“猜猜我是谁”“你有一张法院的传票”……很多诈骗手法群众可能有所耳闻,但没有过亲身经历的可能不知道该如何防范。为此,全省各地反诈中心别出心裁地用不同方式向群众进行防骗宣传。
广州警方成立了“平安广州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企业,设计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深圳反诈中心与媒体合作开展“精准宣传”,每日发布反诈预警,并开通微信微博,制作传播反诈图片、漫画和视频,同时将全市各区域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情实时统计,若某个区域在一段时间内警情走高,便会派出志愿者小组前往该片区开展宣传;佛山反诈中心与顺丰快递公司合作,在全省首创新型防电信诈骗宣传模式,将百万份防诈骗宣传单张随快递一并送进千家万户,顺德公安还与全区28家电影院组成“警影联盟”,利用电影播放前的空隙时间播出防诈公益短片。(林思琪 杨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