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谈司改:
广东检察机关已遴选5400名检察官
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南方网特派记者王良珏摄
12日,“两高”报告出炉,“司法体制改革”“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坚决拥护、积极配合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些热点不断出现在报告中。当日,聆听完“两高”报告后,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走进南方报业两会全媒体直播室,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谈司法体制改革
正在推进检察官新的职务序列改革
南方日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大篇幅介绍了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广东去年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郑红:按照中央部署,广东是最早列入司法体制改革的7个试点省市之一。广东检察机关主要是开展了四项工作:司法责任制改革、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省级以下人财物统管改革,以及检察保障改革。
作为检察机关来说,最重要的发力点就是司法责任制改革。我们从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入手,按照中央要求的30%的比例遴选检察官;制定了检察官的权力清单,建立起新型的办案组织,落实中央提出的“谁办案,谁负责”的要求。目前,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各项要求都基本在广东落地。广东分三批遴选出了5400名检察官,根据各地的检察工作实际,组建了办案组。这些办案组,包括了独任检察官单独办案和“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两种形式。
目前看来,改革成效比较明显。一是一线办案力量得到增强。一些试点院在改革之前处于非主要业务部门的检察人员被吸纳到办案队伍。二是检察官主体地位与办案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以侦监和公诉部门为例,2016年上半年,深圳、汕头和佛山首批试点院审结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案件中,由检察官依法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超过80%。三是办案效率、质量效果明显提高。四是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试点检察院工作报告获得的赞成票达到新高;全省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不含举报数量)呈整体趋降态势,2015年信访量比2014年下降26.67%,2016年信访量比2015年下降16.55%。
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人员分类管理方面的改革,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等单位的配合之下,正在稳步推进。我们也在推进检察官新的职务序列改革。入额检察官,相当于检察员。按照中央规定,检察员相当于四级高级检察官,再升一级就是三级检察官。
对于检察保障方面的改革,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精神,检察官的工资、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正在制定。
谈监察委员会改革
坚决拥护支持配合这一改革
南方日报:广东检察机关去年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郑红:去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职务犯罪2825人,其中立案侦查厅级以上干部48人,县处级干部165人,挽回经济损失11.49亿元,办案主要数据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还着力惩治蝇贪,严肃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361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524人。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赃款逃犯一起追。在严厉打击受贿犯罪的同时,继续开展打击行贿犯罪专项工作,突出惩治“围猎”干部、行贿次数多、行贿数额巨大的不法分子,去年查处行贿犯罪694人,占比连续三年保持高位水平。
南方日报:当前,中央在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根据目前三个试点省市的做法来看,今后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将会被合并入监察委员会。您怎么看这一改革?
郑红:中央作出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改革部署,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实现对整个国家公职人员监察的全覆盖。
作为检察机关,我们坚决拥护、支持、配合这场改革。广东省检察院第一时间就传达学习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谈公益诉讼试点
试点的6个市级院和84%基层院已提起诉讼
南方日报: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立法授权广东等13个省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广东的进展如何?
郑红:我省共有6个试点市级院和50个试点基层院,目前全部市级检察院和78%的试点基层院都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圆满完成了高检院提出的“第二步”试点工作目标。截至2017年1月,我省检察机关共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02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13件,提起公益诉讼54件,全省6个试点市级院和84%的试点基层院都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绝大部分案件是检察机关通过诉前程序推动了侵害公益问题的解决,少部分案件作为最后监督手段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环境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大案件办理力度,截至2017年1月,共发现环境资源领域的公益诉讼线索877条,办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325件,占比均为80%以上。督促修复、挽回被损毁污染或被非法占用的水源地、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等2080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督促清理生产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1.7万多吨,督促整治污染企业174家,索赔环境损失和治理修复费用逾2000万元,督促挽回被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案值2540万元。
以行政公益诉讼为重心,办理行政诉前程序案件312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45件,占我省全部起诉案件近九成,依法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履行法定职责。(赵杨 梁文悦 韦磊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