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条件下政法综治工作的新思路、实招数,不断增强政法综治工作的时代性感召力。陕西省监狱管理局成立的‘服刑人员归来影视中心’就是一个创新。”
一段高度肯定、不吝笔墨的评语后,陕西省监狱管理局获奖微电影《第一监区》背后的故事在舞台中央精彩呈现。
这个舞台,是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为了人民的平安”全国第二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比赛颁奖晚会的现场。
本届比赛自2017年4月启动,共收到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2816部,600部作品进入决赛,最终有100部微电影、50部微视频获奖,《第一监区》从激烈的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微电影奖。
在短短80分钟颁奖仪式上,一共只有8个获奖作品专访节目,给予《第一监区》长达6分钟之多,是全国监狱系统、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和陕西省唯一的专门访谈。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法委对监狱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陕西监狱工作创新发展成果的嘉奖。全场热烈的掌声,送给改革创新的陕西监狱工作,送给无私奉献的监狱人民警察,晚会掀起了又一个高潮。
上百部影视作品竟由服刑人员打造
“想不到监狱给我们这么好的学习影视技术的机会”“想不到监狱给我们这么好的学习园地”“想不到我们创作的影视作品打动了那么多服刑人员”。
大屏幕上,归来影视中心几名服刑人员编导充满感激的话和《第一监区》精彩集锦、幕后制作花絮,赢得全场喝彩。
央视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不无惊讶地说:“服刑人员归来影视中心,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新鲜。想不到,在陕西省西安监狱就真真实实有这样一个影视中心,服刑人员在监狱民警的带领下参与电影电视的编剧、表演、拍摄、制作。这次获奖的微电影中,有一部反映监区生活的作品叫《第一监区》,就是由‘服刑人员归来影视中心’创作,有100多名监狱民警、600余名服刑人员参与。”
“这个影视中心打造了以《第一监区》《多想说声对不起》等为代表的100多部作品,全部让服刑人员参与编剧、导演、表演和后期制作。让服刑人员自己创作反映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作品,特别容易打动其他服刑人员,教育感化的效果特别好。”《第一监区》总导演、陕西省监狱管理局郭根玉同志在接受访谈时谈到。
人物原型一席话后现场被泪水打湿
《第一监区》取材于服刑人员“日行一善、以善养德”活动中真实案例,而且是全实景拍摄真实的监狱,没有面纱,没有遮掩,真实展示监狱执法的文明、公正和透明。
一墙之隔,隔住了服刑人员的自由,但是大墙内同在蓝天下,同样阳光明媚!
颁奖仪式现场,《第一监区》人物“荣光”原型——陕西省崔家沟监狱管教民警袁涛回忆:影片中宁东来的原型是宁江平。宁江平因为抢劫被判刑入狱。我发现他服刑一年多,没有家属来探望,所以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通过点点滴滴的感化,他开始信任我。他说我对他好,他也要对我好,所以他向我坦白了他杀死妻子的漏罪。
主动坦白杀死妻子的漏罪,这对于一个失去自由的服刑人员来说,是他理解的最大报答,但对于袁涛这样的一线民警,意味的却是,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奉献出家庭和个人的幸福。
一直以来,袁涛将自己的时间奉献给了监狱事业。但是对于他来说,却一直对一个人有所亏欠,那就是他的妻子赵英。
作为监狱民警,逢年过节都在监狱里度过,平时也顾不上家。“我们说是谈了8年恋爱,其实一年也见不了几次,他还老是失约。”赵英说。
认识14年了,这次是她第一次离开陕西到北京。袁涛所在的监狱在大山里,妻子为了袁涛辞去了在城市的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小孩和婆婆。
“现在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陪她去天安门广场看见升旗仪式,第二个是到天安门前留个影。”袁涛动情的说。
欧阳夏丹感慨地说:多么朴实的愿望!正是有了无数袁涛这样默默无闻的基层政法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平安。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监狱人民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和中央电视台领导出席晚会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颁奖晚会精彩纷呈,中国长安网、长安剑以《一场被泪水打湿的颁奖仪式:六个直触心底的细节……》为题,报道了六段感动全场的高潮,其中包括《第一监区》背后的故事。
守护社会平安是“第一监区”的光荣使命
让人民群众心里踏实,有安全感,监狱的作用无可替代,不仅要把服刑人员管得住,确保监管安全,更要把他们彻彻底底改造好,有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做守法公民,保护社会长治久安,是治本,是宗旨,是“第一监区”所追求的。
中央政法委给予《第一监区》的荣誉,是对陕西监狱整体工作的高度肯定,陕西省监狱人民警察深受鼓舞,将全力建设法治平安文明的现代监狱,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目前获奖微电影作品《第一监区》正在人民网人民电视、央视网视频、爱奇艺网络电影、腾讯视频、凤凰网视频等热播。(陕西省监狱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