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将正式实施。新规施行会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哪些改善?如何将执法落到实处?3月8日,上海团代表们围绕“食品安全离人民满意有多远”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络餐饮平台要有担当
曹可凡代表针对现在日益红火的网络食品,提出平台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他认为,制作食品产品时,企业需要自律,但当企业出现问题,平台就必须要负责任。“企业在网上售假,平台不能推说是网络商店卖假,平台对网上的企业应该有制约。”曹可凡代表认为,对新鲜事物总体上应该鼓励,但同时要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在虚、实之间,宽、严之间要把握好度。
他以私房菜现象举例。“现在上海私房菜很流行。这些饭店通常在某个大厦里,或者在某个居民楼里。尽管这些饭店挺有意思,但大多是无证无照的。”在他看来私房菜也要纳入管理范畴,这样既突出餐饮的特色,又不会出现监管的新盲区。他认为可以把网络食品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除了监管之外,是不是还可以提供给小微餐饮企业一些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控模式?
曹可凡建议,针对网络食品的特点,应该设立负面清单,即哪些产品适合外卖,哪些产品不适合外卖,哪些是网络订餐可以送的等内容。
执法用好“反面教育”
法律施行后,执法是关键。严诚忠代表建议加大力度,严格执法,用好“反面教育”,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严诚忠说,食品安全执法要加强力度,要有联合执法的机制。“工商也好、食品安全部门也好,要能够联动,要有联动机制。比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相关部门去查了,查到后来工商部门却不管,这容易使生产食品的企业产生侥幸心理。”同时,要严格执法,突出重点,并严密监控一些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隐患的行业。
此外,严诚忠建议,用好“反面教材”,提高违法成本、违规成本。“反面教育很重要。我们光叫口号说要注意食品安全还不够,就像‘狼来了’。有史以来最严的食安法规要实施了,有关执法部门如果能抓住几个典型的反面教材给予严肃查处,对于提升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是有促进作用的。”严诚忠说。
建好“放心菜”的营销网络
市民很期待绿色无污染的“放心菜”,但平时购买渠道并不多。很多人为了买到放心的农产品,往往驱车亲自去田间地头采购。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无污染农产品更便捷地走上市民的餐桌?
对此,盛亚飞代表坦言,尽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但真正达到高质量标准的农产品数量还比较少。
盛亚飞表示,市面上不少农产品自称“优质”,但是否真的过关却令人存疑,因此加强对农产品的监管认证非常重要。
他提议要针对优质农产品建立起营销网络。“这方面目前整个市场上还有欠缺。有些农产品很绿色无公害,但因为老百姓不知道,明明有需求却销不掉。而如果生产量不够,要构建起网络其成本也很高。”盛亚飞建议,要加强设计规划,扩大生产、扩大宣传,为优质农产品建立起绿色通道。(陈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