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结束,藏历新年随之开始。身为西藏的铁路警察,拉萨铁路公安处全体干部民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以春运旅客“三个出行”为工作目标,用自己的言行谱写出了一个个警为民的感人故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每天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坚守,他们竭尽所能为全区藏历新年的安全保驾护航。
人物:尼玛扎西
工作地点:拉萨至日喀则旅客列车
工作时间:11年
现年36岁的他,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拉萨所、安检支队、国保支队工作。在他的工作轨迹中,保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每每解决的一件件平淡细小的事,都是他在用警徽为旅客照亮归家的路。
2月19日,恰逢周末,加之藏历新年即将来临,乘坐拉萨至日喀则列车的往返旅客比平时增加了一倍。7点10分,尼玛扎西便到达列车上,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项工作。
8时30分,列车缓缓开动。尼玛扎西首先组织列车长、检车长召开列车“三乘”会议,将藏历新年中各项工作进行传达,并按照工作要求,进行责任分工。会议结束后,他又对车上每一处存放的消防器材进行细致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要求列车长、检车长进行整改。
随后,他在每一节车厢进行安全巡视,提醒旅客看管好自己的行李及贵重物品。16节旅客车厢,走一趟要400多米,来回就是800多米。行李包裹挤满了过道,可尼玛扎西往往一巡视就是两个来回。他说:“我们懒了,警情就来得多了;我们勤快了,旅客的损失就变小了。”
当列车行驶在返回拉萨的路途中,尼玛扎西又照常开始进行巡视,巡视到一车厢时,43号座位传来孩子的哭闹声。“不要,不要!”3岁的小平措因和5岁的姐姐丹增央拉争抢零食,哭着闹别扭,奶奶正在哄他,这时尼玛扎西来了。“警察来了!”这句话挺管用,小平措不哭了,姐姐丹增央拉也老实地坐着了,两姐弟好奇地打量对他们微笑的警察叔叔。尼玛扎西看着他们,打量着两姐弟,慢慢地坐了下来,然后用藏语询问老奶奶身体是否安好。没过多久,两姐弟就和尼玛扎西从陌生到熟悉,做游戏,打闹嬉戏起来。坐了一会儿,待孩子们不哭闹了,他又接着开始巡视车厢去了,小平措眼巴巴地盯着尼玛扎西去的方向,喊了一句:“叔叔你真好,长大我也要当警察。”
晚上20时许,尼玛扎西巡视完车厢,回到宿营车。列车里的乘务员都聚在一起聊天,他却一个人静静地,没有参与。想了半天,他拿出手机像往常一样给老婆打了个电话:“老婆,你今天身体好点儿了没,还不舒服吗?”尼玛扎西的老婆是拉萨火车站客运员,因常年起早贪黑,身体落下了病根。
尼玛扎西算得上是拉萨铁路公安处的老民警,就是始终坚持把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好,并对其始终带着火一样的热情去演绎人民警察真实的自我。
人物:扎西尼玛
工作地点:日喀则车站派出所
工作时间:11年
现年32岁的他,和尼玛扎西是铁道警察学院同学,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拉萨所、治安支队、拉萨西站货场派出所羊八井警务区工作。拉日线开通后,他便在日喀则车站派出所工作。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列车经过和停留的地方,天下所有的铁路警察都做着相同的工作,都履行着相同的职责,众多铁路民警家庭聚少离多,难享温情,我们也想儿女情长,也想床前尽孝,但职责所在,我们义无反顾。”
“后面的旅客请排好队,注意秩序,请将车票拿在手上……”
“请问你的车票是在哪里购买的?请问你是不是购买的高价票?”沙哑的声音从日喀则车站进站旅客的嘈杂声中一遍又一遍地传出。
很多旅客都会提前30分钟左右到车站,然后进站上车,有的旅客是在家里吃了饭、喝过酒才到火车站的。看到拥挤的客流,怕进不了站、上不了车的旅客面对民警对其安检查危和票证信息核查工作,总是不理解、不配合,更有甚者对民警恶言相向:“上不了车,是不是你们负责?”面对旅客的不理解、不配合,扎西尼玛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释着;面对排着长龙的旅客队伍,他将安检口的盯控工作安排给新民警,自己站到旅客中间,让旅客按指示牌候车,有序排队进站。日喀则车站昼夜温差较大,中午在阳光直射下气温可达十几摄氏度,太阳落山后却骤降到零摄氏度甚至零下,扎西尼玛和同事们时刻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下午18点40分,当最后一趟列车驶出车站后,扎西尼玛带领着新民警在站区巡视后,才回到所里吃晚饭。饭后,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天,他却一个人回到宿舍,给新婚妻子打电话,话语间,不自觉湿润了眼眶……
铁警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用汗水诠释铁警的荣誉,用付出践行从警的诺言,用脚步铺就平安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