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神探”心语:再难再险也要抓到你

2017-09-13 23:53  来源:辽宁法制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一名命案嫌犯潜入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子里,因地形复杂,如果“强攻”,穷凶极恶的嫌犯有挟持人质的危险。

  强攻不成,唯有智取。这次成功抓捕的幕后策划者,正是被警界称为“智勇神探”的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太和分局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大队大队长杨杨。

  “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行”采访团寻芳而至,有幸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英雄。

  8月31日,锦州市公安局太和分局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大队大队长杨杨(左一)正在和同事讨论案情

  在赶往太和公安分局的路上,记者心里一直在合计,杨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听到别人口中的传奇故事,感到他更加神秘。记者不禁把他与影视剧中的神探进行对号——身材魁梧、目光如炬、严峻冷酷、潇洒气派!

  见到杨杨的那一刻,记者脑海中所有的想象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头短发,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有点腼腆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但记者很快发现,在他文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巨大能量。

  1988年12月,学法医出身的杨杨成为了锦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法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只要有时间,他总愿意帮着同事“破案子”。

  2005年5月,杨杨加入了专案侦查大队,成为了一名专业侦查员。

  至今,杨杨还记得自己“换岗”后办的第一个案子:“那时候,我和同事破获了一起禽流感假疫苗的案子,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最后在内蒙古自治区抓的人。案子结束后,我特别高兴,因为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别强。”

  杨杨把一起用时大半个月才成功侦破的案件说得简单随意,其背后的艰辛也被一带而过,对于这位警界大咖来说,破案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

  就这样,带着这份对刑侦工作的激情,杨杨一干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间,只要有案子,只要有时间,杨杨肯定都要参与案件的侦破。刑侦工作的特殊性就是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候为了侦破一个案件,杨杨和同事十多天都不能休息,有时半夜回家,第二天一早又赶到了单位,更多的时间则是直接住在了队里。

  平时休息时间少,杨杨从来没抱怨过,因为他自己“不爱休息”。

  除了累,刑侦工作的特点还有苦。

  2015年8月,辖区内发生了一起命案,经过侦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经过几天时间的蹲守,杨杨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父母频繁到其爷爷奶奶家走动,由此断定了犯罪嫌疑人就躲在其爷爷奶奶家中。

  但是在抓捕犯罪嫌疑人之前,杨杨发现他所躲的村子特别封闭,四周环山,进出只有一个口,而村里住的都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友,如果贸然进村抓人,怕是会遭到村民的阻拦,犯罪嫌疑人非常容易趁机躲进山里,再想抓捕就难了。

  于是,杨杨决定要在山上开辟一条新路,直接靠近犯罪嫌疑人的躲藏地。整整3天的时间,杨杨和几名同事拿着镰刀除草砍树,勉强开出了一条小路。这3天的时间,杨杨和同事们身上被树枝划出了无数条伤口,也被蚊虫叮咬了无数的包。

  抓捕当日,杨杨和同事们挑了中午最热的时间行动,因为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在休息,30多人徒步走了六七公里山路,身上的汗水都湿透了衣服。终于靠近了犯罪嫌疑人藏身的住处,杨杨和同事们围上前将其逮捕。

  这样的故事,在杨杨的肚子里还装着一箩筐,因为这些年来,他办过的案子已经数不清了。

  杨杨对工作的认真劲儿,同事也都看在眼里。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大队教导员朱文艺说:“杨队一点儿都没有领导架子,就像我们的兄弟一样,凡事都冲在最前面。”副大队长张凤桐说:“我们都特别佩服杨队,人好,办案能力也特别强,简直就是‘神探’!”

  虽然在同事的眼里,杨杨就是个智勇双全的“神探”,但是在谈到成绩时,杨杨却总是谦虚地说:“荣誉绝对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我只是热爱这份工作,每一个案子其实都是我们大队37个兄弟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说的没错!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记者 白国军 李滢乐 孙硕辰/文赵敬东/摄 )

女孩晕倒公交车开去医院 交警背着送医

公交车刚进站,驾驶人突然听到“嘭”的一声,一名14岁左右的小姑娘摔倒在地,嘴角有白沫、脸色煞白。

无罪 14年前一家五口杀人分尸疑案改判

9月12日上午,缪新华及他的4名家人,在案发14年之后,终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判、改判无罪。

遥控面试竟是"坑"!大学生如何避开求职陷阱?

为避免更多的大学生上当受骗,警方还将常见的另外6类诈骗手段整理出来,希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多留些心。

他守护很多人,但我只想守护好唯一的他……

我本柔弱,嫁你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