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士嘉专注研判案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被誉为中国“锡都”。在这里,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力军,是平安南丹、法治南丹的“稳压器”。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利用科技网络侦查破案,已经成为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利器。
刘士嘉就是善用利器的人,31岁的他现任南丹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副大队长。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利用网络信息化侦查破案、打击违法犯罪中屡建战功,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南丹县十佳政法干警”,多次受到县级公安机关嘉奖,2015年进入广西公安综合情报部门情报专家库,2016年度荣获全区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同时获评“全区十佳情报技术标兵”,成为“锡都”乃至河池市网安战线一面鲜艳的旗帜。
南丹县公安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强力打造情报信息引领导侦专班,从局里选拔有一定网络信息技术并有志于信息研判的年轻民警来挑大梁。刘士嘉凭借在视频分析、情报研判等方面良好表现脱颖而出。带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到新的岗位,他巧用情报导侦“组合拳”,打造信息破案增长点,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赞誉。
2015年清明节前,南丹县六寨、月里等乡镇村屯接连发生牲畜被盗案。南丹县公安局民警立即着手介入调查。然而,由于案发荒山,缺少直接线索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办案民警初步分析,认定为跨区域流窜的专业团伙作案。局领导要求信息研判组从“人、车、物”入手,打开侦破通道。
随后,刘士嘉与办案民警跋山涉水回访现场,实地摸排依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一个多月过去了,刘士嘉感到责任重大,他心里明白一头牲畜的被盗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如果不能侦破案件就无法给老百姓交代。于是,他一头扎进研判室,分析现场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网上”和“网下”关联、认定、综合分析、抽丝剥茧,刻画还原出两个横跨广西、贵州的盗窃团伙。最终,警方在贵州独山、广西南丹等地抓获嫌疑人10余名,破获案件20余起,追回被盗耕牛40头,为群众挽回损失50万余元。
“老婆,我现在这个岗位太重要,家里的事情你多操心一点。”刘士嘉心里清楚,同是警察的妻子既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担当家庭的责任,确实不容易。但因领导信任、工作需要,他只能舍小家,把工作干好,干出成绩。刘士嘉把办公室当成自己的家,把研判室当成卧室,不管白天黑夜,只要遇到需要同步研判案件,他毅然走向研判室,通过同步上案、合成作战,及时开展网上线索核查、信息推送等工作,应用网络情报研判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2016年2月19日,天津的王某在网上被人以投资成功开奖需要交纳手续费和资产证明费用为由骗走45000元澳币。经深圳警方侦查,发现涉嫌参与诈骗的广西籍龙某、杨某逃往南丹县。深圳警方到南丹抓捕龙某和杨某,但两人侥幸逃脱。深圳警方要求南丹警方协调作战。刘士嘉没有因为案件的疑难复杂而退缩,他带领民警连夜协调上案,运用多种技战法,锁定龙某、杨某在南丹县城的落脚点,最终协助深圳警方成功破获这起诈骗案。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犯罪手段也呈现出高科技高职能化。刘士嘉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开展网络侦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去年4月15日,南丹县城关镇发生一起伤害致死案,嫌疑人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图片被群众放到网上引起极大负面网络舆情。刘士嘉奉命参与侦办工作,他及时通过情报信息排查死者的关系人,结合外围调查很快锁定嫌疑人班某并将其抓获。
同年7月份,他积极探索网络信息破案法,侦破南丹县首例微信赌博犯罪案件,抓获包括赌博网站代理、下线会员及骨干分子在内的4名团伙成员。经查,该团伙仅一周的下注金额达40余万元,涉赌微信群成员人数650余人次。
“技术导侦是我们网安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走在办案民警的前面收集技术上的线索。”刘士嘉在很好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全力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近年来,他在“桂黔系列摩托车盗窃案、桂黔系列入室盗窃案、里湖系列耕牛被盗案、城区抢夺案”等案件的顺利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是研判的血液,不但要充足还要鲜活!”刘士嘉形象地比喻信息的重要,还将信息平台形象地比喻为“蚁穴”,民警像“蚂蚁”,收集各类人力资源信息搬到平台上。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刘士嘉利用情报研判成功侦破5起命案、打掉10个跨区域(省、市)系列专业盗窃、诈骗等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名,抓获各类在逃人员19人,协助破案100余起。
“我没有骄傲的资本,因为发生的每起案件都是一张新的‘考卷’,每侦破一起案件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新的挑战!”刘士嘉淡然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何可寒 唐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