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2日,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省级有关部门和全省各市、县(市、区)政法、综治等战线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齐聚宁波,共商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计,为走出一条符合浙江实际、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之路谋篇布局。

资料图
短短两天时间,与会代表先后深入宁波市社会治理工作中心、诉讼(调解)服务中心及镇海区、江北区下辖的镇(街道)村(社区)等8个点,实地考察宁波市各级各部门“互联网+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和做法,见证宁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科技化、信息化、精细化、服务化带来的新变化。
作为国家级化工区所在地,镇海区一直致力于危化品管理信息化工作。与会代表在该区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中心看到,只要点击24小时运营的危化品实时监控平台相关模块,进入该区运载危化品的所有车辆信息都会显示出来,包括车辆来源地、车辆证件、驾驶人姓名、充装品种和数量、何时进出辖区等等,真正做到危化品车辆轨迹实时可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如此科技化、信息化,值得称赞。”临安市副市长、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黄希和感慨地说。
做实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是宁波市“互联网+社会治理”工作的一大亮点。去年3月,江北区庄桥街道天沁社区第6网格长史燕在走访时发现小区一个车棚散发出汽油味,她立刻上报。街道综合指挥室接报后第一时间去现场核查,发现车棚内违规存放了70余桶600多升散装汽油。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立即协同,将汽油全部清理出小区,全过程不到4个小时。如此高效的处理,正是街道综合指挥室发挥了作用,难怪不少居民告诉与会代表:“有了街道综合指挥室,社区居民更安心。”
发现、上报、处理、解决、关闭——这项由镇海区庄市街道原创的“互联网+网格”工作流程,目前已在宁波全面推广,不断夯实平安宁波建设基础。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村民陈大海的家中有违法建筑,网格长郑海明数次登门劝说,但他都不理睬,还认为“网格长管这管那烦得很”。可一次偶然事件却让他主动表示要把违建拆掉。原来,那天陈大海外出干活,家里发生火灾,网格员发现后第一时间通知了郑海明,郑海明立即组织村里森林防火小分队灭火。由于发现早、处置及时,陈大海家没有遭受损失。正是这次事件,让陈大海对网格员的工作有了深刻认识,也更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在宁波,像郑海明这样的网格长有1.2万余人、网格员4万余人,他们每天走村访社、走街穿巷,努力维护着宁波的和谐稳定。“宁波的‘互联网+网格’工作果然实在。”温岭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云才如是说。
建立市诉讼(调解)服务中心,实行多部门联合诉讼(调解),为老百姓提供便捷多元的“一站式”纠纷化解途径是宁波市社会治理工作的又一特点。中心分成诉讼服务和矛盾多元化解两个功能区,既有法官调解、律师调解2个新型工作平台,又有知识产权、金融、保险、物业、劳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6个专业调解工作室。目前,该中心有18家单位进驻,自2016年以来受理案件9546件,办结率达100%。
领导重视、资金投入大、人员配置合理——这是不少与会代表参观后,对宁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突出印象。他们表示,希望能从宁波的工作中吸取经验,不断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路子。( 记者 黄素珍 通讯员 甬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