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9时许,刚完成处警正在二楼整理材料的李子明突然听到同事喊道“姚指出事啦!”,他立马冲出去,一走进值班室,便看见神情痛苦、瘫坐在椅子上的姚永辉指导员。很快,姚永辉同志被送往医院,终因病情恶化,于3月19日上午10时30分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4岁。
姚永辉,1994年加入广东肇庆,2001年调至星湖中队,时任指导员。他身高两米,是位踏实、勤勉、谦逊、热心、铁面无私的好交警,从警23年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嘉奖、先进个人等荣誉。他热爱篮球,以篮球为媒,启蒙儿子,活跃警营,沟通群众,是大家熟悉怀念的“大姚”。
姚永辉同志牺牲后,公安部政治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省公安厅政治部、省公安厅交管局分别发来唁电,对其不幸牺牲致以深切哀悼,并向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3月23日上午,姚永辉同志的告别仪式在肇庆市殡仪馆举行。当天,殡仪馆外整齐停放着一台台的士,车龙从殡仪馆一直延伸到国道,整整几公里,这是当地上百名的士司机自发组织来送别姚永辉同志的。告别厅内,庄严肃穆,挽幛如云,哀乐低徊,悲恸的亲人和300多名公安民警、姚永辉同志的生前好友在和这位好民警作最后的告别,护送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走心警官
2001年,刚来星湖中队上班第一天,姚永辉就被安排去殡仪馆去察看“尸检”。一到现场,他当场晕血,头晕目眩,回来后好几天吃不下饭。这经历很深刻,让他暗下决心,必须克服晕血症。慢慢磨练,慢慢成长,后来他像个战士一样,每次主动带头,赶赴一个个执勤现场。
2002年全省严打整治期间,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联合在国道321线三榕港设卡查车。凌晨1时,一辆轿车在离执勤点100米处突然偏离原行驶车道,紧跟在大货车后企图逃避检查。接到指令,姚永辉和同事黎敏舟等人上前截查。经检查,发现该车有驾驶员与驾驶证不符等多重疑点,于是命令人员下车并打开尾箱接受检查。三名男子假装配合,趁民警不备,转身撒腿就跑。姚永辉等人立即追上,合力将其中两名男子抓获,在他们身上搜出匕首、水果刀等工具。打开后尾箱,赫然发现里面卷曲着一名被五花大绑、口和眼被封口胶封住、面色发紫的男子。原来,这是一宗抢劫小车案,幸好被民警及时发现,才避免一起血案发生。
在路上的工作,交警会把辖区当作自己的大舞台。这里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去解决。
2013年,仙女湖路口附近路段,由于未设置护栏,沿边居民直接横过马路,随意性强,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这给星湖中队带来了执法难题。了解情况后,姚永辉带着同事,实地查看路面,再一户户走访居民,把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在本子上,回来中队后,他执笔写了详细调查报告,向上级部门献策。最终,根据他的建议,交警部门在该路段竖起了显眼的警示牌,并增加中心护栏,同时安排专人加强对路口管理,一系列措施下来,曾经的虎口马路转身变成平安道。
有一次,晚上12点,中队值班民警接到警情,一辆轿车停在主干道上,以为是违停,民警火速前去处置。到达现场,只见车子挂着“D档”,司机一头昏睡,脚踩刹车,把车停在路中央,十分危险。任凭民警怎么叫喊,司机都毫无知觉。于是,姚永辉带头开始摇车,摇了一个多小时把车主叫醒后,发现司机醉酒,最后依法对其进行处理,直到凌晨3点,他们才收队。“要是一松刹车,车辆就直接冲出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同事阿杰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经常从头湿到脚,是交警的日常。去年,星湖中队辖区内某路段正在修建轻轨,由于施工封路,下水道容易堵塞,几乎逢雨必浸。很多时候,等不及相关部门来清理,姚永辉与同事撸起袖子,用手把堵塞物一一捞起,他们借着雨水,将手简单冲洗之后,继续指挥路面交通。
一道道马路,是交警工作的地方,何尝不是他们演绎人生的舞台。这里有着太多的故事,藏着数不尽的情怀。作为从警23年的老交警,姚永辉同志的故事更是说不尽,面对辖区大小事,他是个走心警官。而在好友看来,他是个“狠心”的交警,有时朋友遇到交通违章等问题,想找姚永辉“打个招呼”,姚永辉会立马严肃拒绝,还把朋友教训一顿“我是个交警,执法者绝对不能违法犯法。你要是交不起罚款,我来帮交!”
得知姚永辉离世的消息,整个星湖系统包括景区门岗、停车场、保安等等基层一线员工都震惊了,表示都不敢相信。网友“人淡如菊”评论道:“姚警官到星湖10多年了,节假日景区周边总有他忙碌的身影。辖区里的人,见到他总爱叫一声‘大姚’。执勤闲暇,他会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或聊天。如果说什么才是好警察,我想他肯定是其中一个。”
暖心领导
在星湖中队,警务人员从早上8点半到第二天下午5点半下班,一周有3天以上都要值班,基本都是以中队为家。而姚永辉更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经常“驻扎”在事故处理室,为的是这样工作起来更加高效方便。
“我现在看到这个杯子,就很心痛。”事故处理室的内勤梁爱娟指着大姚生前用过的杯子说。从她口中得知,姚永辉生前对她帮助关心很多,让她非常感动。“没啥为他做的,看到他很辛苦,就每天给他满上一杯水,让他渴了有水喝。”两人的这个默契,维持了6、7年。前阵子杯子摔坏了,娟姐就没有往杯子里倒水,她含着泪小声说:“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再倒水,姚指最近喝水少了,才导致突然发病的……”
在同事眼里,姚永辉是个“扎实”的人,凡事身先士卒,带领兄弟们奔赴一线。有时会像长辈一样嘘寒问暖,出发执勤时,会向大伙强调注意安全;晚上归队,也不忘问一声,吃饭了没?
同事利永东回忆道,姚永辉带领兄弟干活,从未说过一句辛苦,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会说:“你们赶紧去休息,剩下的工作交给我吧。”3月18日晚被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的姚永辉,表情痛苦地躺在病床上,还不忘提醒同事: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许多工作。“这样的人,就是对别人太好,对自己刻薄”,利永东补充道。
作为中队指导员,除了业务,姚永辉还负责抓思想。警员在工作上犯了迷糊,他第一时间不是责怪,而是贴心问: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工作是不是太辛苦,要不要安排补休一两天。“这让我觉得很窝心和温暖,太幸运能遇上姚指这样的领导。”夏俊杰如是说。
在星湖中队,有个传统,每逢晚上或者周末,值班人员在饭堂是吃“围餐”,几份小菜,大伙坐在一起,聊聊工作生活,就像家人一样。而姚永辉是饭堂常客。早上,他会热情地挥手,问候一声早安,然后询问饭堂工作人员“今天煮什么菜啊……”。有时,趁着工作闲暇,他还会下厨露几手犒劳下辛苦奔忙的兄弟们。
李子明告诉记者,姚指最拿手的是煮面和炒饭,自己现在还记得3月18日晚上姚指做的炒饭味道,非常好吃,一下子吃了两大碗!
从晚上病发到第二天早上猝然离世的十多个小时里,李子明一直陪在姚永辉身旁。他形容那十几个小时是在一片空白中度过。“我一直都没反应过来,整个人都是懵的,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时至今日,他仍未缓过神,回来上班,每次看到姚永辉的办公室,经过他的宿舍,都触景伤情,泛红了眼。“希望姚指安息吧,一路走好!”
热心大哥
“他很热心肠,是个好人”,这是记者在采访了20多位姚永辉生前同事好友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梁烨文2015年加入星湖中队,他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姚永辉指导员的情景。他说,两米高的个子,第一眼看上去觉得严肃,但是一开口就感觉非常亲切,像亲人一样。从警校培训到中队执勤,姚永辉指导员手把手教会他不少东西。“姚指就像个大哥哥一样,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阿文的儿子去年年底出生,妻子临产前,姚永辉主动帮忙预约接产医生。后来,小孩出生出现黄疸,姚永辉向他耐心解释、消除疑虑……“姚指,你怎么就扔下我们这群兄弟不管了……”阿文哽咽着说。
临走时,腼腆的阿文拉住记者,透露出一个想法,他们正在收集姚永辉的生前照片,准备弄个相册,同事间留个纪念,也送给姚永辉家人留念。“我们想让姚指的儿子多了解这位经常缺席成长时光的父亲,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爸爸是个好警察。”阿文坚定地说。
严雪梅是一名厨娘,在星湖中队工作两年多,大家都叫她梅姐。她清楚记得来自河南的大个子指导员姚永辉的饮食喜好,喜欢吃面食、大白菜,不喜欢米饭,爱吃馒头。买菜时,她会特意多买几个馒头蒸给他。“他人很好,有什么困难,他都当做自己的事一样,尽力去解决。有时煮饭忙不过来,他还会帮忙炒菜,多好的一个领导啊!”
3月19日中午,在群里看到姚永辉去世的消息,梅姐第一个反应是去翻看挂历,看看是不是“愚人节”,以为是开玩笑的。“我们宁可他是衰人,这样才不会这么伤心。你说,这样一个大好人走了,叫我们怎么不难过呢?”早些年,梅姐父亲去世,这对她打击很大,导致神经衰弱,一直失眠。直到今年,才渐渐恢复正常,能睡个好觉。姚永辉走后,她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这些天,一直在想姚指的事,根本睡不着。多好的一个人啊,说没就没了。”说着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梅姐告诉记者,为了感谢姚指导员的帮助,她本打算出钱在饭堂给大伙加菜。只是,这个承诺还没来得及兑现,人就走了。“好后悔,应该早点说出口,让姚指能吃上那顿饭……”
后语:放心,我们会好好的
姚永辉同志走后,其生前所在单位(肇庆市公安局)和上级部门多次探望慰问家属并发放慰问金,生前好友也主动发起捐款,纷纷热心帮助家属。
结婚16年,妻子张燕飞清楚记得姚永辉同志的每个细节,爱打篮球,喜欢和儿子去绿道骑行,喜欢下厨……她不停描述着,似乎还发生在昨日。丈夫的突然离世,让她悲痛不已,面容憔悴,似乎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如今,在各方的关心帮助下,她渐渐学会调整,主动挑起丈夫留下的担子,更加尽心尽力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儿子。谈话中,她告诉记者,因为大姚的启蒙和教导,两人的儿子现在非常热爱篮球,且表现出色,曾多次获得省、市篮球比赛的荣誉。
张燕飞最后说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会好好的,开心地生活下去,你(指姚永辉)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