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贵州六盘水检察:精准施策激发活力

2017-07-13 10:46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6月20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检察院检察长姜正权作为公诉人,在盘州市法院出庭公诉被告人艾某、李某某、蔡某某贩卖、运输毒品罪案。庭审中,姜正权展现出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正确适用法律规定,说理透彻明晰,令人信服。

  这是司法体制改革后,六盘水市检察机关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运行权机制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六盘水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唯一的市级试点检察院;

  2015年8月,六盘水市检察院上报《六盘水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2015年10月,方案得到省司改领导小组正式批准实施;

  随即,六盘水市检察院先试先行开展司法体制改革工作;

  2016年,六盘水市基层检察院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工作;

  ……

  一年多来,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已经全面落实推进,检察官主体地位凸显,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司法质效明显提升。

  同时,六盘水市检察机关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着力深化检务公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量能选材”:确保优质办案力量入额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员额制作为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备受关注。

  作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唯一的市级试点检察院,六盘水市检察院坚持科学调配,内部挖潜、严格推行检察官员额制。

  “检察官员额制是司法体制改革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检察官的任职门槛和职级待遇,把优秀的司法人员和有效的司法资源吸引到办案岗位,充实到办案一线,实现司法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精英化,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六盘水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赵杉说。

  在员额制检察官遴选工作中,六盘水市检察院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对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的考察。

  据了解,六盘水市检察院首批员额制检察官中,检察长1名,副检察长4名,检察委员会委员11名,检察员23名,助理检察员2名。

  赵杉表示,这样一来,既保证了一线办案、实践经验丰富的检察员留在员额内,又让年轻的、优秀的助理检察员能够进入检察官员额,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职业发展平台。同时,也使得检察官队伍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

  王晶晶是六盘水市检察院公诉办案组的员额制检察官。2016年4月,王晶晶以助理检察员的身份,通过贵州省第二批员额制检察官遴选考试,成为了一名员额制检察官。

  同时,随着员额制检察官的遴选,许多综合部门检察官回归到了业务一线。

  彭鹏原在六盘水市检察院政治部工作,2016年4月,员额制检察官遴选的时候,彭鹏通过考核、考试、面试等环节,成为一名员额制检察官,到公诉部门工作。

  三年来,六盘水市检察院通过对办案工作的梳理,确定了各业务部门所需要的检察官岗位数量。

  此外,六盘水市检察院对于首批员额制检察官,确定到具体业务岗位;择选优秀的助理检察员,按照法律程序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检察员。

  “权责一致”:深化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

  在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中,六盘水市检察院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的“牛鼻子”,加强改革实践探索,确保司法责任制“落地生根”,检察权规范运行。

  “检察组织结构是检察权运行的重要载体,对落实司法责任制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六盘水市检察院高度重视办案组织的搭建,确定独任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为基本的办案组织形式,实行专业化、扁平化管理。

  据了解,六盘水市检察院组建了刑事检察、职务犯罪、诉讼监督、案件管理四个办案团队,每个办案团队下设若干办案组。

  “实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需要检察长对检察官‘放权’。但又必须保持必要限度,不能超越宪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赵杉说。

  因此,六盘水市检察院全面梳理了统一业务系统中的1606项权限配置,对检察长、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承办人权限内容进行了划分,以正面清单的方式列举了检察长可以委托副检察长、检委会专职委员行使或委托行使的12个业务类别127项权力,并规定未明确的1000余项审批权,采取一般性的方式授权给主任检察官或独任检察官,授权比例达70%。

  “以往的一审公诉案件,一般要生成12种法律文书,却要经历18道审批程序,与此同时‘审者不定、定者不审’的现象也在各类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作为一线办案的员额制检察官,王晶晶对此深有体会。

  然而,司法体制改革后,独任检察官办理的一审公诉案件,尽管同样需要生成12种法律文书,但却取消了所有繁琐的审批程序,更多的时间被用在“刀尖”“刀刃”上。

  目前,六盘水市检察院批捕案件办理周期平均缩短2天;公诉案件办理同期平均缩短10天。

  六盘水市检察院通过合理授权,改变了“承办人”-科(处)长-检察长的层级审批模式,减少了审批层级,实现了检察官直接对检察长负责的“扁平化”管理,使司法责任制的要求与检察机关组织和职权的特点充分结合。

  王晶晶表示,司法体制改革后,“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让每一个办案人员在执法办案中,更讲求“亲历性”,更“审慎”,案件质量印在了每位办案人员的心头。

  司法体制改革后,六盘水市检察院班子成员主动回归检察官办案角色,带头参加办案、审查批捕、出庭公诉、法律监督等活动。

  截至目前,六盘水市检察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办理各类案件298件,占所有案件的48.85%。

  “监督制约”:做到“放权”不“放任”

  六盘水市检察院在突出员额制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加大放权力度的同时,通过对案件从“入口”到“出口”进行全程、动态监督,做到“放权”不“放任”,确保检察权的规范运行。

  据了解,六盘水市检察院制定了案件分配办法,从源头上加强案件管控。结合案件管理部门对案件的统一受理,建立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承办人确定机制,原则上全部案件由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随机分配到具体办案检察官;特殊案件由案件管理部门根据办案需要进行分配,从源头上保证案件办理的公正性和责任承担的科学性。

  同时,为了加强案件的监督,六盘水市检察院建立了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承办检察官认为把握不准的案件,可以提请部门负责人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集思广益,为承办人提供参考意见。建立检察长、分管检察长的监督审核制度,分管检察长认为承办人所办理的案件不合适,可直接进行变更或向检察长汇报后变更;对案情重大,疑难复杂,需要提交检委会讨论的,由检委会集体决定。

  六盘水市检察院通过网上评查、流程监控、定期不定期组织案件抽查评查,对重大敏感案件同步开展监督。目前,该院共组织评查案件232件,无不合格案件。

  对于员额制检察官业绩的评价,六盘水市检察院建立了检察官执法业绩档案,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作为检察官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检察官退出员额的重要依据。

  此外,六盘水市检察院以问题通报、督促整改、责任追究为手段,对检察官履职实施全面动态监管。明确了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追究司法责任的线索,对认为需要追究检察官故意违反法律法规责任或重大过失责任的,经检察长决定后,按规定移送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处置。

  司改引领:探索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

  2016年1月19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检察院对安顺市镇宁县丁旗镇政府违法履行职责和怠于监管的行为,向清镇市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据了解,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最高检在部分地区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实行后,首例由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案件。

  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坚持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引领,积极探索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

  据介绍,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推动离不开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其中,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的党委领导多次给予公益诉讼进行批示,要求各行政单位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盘州市研究同意出台检察院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公益诉讼办法,要求各行政单位自觉接受检察院监督,配合检察机关调查。

  六盘水市检察院给公益诉讼设定了目标、任务,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分解安排,统一调度,有力推动了六盘水市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六盘水市检察院要求案件承办单位呈报省检察院审批,从而形成省、市、县(区)检察院合力办案,并加强与法院沟通不影响法院的居中裁判。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六盘水市检察机关要求办案人员准确把握案件范围、案件起诉条件、案件诉情,进一步探索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

  自公益诉讼试点以来,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共摸排公益诉讼线索37件,发出检察建议28份,提起公益诉讼9件。起诉后,9件案件均已立案,开庭审理8件,判决8件,均为胜诉判决,还有1件正在审批中。

相关报道

重磅视频丨法槌敲响的那一刻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当法槌敲响的那一刻,冤案终于昭雪,罪恶受到惩罚,正义得以伸张,弱者施以救济。

“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特别节目将在央视播出

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特别节目,将于7月10日晚间19点55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新华社:“科技司法”渐显实效

现代科技正在与司法体制改革深度融合,“科技司法”正在向你我一步步走来并逐渐凸显良好的成效。

检察官的初心

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