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大抓项目年”活动,并把深化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治理领域的一个大项目,以此为抓手,推动实现台州平安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工作目标。市委书记王昌荣指出,平安靠平时,隐患快消除,重点用重兵,基础靠基层,网格化管理是一项抓基础、强基层的工作。4月19日,市委、市政府在路桥区召开全市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以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全科网格“七个统一”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全科网格建设。4月28日,市委办、市府办出台《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台市委办发〔2017〕10号),围绕做实网格、用好网络、加强保障,为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提供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主要做法:
一、编织“天网”,搭建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是网格化管理的保障。一是横向,推动三网融合共建共享。以平安建设信息网为骨干,将其与12345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热线、公安110指挥中心的系统平台进行对接,搭建社会治理信息前端采集统一平台,实现一部门录入、多部门共用。依托综治视联网的视频会议、视频培训、视频调解、视频信访、视频调研等功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定期不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打造全科网格员。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加快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并根据社会治理专题性、区域性、时间性特征对视频图像资源进行分类打包、精准定制,如校园、网吧、宗教场所、重点部位等。二是纵向,加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结合乡镇(街道)“四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明确要求全面实行实体化运行,着力构建“机构+机制+机器+基础”为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即以综合指挥中心为机构,以综合指挥中心统筹协调指挥“四大平台”运行为机制,以综合信息系统为机器,以网格员为基层基础,使综合指挥中心成为社会治理的“瞭望台”、“数据库”、“调度室”、“指挥室”。三是点上,规范配备基本装备。明确新任专职网格员上岗前,应当统一配备“平安通”手机、统一佩戴工作证、统一规范着装、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四件套”,增强网格员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知晓率、满意率、信任度。全面推广应用“平安浙江APP”,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群防群治。截止目前,全市平安浙江APP注册数达496850人,占实有人口总数的比例为6.274%。
二、编织“地网”,做实基层网格
网格建设是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一是因地制宜,分得科学。根据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按照适度、实用、方便原则,综合考虑自然村、村民小组等历史传统,地形地貌等自然状况,社情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等实际情况,对辖区网格进行优化调整。全市网格从14750个调整为8635个。二是分步推进,统得起来。提出“先建后整”原则,要求各县(市、区)先行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再分步分批将党建、公安、民政、司法、人社、国土、环保、建设、食药、安监、综合执法、文广新、农业、林业、水利、消防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工作全部纳入网格。三是分类建设,转得有序。为加强工作统筹和管理,把全市网格划分为城市社区、城中村、农村三大类,城市社区以聘用社工为主,城中村按各村实际需要聘用专职人员担任,农村在村干部中择优聘用或另行招聘,分类进行建设和管理。
三、编织“人网”,建强网格队伍
网格员队伍建设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一是解决好网格员待遇保障问题。按照“条线挤、各方筹,财政兜底”的思路,切实保障网格员劳动报酬和工作补贴。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加大条线经费统筹力度,按照“谁出资、谁受益”原则鼓励有条件的村居、企业参与网格事务管理。按照“有吸引力、有档次差距”原则,科学测算、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实现网格员任务叠加、收入增加。路桥区规定财政每年安排2200万元专项经费,年初每个网格按3万元标准下拨,年底按20%比例发放绩效考核奖。二是解决好网格员择优录用问题。按照“进得来、用得上、稳得下、干得欢”的要求,制定专职网格员选聘录用标准,设置刚性条件和门槛,划定底线,注重公平,防止发生录用时“个别村干部说了算、卖人情”、工作时“挂名不干事、吃空饷”等现象,组建“三有两化一高”(有热心、有能力、有精力,本地化、半职业化,群众认可度高)的专职网格员队伍。路桥区组建615名专职网格员队伍时,继续留用124名,新招录491名。三是解决好网格员队伍建设管理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先培训后上岗”原则,建立岗前培训和常态化知识更新制度,打造全科网格员。实施星级管理,制定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确定1-5星级网格员的员额比例。注重结果运用,路桥区将乡镇(街道)划为三个等次,分别按120%、100%、80%的比例下拨经费;乡镇(街道)根据星级评定结果,1-5星级网格员分别按20%、50%、80%、100%、120%比例发放年度考核奖。建立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
四、编织“和网”,实现问题清零
问题清零是网格化管理的目的。台州市委把网格化管理作为“和合圣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群众身边的网格员来解决“最后几十米”问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是界定网格员职责,明确工作重点。全科网格,并不等于包揽一切。专职网格员在信息采集方面应当全覆盖,做到一网打尽,但在岗位职责方面,应当立足综治,主要承担政法综治维稳、平安创建等工作。具体体现为“一心两翼”,以人员管理为中心,以案事件、隐患点为两翼。人,主要包括常住人员、外来人员、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等;案事件,主要包括矛盾纠纷、涉稳事件、安全生产事故、治安刑事案件等;隐患点,主要包括消防隐患、安全隐患、治安隐患、环境污染、食药安全等。二是共享网格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对于采集的网格信息,依托综合信息指挥体系,形成社会治理和网格事项“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执行处置、日常督办、信息反馈、督查考核”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下网下联动处理机制,推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追责清单“三张清单”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措施即时落地、问题限时清零。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把网格化管理纳入市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书记、市长与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平安综治责书,发挥考核的杠杆导向作用,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落地。加强网格员履职情况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采取交办、督办、通报、指导、考核等措施,推动清单式明责、常态式履责、倒逼式追责规范化、常态化。1-4月份,全市通过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处理各类信息达270392条,同比增长8.9倍。(谢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