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我经历的第一次

2017-06-12 08:48  来源:山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我是侯佳一,山西省太原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特勤一中队副中队长,200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进入消防部队后,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这些经历让我成长、蜕变,并深深烙进我的心里。

  第一次面对鲜血

  还是一名刚下队的新兵时,我就遇到过一次混着哀嚎和鲜血的事故现场,那是发生在307国道一处丁字路口的两车相撞事故,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相撞导致侧翻,救援在与时间赛跑。扑通扑通快速跳动的心体现出我紧张的情绪,当我来到其中一名卡在车内,并被压在地下,因疼痛不断发出哀嚎声的伤员身边时,他突然伸手死死拉住了我,鲜血染在战斗服上,但我的心却突然安静了下来。

  “我就是岸边救命的稻草啊。”我心想。“不要怕,我们马上把你救出来。”我对他说。

  这是我的第一场救援,当我和战友们将所有伤员营救出来,并转运至救护车上时,看着战斗服上的鲜血,我切身感受到,这就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刻,救人民生命、财产于危难就是我们的使命。

  第一次险境逃生

  高危,对消防员职业的形容再贴切不过了。犹记得那是一个呼啸着寒风的冬天,一家棉花仓库失火。由于棉花堆垛火灾极为易燃且不易扑灭,阴燃导致复燃几率极大,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

  寒冬中的火场,水为战斗服镀上一层银甲,头盔挂满了冰溜子,水成为了最温暖的东西。就在这时,对讲机突然传来指挥员几近咆哮的命令“全员撤退!”说时迟那时快,我们刚撤出仓库,“嘭!”房顶钢梁因炙烤时间过久变形垮塌。

  这是一场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的战斗。然而指挥员正确的指挥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只当大头兵,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知识、精准的预判,都是我们打胜仗的保障。

  这次战斗也更加坚定了我考军校深造的信念,我的强军梦就此启航。

  第一次化工堵漏

  那是一辆满载33.6吨苯的罐车,巨大的车体侧翻在罗城高速路口车道旁的洼地处,空气中飘着特殊的芳香气味,因为泄漏出来的苯具有易挥发性,周边的草木都挂上了霜,这是我第一次着重型防化服与两名同样穿着的战友在最前线实施堵漏。

  虽然在训练场上对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处置演练了无数次,实施堵漏前对苯的性质及泄漏处置方法也认真进行了复习,但当走向易燃易爆的苯泄漏现场时,心中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通过侦察,侧翻罐车有3处泄漏点,一处圆孔状泄漏点,两处渗漏点,经现场指挥部决策,决定利用木制堵漏塞及无火花工具即刻实施堵漏后进行倒罐作业。我们返回泄漏点,在开花水枪的掩护下,使用铜锤,一下一下将木塞嵌入泄漏口,防化服密不透风,汗水直流,堵漏完毕,手指已泡在了汗水里。

  第一次井下救援

  5月22日23时40分许,太原市清徐县东于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人员被困,特勤一中队接警出动。

  还记得当找到第一名被困矿工后,我们同矿山救援队的战友,从井下两公里处迅速展开紧张的转运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负重前行毫不松懈,当转移至上攀路段时,由于体力的消耗导致速度较为缓慢,我们当即决定制作绳结捆绑担架,利用牛拉车的方式进行拉升。

  救援之路对我们这些长期进行锻炼的消防兵来说也并不容易,每一步都无比艰辛,大家同心协力克服了不少困难,第一时间将被困矿工救出,并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作者:侯佳一 太原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副中队长)

湖北荆州民警玩命上演生死“三秒钟”

轻生男子体力严重消耗,身体左右摆动,一度摇摇欲坠。

盘古氏公司骗贷骗汇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直播

被告单位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被告人吕涛、解洪淋、杨英骗取贷款,被告人吕涛、解洪淋骗购外汇案一审将于6月9日8时30...

共享热的冷思考:可以“绚烂” 不能“泛滥”

多姿多彩的不止自行车,汽车、充电宝、雨伞、篮球也纷纷加入共享行列,为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孩子 越努力越幸运——一位检察官母亲写给女儿...

妈妈因为忙工作常常不能陪你,有次你“忍无可忍”写了一封“起诉书”控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