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那些电影中的画面,都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2017-06-29 10:25  来源:平安南粤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6月26日是第30个“国际禁毒日”,今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

  “国际禁毒日”公益广告

  面对多样的贩毒手法,禁毒民警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禁毒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案例一:广州缉私警察从粪便中扒出毒丸

  近年来,人体藏毒已经成为毒贩走私的主要手段。国际贩毒集团为牟取非法暴利,把肉体用作藏毒的工具,他们雇佣大批的“骡子”,即人体藏毒者来走私毒品。

  “骡子”们需要强忍因胃部收缩而产生的呕吐感,将包装好的毒丸硬吞进胃肠,或塞进肛门,到达目的地再将毒品从体内排出。那些些经专业包装的毒丸,每颗重7克至15克不等,而通常人体藏毒成年男性嫌疑人平均要吞服2斤重的毒丸,最多的甚至重达近4斤。

  毒丸在嫌疑人的肠胃内,只能通过粪便排泄才能取出毒品,而嫌疑人往往否认藏毒,甚至采取绝食、自残、暴力对抗的方式拒绝排泄,取证工作非常困难。

  为此,广州海关开辟了“监护排毒”的新战场,缉私警察戴上手套口罩,走进充满恶臭的十余平方米的排泄室,与嫌疑人共处一室,劝其吃喝,没日没夜地严密守候,看着嫌疑人将一粒粒椭圆形的毒丸排出。

  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毁灭证据,缉私警察克服恶臭带来的生理反应和细菌传染的风险,近距离全程监护每次排泄过程,从粪便中取出一粒粒毒丸,进行清洗、称重、拍照,取证。据了解,参与监护排毒的缉私警察每天24小时待命,一年365天备勤,从来没有中断过。

  案例二:生死对决,战机就在0.1秒内

  数月前,武警崇左市边防支队侦察员张诚所在的缉毒侦察队接到线报,有毒贩在某出租屋内聚众吸毒,并持有一支“AK-47”突击步枪。当晚8时,侦察队紧急出动,一组官兵先行突击,另一组则后续增援。

  张诚手持冲锋枪,率队破门而入,万万没有想到,一名毒贩刚吸完毒,正在摆弄手中的突击步枪。

  两人立即将枪口对准对方,子弹均已上膛,战斗一触即发,空气瞬间凝固……持枪毒贩突然面露惊慌神色,他身旁的另一毒贩立即起身抢枪。

  只见张诚一个箭步上前,用冲锋枪抵住毒贩前额,大声警告:“再动我就开枪了!”他的战友顺势将毒贩包抄,6名毒贩束手就擒。

  这种,平常人只能在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情节,在缉毒官兵生活里,真实地上演着。

  案例三:验毒师一天剥70个“毒蛋

  面对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改变,要遏制毒品的泛滥,除了警方高压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也需要毒品检验师的力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在实验室中,将各种毒品通过仪器、试管、图谱分析、鉴定,他们就是毒品检验师——神秘而有力量的职业。陕西佰美法医司法鉴定所的刘茜平,就是一名毒检师。

  刘茜平说,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体内藏毒运毒的案件,“那些运毒者将毒品包裹成一个个小球的样子,吞下去再排泄出来。”她曾整整一天都在剥“毒蛋”,“70多个,一个一个剥,还不能剥快,不能将重量损失。”

  每一次毒检,背后都是一个涉毒案件。刘茜平说,他们在检测时始终坚持“宁慢勿躁”的原则,就算再加急的检测,也绝不简化任何一个检测环节,“我们不会冤枉好人,但也绝不放过坏人。”

  刘茜平说,毒检就是对毒品或者疑似毒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但它不仅仅是对毒品本身的鉴定,更是和毒品身后的那吸毒的、运毒的、制毒的,还有那些毒贩们的无声较量。

  遏制毒品的泛滥,除了做好禁毒工作外,广大群众也要自觉抵制毒品,远离毒品。

互联网法院的前世今生

互联网法院将以杭州铁路法院为基础,集中管辖杭州地区5类涉网案件,而其前身是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

直播禁毒一线 讲述最真实、最直观、最震撼的禁...

红直播带你深入长沙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与你一起对话禁毒民警,体验戒毒生活,看新型毒品如何“悄然变装”来到你的身边。

医保支付方式如何改?——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答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下一步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出部署。

“没想到你还会帮我抱孩子”

面对艾滋病人,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有被歧视感。这样才能使他们有信心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