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为乡邻“调”出一片乐土

2017-10-12 13:26  来源:河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现年51岁的孙红海,是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肥乡镇西街村民调员,任“孙二小调解室”主任。这些年来,他热心人民调解事业,西街村及周边群众到纠纷都愿意找他调解。因他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一直喊其小名“孙二小”,特别是2016年他的调解室被肥乡区司法局命名为“孙二小调解室”后,他的调解范围扩大了,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多年来,孙红海在村里调处各类纠纷200多起,息诉罢访50多起,使西街村基本达到了邻里和睦相处、居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成为区里镇里的放心村。村民们都说:“咱村有事别乱跑,先去问问孙二小,找到孙二小,坏事能变好。”

  对群众热心不怕费心

  村民家中谁家有了事,都会找孙红海问问,他总是热心解答、耐心疏导,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些年里,村里群众把他当成为主心骨,孙红海只要到他们家走走、看看、说说,他们就觉得安心、放心。每次遇到需要调解的矛盾,即使家里事再忙,孙红海也要先到群众家里看看,回来再办自己家里事。越是这样,群众越信任他,都说:“孙二小办事靠谱,处事公道。”这也是孙红海能在这十几年的民调工作中越来越顺的群众基础和在群众中说的响信的过的原因。

  小事当成大事做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村里,邻里之间、弟兄之间断不了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就会酿成大事,甚至造成邻里不和、弟兄反目,几代人都会记仇。孙红海总会本着亲情、村情,情理、法理,抓住纠纷中的主要矛盾去调解。他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努力使纠纷顺利化解,达到几方都能接受。西街村是个城中村,为宅基地发生的纠纷一直不断,西街村马甲、马乙、马丙三个叔伯兄弟,为了争得一分多的空闲宅基地,打了10多年官司,虽经一审二审法院判决但也无法顺利执行。为了争这一分多地的使用权,三兄弟各不相让,其中马乙还翻出了祖上在分家时的分单,以证明这块地的使用权属于自己,为了化解这一纠纷,孙红海用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使这争执了10多年的纠纷划上了一个完满句号。为此,就有了“有事就找孙二小,孙二小调解效果好”的顺口溜。

  调解纷争促家庭和睦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和谐稳定了,村里和区里这个大家才能和谐稳定,国家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但是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时也会遇到迈不过得坎儿。比如胡某因病去世,剩下老伴多病,儿女还小,家里经济困难。因埋葬花费问题,胡某的老伴与胡某家亲属发生纠纷,孙红海一边调解纠纷,一边发动村干部和部分群众捐款,帮助他料理了后事,渡过了难关,胡某的老伴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

  又比如,王某某嫁给外村的温某某,婚后生有两个男孩,因为婚后家庭矛盾冲动离婚。孙红海了解到双方离婚后都没有再婚,并且离婚根本原因不是夫妻感情彻底破裂。经过多方调解,几经说和,两人复了婚,一个破碎的家庭终于破镜重圆,现在过得挺好。

  坚持把工作做得更好

  民调工作看似简单不简单,只有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威信才能逐步提高,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逐步增强,说了话才会有人听。

  这些年,孙红海虽然因民调工作多跑了些腿,多费了点嘴,得到的却是邻里和睦,村里安定,给区、镇政府减少了不少麻烦。他的工作也得到区、镇政府的肯定和表扬,下一步,他计划着聘请有民调经验的退休老干部、老法官为顾问,把民调工作做得更好。

十九大前19位在华外国人谈中国

移动支付便捷生活,共享单车打通困扰国人多年的“最后一公里”,跨境电商让你在家就能买遍全球……不过,自己说好不算好 ...

十八大以来法治湖南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成就新 ...

今天上午10:00,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将举行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

综治表彰大会精神解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今天,在中国,60多万个村(社区)、200多万个网格中,近千万名网格员在保护基层平安、服务群众中不停奔波、尽职尽责,凝...

32.png

消防员执勤时妻子来信:我可能结了"假婚"

但是选择了这一行,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家里的另一半,他们要深深道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