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车能开到家门口了。这要感谢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
驻村期间,贵州省检察院工作队积极协调各类项目落实到位,为推动实现长顺县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一年来,贵州省检察院为长顺县协助落实帮扶项目56个,到位资金8500余万元。据统计,全省检察机关共有检察干警7991人(次)进村扶贫, 帮扶项目1002个, 到位资金2.8亿元。
调研摸底出清单
去年初,贵州省委《关于调整充实省领导同志联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通知》下发后, 省院党组精心部署, 及时组建队伍, 提前开展了调研摸底。
起步就是冲刺。工作队成员深入长顺县白云山镇、摆所镇、广顺镇、敦操乡、长寨街道办事处等乡镇贫困村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掌握第一资料。在调研的基础上, 工作队形成了帮扶长顺困难问题清单。
清单有了,接下来就是精准对接。该院党组多次召开长顺扶贫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据统计, 省检察院机关29个支部先后前往帮扶40余次, 落实帮扶项目56个, 助推长顺“减贫摘帽”。黔东南州检察院在施秉县帮扶点协调帮扶资金2781万元, 完成水果种植3200亩, 覆盖农户900余户, 实现减贫428户2660人。
省检察院党组明确15名厅级干部每人负责帮扶一个村,每一个支部结对帮扶一个村,派出一名厅级干部带领工作队7人常驻长顺。并在资金方面给予驻村队员政策支持,明确每一位驻村队员5万元工作经费,保障驻村队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要求驻村队员驻村期间, 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与单位脱产,不承担单位工作。
抓项目夯实基础
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检察院积极协调解决长顺县惠水珠帘洞至长顺马路、花溪青岩至长顺县城、惠水雅羊至长顺代化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协调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捐建了白云山镇猛秋村冗翠至凉水村长冲耕道项目;协调保利久联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联爆破集团捐资捐建了白云山镇烂山村龙山坝至龙岭新村通组道路等十余个基础设施项目……
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落地落实,为长顺县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有招数
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发现部分贫困户没钱买猪仔,帮助11户贫困户每户购买1头母猪仔,母猪下仔后贫困户拿出2头猪仔帮扶其他贫困户。
在产业扶贫方面,工作队帮助每个村选准产业项目,大力支持产业发展。
建立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工作队指导完成18个专业合作社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上报, 争取省扶贫办资金支持。目前, 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1000万已经到位。
助推产业发展壮大。利用省检察院集团帮扶资金400万元帮助白云山镇依托但家香酥鸭企业发展樱桃谷鸭养殖;协调省科技厅100万经费, 帮助长顺县高钙苹果科技示范区建设;协调省林业厅批复长顺县退耕还林还草项目5.5万亩, 获资金4400万元。
引进企业参与共同开发。针对长顺县杜鹃湖、黄花寨、黄家寨水库等旅游资源,牵头协调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和敦操乡党委政府就黄花寨水电站的农业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合作,目前,项目规划方案已基本评审完成;引进了贵阳市农产品商会,助力打造白云山镇中院村有机综合农业开发,并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工作队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前往一线指导培训, 解决农业产业技术瓶颈性问题;争取国家项目在长顺县设立果树研究基地工作站, 扩大示范效应;协调省农产品产业商会为长顺有机农业的发展进行科技规划, 引导农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贵州省检察院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与长顺县相关部门建立了项目申报审批“绿色通道”, 成立了民生资金保护检察联络室, 强化对扶贫资金预防和监督工作。
一年来,驻村队员深入村组,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国家法律, 帮助驻地引导、疏通、化解因土地争议、建房修路等引发的矛盾纠纷20余件(次)。帮助驻地村委制定完善村规民约, 建立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 积极发挥职业专长, 加强对当事人释法说理, 既有效地化解了矛盾, 又促进了干群关系。(李波 霍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