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西藏:用热血和爱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2017-07-03 21:32  来源:西藏日报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用热血和爱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记西藏日喀则立新边防派出所民族团结二三事

  走进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和雪布岗村,沿着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路走来,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村民们每年都会主动悬挂国旗,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也是表达边境群众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直以来,日喀则立新边防派出所都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加强部队内部政治建设和维护辖区安定团结的重要内容,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针对驻地少数民族群众以夏尔巴人、藏族为主体的实际,以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学习民族语言和参加民俗活动为抓手,对派出所官兵民族工作能力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民族语言与群众深入交流,拉近了警民距离,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边境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大灾大难面前永远和群众在一起

  2015年4月25日下午2点,派出所官兵和往常一样,午饭过后,正在打扫食堂卫生。2点11分,忽然,窗户上的玻璃不断抖动,短短十几秒后,人像色子一样被颠来颠去,屋顶上的灯管、天花板,噼里啪啦往下掉。

  “地震了,地震了,快跑出来!”值班员边吹哨边声嘶力竭的喊。“有人被埋在房子下面了,快来救人啊!”官兵们立即跑步前往,没有任何工具,就用双手拼命的往下挖、往下刨。手掌磨烂了,指甲翻开了,膝盖跪肿了,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救人!一定要把百姓救出来!”

  两个小时过去了,失踪的两名群众不幸遇难,官兵们无言地站在大雨中,不敢相信朝夕相处的“家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看着周围惊恐不安、站都站不稳的老百姓,看着遇难者的家属悲痛欲绝的神情,商城、拉巴次仁、张艳兵、杨兵4名官兵毅然决定一边转移群众,一边轮流背遇难者遗体到山顶。4人背累了就抬,抬累了又背,经过一个又一个塌方点,艰难的向前挺进。5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抵达了老立新村火葬场。

  “说实话,背着遗体心里很怕,但在那样的情形下,为了让逝者入土为安,为了让百姓安心、放心,军人必须站出来。”刚刚入警的大学生商城说道。

  在地震后的几天里,立新边防派出所官兵始终与群众在一起,第一时间抢救安置受灾群众638人,搜救辖区牧民、学生12人,辖区受灾群众没有一人挨饿受冻,没有一人感冒着凉,没有一人患上温疾。在全体群众撤离时,34名群众主动把家里的钥匙交到派出所官兵手中,这一刻大家都感动了,这把小小的钥匙,不仅是百姓对官兵们的信任,更是长期以来警与民深厚的鱼水情感。

  扶贫济困始终有边防官兵身影

  因为山高林密,路途艰险,立新村曾经是一个不被外界知晓的地方,如今,这个曾经的贫困、问题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团结、文明村。夏尔巴群众正在感受着祖辈从未经历过的变化。

  阿旺桑布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已经年近90岁了,他没有亲人,一直是独居,家中生活十分困难。派出所官兵在了解到老人家中情况后,经常主动到老人家中去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带去亲人般的温暖。每当冬天到来时都及时送上过冬物资和衣物,保证了老人能够过上温暖的冬天。照顾阿旺桑布老人成为了立新边防派出所的一项长期工作,虽然派出所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照顾老人的工作始终没有间断。后来老人已经叫不出每一位官兵的名字,但是每次看到穿绿军装的,老人都会显得格外开心,当官兵巡逻途中遇到老人时,总能看到他对着官兵们行举手礼。

  易节是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村官,他时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我会努力一辈子做好事!”从2013年至2017年,一转眼就是5年的时间,易节帮扶困难儿童小旦增一直没有间断过。每次在进村走访过程中,易节都会为小旦增送上一些图书、铅笔、书包等学习用品,并帮助辅导功课,由于他长期的细心帮助和照顾,小旦增感动了,学习十分用功,各方面表现突出,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小旦增的爸爸还主动应聘上了派出所的护边联防队员,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用自己实际行动回报派出所官兵对他一家人的关怀和帮助。

  立新村和雪布岗村现有7名困难儿童、5名孤寡老人和 11户困难群众。每逢“中秋”“国庆”“春节”“藏历新年”等节日来临时,派出所都会组织慰问组进村逐户慰问。现在,在派出所帮助下,5名孤寡老人和 11户困难群众已全部纳入低保体系,并资助两名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辖区内80%的群众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了老(幼)有所托、困有所济、难有所帮、病有所医的帮扶目标。

  人民群众是最牢固的铜墙铁壁

  在边境防控工作中,立新边防派出所坚持做牢做实群防群治工作,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开展边境管控。辖区群众主动履行哨兵职责,走路不忘观察,放牧不忘巡逻,生产不忘遵守边防法规,遇见陌生人不忘问清来由、探听情况,他们已经成了派出所守边护边的重要依靠力量。只要发现可疑情况和可疑人员,辖区群众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会立即向派出所报告。

  2015年1月27日,村民达瓦向民警反映,立新村岗朵牧场有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该男子只会说英语,怀疑其是非法入境人员,他就第一时间赶来边防派出所报告。得到线索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快速出击,在达瓦的帮助下,成功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经询问,该男子名叫托马斯,为尼籍非法入境人员,由于躲避债务而非法越界,派出所民警对其进行边境法律法规教育后,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并按规定遣送出境。

  立新边防派出所辖区沟壑纵横,地形十分复杂,每年在边境线附近放牧的牧民有300多人,大小牲畜900余头(只),很容易出现牲畜非法越界事件。2015年4月5日,正在执勤的派出所官兵接到群众反映,有牧民不熟悉禁牧线位置,赶着10余头牛抵达了边境线附近,极有可能发生人畜非法越界。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村里30多位牧民也自发组成小分队,随同执勤官兵一同前往制止。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官兵和牧民群众在边境线我方一侧,成功将人与牛阻回。

  立新边防派出所全体官兵都有这样的共识:群众的事无小事,我们只要始终从群众满意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绝不辜负群众的期盼,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如今,在这个美丽的边境小村庄,天天都上演着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也许它们不惊天动地,但却温暖人心,犹如那涓涓细流,滋润心田。

相关报道

重磅视频丨法槌敲响的那一刻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当法槌敲响的那一刻,冤案终于昭雪,罪恶受到惩罚,正义得以伸张,弱者施以救济。

“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特别节目将在央视播出

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我最喜爱的好法官”特别节目,将于7月10日晚间19点55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新华社:“科技司法”渐显实效

现代科技正在与司法体制改革深度融合,“科技司法”正在向你我一步步走来并逐渐凸显良好的成效。

检察官的初心

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