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类型化案件审判指引》编写情况,并分别介绍商事和民事部分的特点。
三中院民三庭庭长侯军介绍,作为新成立的法院,法官来自于全市各个法院,由于成长背景、审判经历不同,审判人员对同一类案件的某些事实审查重点及法律适用理解方面存在差异,加强审判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2016年5月,三中院编印了《二审民商事案件审判流程》,初步实现审理方式、审判流程标准化,确保审判流程有章可循、有序高效。2016年下半年启动了民商事类型化案件审判指引编写工作,减少了一线法官办案压力,明确各类案件的审理方法和裁判标准,为法官办案提供参考指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据介绍,将近40万字的审判指引中,三中院经过深入调研,选取了民商事审判领域收案数量较多的27类案件进行编写,占民商事案件数量近70%,包括劳动争议、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纠纷等13类民事案件和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14类商事案件,详细说明了各类型案件的事实要点和法律要点,同时增强了公众对司法判决的可预见性。
侯军庭长表示,类型化案件审判指引是一个开放型平台,下一步将补充完善若干个案件类型,条件成熟时,还将编写诉讼程序方面的审判指引。同时,将定期更新完善裁判观点,补充完善每个裁判要点项下的典型案例及标准化说理文书部分,方便法官检索同类案件的裁判规则,为法官办案提供智能辅助,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