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海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南省法院以信息化新技术深化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最新情况。记者会上获悉,《海南法院关于常见罪名的量刑细则》已于7月15日开始实施,标志着海南省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据介绍, 量刑是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案件的事实、证据、情节,准确适用法律确定刑罚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彰显公平正义的重要工作。我省的量刑规范化改革起步于2009年6月,是全国第二批试点省份。为确保量刑规范化改革有序开展,根据最高法院的统一部署,我省法院在总结改革试点、试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布实施的刑事法律、司法解释、业务指导文件和审判实际,分别于2011年、2014年、2016年6月和今年7月12日先后四次对照修改完善我省的量刑实施细则。
海南省最新一版的量刑细则涵盖了23个常见罪名和罚金刑、缓刑适用,全面梳理总结了海南省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以来的经验和实践,保证实施细则依法有据,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海南省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推进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海南省高院副院长刘诚介绍,此次制定发布的《海南法院关于常见罪名的量刑细则》呈六方面特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量刑的指导原则;二是进一步明确了量刑的基本方法和量刑原则;三是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四是更加合理的确定刑罚的阶梯;五是进一步扩大了常见罪名的范围;六是充分体现了海南特色。
刘诚说,新的细则规定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涉毒犯罪从重从严顶格判处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按照新的细则规定,对制造、运输、贩卖小量毒品的犯罪分子,量刑的起点从过去的六到九个月提高到一年至一年半有期徒刑。这在全国法院对毒品犯罪的量刑意见中是最严最重的。此外,对于在旅游区针对游客实施的犯罪,也体现了从重打击的精神。
据介绍,今年4月26日海南省法院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在海南省15家法院试运行以来,法官办理量刑规范化案件的时间减少约50%,制作裁判文书的时间缩短约70%,制作程序性法律文书的时间减少近90%,大幅度减轻了法官量刑办案的工作量,有效减少同案不同判情况的发生,助力司法改革成效明显。以该系统为基础申报的司法大数据服务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研究专题已获最高院批准,成为人民法院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