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咨询专线。 张梓望 摄
自去年以来,广东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各项工作明显提速增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电诈防火墙”工程建设纳入我省十大民生实事;去年9月30日,根据统一部署,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两级反诈中心,电信运营商和重点商业银行带着资源和权限进驻联合办公。
一年来,反诈中心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资信处置、警企协作三大机制,警银警信通过跨界联动、合成作战,实现了以快制快、精准打击。依托反诈中心,广东从“打、防、管、控、建”等多层面全力构筑“电诈防火墙”工程,取得很大成效。
7月8日星期六,正值周末,深圳反诈中心连续接到7起特大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641万元,其中百万以上案件3起。深圳反诈中心全体资金处置组人员周末连续加班加点,联系多家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资金拦截工作。
“我这里查到资金90万元,已进行冻结处置,另查到有资金转到××银行,账户××××××,请求××银行协助处置”“我这里成功拦截54万元,已追至最后一级账户”……十几家银行接力工作,捷报陆续传来。截至7月9日晚,一共查冻账户665个,第三方支付交易订单号码373个,成功拦截涉案资金775.6万余元。
深圳反诈中心成立以来,八大银行、四大运营商、腾讯和阿里公司以及公安刑侦、网警等部门带着资源和权限进驻,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归口处置和多部门、多单位7×24小时联动,形成了“归口受理、秒级处置、综合研判、精确预警、集中打击”工作模式,尤其是在资金拦截方面,资金“速冻”跑出了“深圳速度”。
数据显示,去年深圳反诈中心快速拦截被骗资金4.467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心共帮助3035名受害事主拦截资金2.47亿元。
警银全天候联动
单案拦截资金最高3100万
走进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15楼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有八家“迷你银行”,精心设计的格子间里,八家进驻反诈中心的银行职员,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对数百个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银行账户进行拦截止付;墙上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深圳的电诈警情分布图,涉案银行卡的数量、成功实施拦截处置的涉案银行卡数量、伪基站监控等信息一览无余。
开头提到的7月8日那一个资金追查冻结行动的成功,其背后是深圳反诈中心与多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密切配合与无缝对接。去年10月,工商、农业、建设、中国、邮储、交通、招商、平安八家银行深圳分行,带着各自资源优势进驻深圳反诈中心,采用了“座席+司法专窗”“7×24小时”全天候模式,进行快速查询、快速冻结操作。
深圳反诈中心负责人王征途告诉笔者,最开始一些银行并未获得相应权限,随着工作的深入,驻点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争取权限,将诈骗资金拦截网越织越密。如招商银行深圳分行驻点开辟专线联系,即便是驻点人员下班后,反诈中心民警仍可以联系银行“客服中心”,实现全天候联动。平安银行驻点人员也开通了查询离岸账户的权限,在不久前的一起案件中,平安银行离岸部与反诈中心联动,成功帮助被骗者全额拦截被骗资金3100万元,创下了单案拦截的最新纪录。
深圳反诈中心资金处置组还协助处理各类文书,争取尽快将涉案资金返还给受害人。据介绍,以往资金返还程序较为繁琐,需等待法院判决。为此,深圳探索试行被骗资金返还机制,通过公安、银监和银行协会之间的共同努力,三方达成了对涉案账户资金的应急处置合作协议,并对冻结或止付涉案账户中尚未被转移的被骗资金进行了原路返还。
王征途告诉笔者,在警方拦截涉案资金以后,对案情属实、资金权属清晰的涉案资金,在法院审结之前,由公安主动作为,由银行实施,将涉案资金原路返还到事主账户上。
精准防控提前预警
“伪基站”开机15分钟即可被抓
“深圳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81234567提示您,您刚刚接到的这个电话是境外改号电话,请慎重接听,谨防诈骗。”在深圳生活的人大多都曾收过这样的信息,这是深圳反诈中心联合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对市民接听高风险电话前的风险提示,改号电话、隐藏主叫号码都属于此类高风险电话。
诈骗电话一般都是采取录音、回拨、改号等形式进行广泛拨打,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市公安局与国家通信监督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对打入深圳地区的境外录音型电话和回拨电话进行全网拦截,再由运营商客服人员回访接到诈骗电话的客户进行预警提示,提前“扼杀”了一大半的诈骗电话。
今年6月15日,深圳市民刘阿伯接到“北京公安局”电话,称其涉及“特大洗钱案”,让其带上钱款到银行进行“资产证明”。此时反诈中心已监测到这一异常话务,但刘阿伯一直与嫌疑人保持通话。民警立即与中国联通驻点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切断通话。当工作人员联系上刘阿伯时,刘阿伯正在ATM柜员机上操作,差一点就将卡里的毕生积蓄汇给了骗子。
去年一段时间,深圳反诈中心监测到利用“伪基站”发送非法木马链接实施诈骗的案件有所上升。伪基站1分钟可发3000条短信,是信息诈骗的主要源头之一。为此,深圳警方在全市开展了多次打击整治骚扰信息行动,还联合运营商开发了诈骗伪基站活动监测系统,最快时“伪基站”开机15分钟即可被抓获。
如果群众接到了诈骗电话,反诈中心还会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找出疑似被骗电话,再对潜在受骗者进行一对一劝阻,帮助他们识破骗局。据统计,每年有数万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因劝阻电话被及时制止,避免了数千万元的损失。
在深圳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还向笔者介绍了一个被称为“污水池”的特殊系统,原来,这是专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危人员建立的动态管控系统。在这里,海量的涉案账户和涉案电话正在被录入系统,看似毫无关联,但捆绑到一起了,高危人员将无法正常使用银行卡,电话通讯功能也会受限。
“过去,反诈骗工作长期是‘跟在犯罪分子后面跑’,现在利用‘污水池’,可以通过数据比对筛查,找到有可能会去买银行卡的人,以及已经开卡的‘嫌疑卡’,实现精准防控,提前预警和冻结。”王征途介绍。
■先锋
反诈女警王卓莹:
经验丰富成
全国警银联络员
作为深圳反诈中心的一名女警,王卓莹从警33年,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这几年,她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方面承担着涉案银行快速查询、资金冻结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同事们、银行联系人、各地请求协助的警察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莹姐”。
王卓莹回忆,她最早接触电信诈骗案件是在2004年,那时,这类诈骗还是以“短信”“中奖”等形式出现,没有网银交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法不断改头换面,犯罪嫌疑人获取资金的手段也日益隐蔽。深圳首宗电信网络诈骗拦截并全额追回资金的案件,就是由王卓莹经办的。那是2008年5月12日上午,她接到一起警情,受害人在前一天被短信诈骗了17.8万元。王卓莹尝试与银行进行沟通,经多方努力,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成功地将这笔资金拦截了下来,并全额返还给当事人。
王卓莹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与深圳全市乃至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的同行都建立起了畅顺的警银合作平台。公安部建立电信诈骗案件侦查破案协助平台后,经验丰富的王卓莹被指定为联络员,负责协助处理电信诈骗案件涉案线索银行账户、电话协助查询工作。仅去年1至9月,她就帮助6178名事主快速拦阻资金3.15亿余元。因为表现出色,民警们笑称:“莹姐的工作,就是每天从诈骗分子的手中抢钱。”
“每次帮事主追回被骗资金,心里都会感到很欣慰。”作为反诈中心银行资金链处置组的带班民警,王卓莹尽心尽力、穷尽一切方法,帮助素未谋面的群众。王卓莹说,很多时候查询账户,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堆空的银行账号,“但不管情况如何,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吴珂 刘雅文 曾祥龙 王珂夫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