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安徽省军区司令员于天明,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和驻皖部队人大代表视察合肥中院诉讼服务中心。
新时期下如何创新司法拥军形式,丰富司法拥军内涵?最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邀请16位驻皖部队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走进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军队人大代表看法院·合肥行”专题调研活动。
在安徽省人大代表、省军区司令员于天明的率领下,代表们调研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执行攻坚进展,了解全省法院司法改革情况、涉军维权工作和停止有偿服务涉诉案件情况。军地双方在互动中,形成“维军权、解军难、稳军心、护军威”的共识。
创立涉军维权品牌
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高院院长张坚陪同下,一身戎装的代表们走进合肥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信息控制中心和审判法庭。
在立案服务区,代表们驻足详细了解涉军维权案件受理情况。当得知合肥中院专门设立涉军维权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三优先”工作机制时,代表们纷纷表示赞赏。在调解服务区,代表们对专门设立涉军维权调解室的个性化服务表示感谢,都说合肥中院为军人军属维权想得周到,诉讼服务的“合肥经验”名不虚传。
“建议中院和警备区进一步加强会商沟通机制,第一时间信息共享,共同督办,维护军人合法权益,打造全省拥军标杆。”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警备区政委姜宗健说,合肥法院案件量很大,在办案繁忙的情况下,能够心系军营,心系官兵的境遇,包括对转业干部的安排和培养关心,都付出了真情。信息化办案系统、司法大数据运用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维护了司法公正,提高了办案效率,给我们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执行指挥中心,代表们认真听取司法查控网建设工作介绍,观看了执行指挥系统演示和法官现场查控被执行人财产,详细了解司法查控网工作成果。得知现在被执行人财产查控范围已经扩大到全省和全国范围,逐步实现从网上查询到网上冻结和网上扣划后,代表们表示,合肥法院的执行案件总数占了全省六分之一,通过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中,有力提高了审判、执行效率,促进实现“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目标。
走进庄严的科技法庭,合肥中院院长许建介绍说,薄谷开来、福建省原副省长徐钢等大要案都在这里审理。代表们赞赏合肥中院近来成功审理了这些影响很大的案件,体现出法官具有很强的司法能力。
“合肥法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在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中深化司法改革,各方面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特别是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拥军工作、信息化建设成果,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全国人大代表、火箭军某基地装备部部长谈卫红在参观后感叹道。
代表们认为,合肥中院把加强涉军审判作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重要抓手,坚持涉军维权与双拥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诉内维权、诉外服务”的特色涉军维权道路,创立了合肥法院涉军维权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陆军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无人机队士官巨孝成建议,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服务保障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依法打击各类犯罪,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要深入基层部队开展法制宣传,多为基层官兵提供法律服务。”
司法保障改革强军
安徽高院副院长石德和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安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情况及全省法院涉军维权工作及停止有偿服务涉诉案件审理情况。
石德和介绍,2013年以来,安徽法院先后接待来访军人军属900余人次,处理来信来访700余件次,受理涉及军人军属权益案件1600余件,全部在审限内提前结案,为军人军属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万元,有力维护了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受到部队官兵和广大军属的广泛赞誉。
此外,安徽高院每年都对双拥涉军维权工作专门作出部署,联合省军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军维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批指导性文件,从制度层面对法院办理涉军案件进行规范完善,有效推动涉军案件审判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安徽高院把做好拥军工作作为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了大量维军权、解军难、稳军心的实事好事,已成为全省行业拥军典范,得到全国双拥办、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双拥工委的充分肯定。”安徽省双拥工委副主任、双拥办主任叶如强褒扬有加。
“安徽法院审判执行抓得紧,队伍建设抓得严,为民服务抓得实,司法改革抓得好,各方面对法院评价都很高。”于天明说,安徽法院在做好涉军维权和司法拥军工作中,站位高,体现了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动真情,法院带着对人民军队和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去做工作。干实事,全省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司法拥军、互学共建工作,为驻皖部队官兵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特别是围绕停止有偿服务涉诉案件审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为驻皖部队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持和保障,使驻皖部队停止有偿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省法院要坚持‘涉军维权无小事’理念,带着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心、用情、用法助力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张坚表示,全省法院要开通绿色通道、设专门法庭、合议庭和纠纷解决平台,提供专门法律服务,共建涉军维权工作载体,健全检查考评机制,在案多人少矛盾的情况下,保障涉军维权案件及时得到审理。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涉军维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坚持公正司法与保护国防利益相统一,切实履行好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不断提升工作成效,积极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
高效审好“停偿”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军队改革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军队全面停止对外有偿服务的要求,安徽省军区和安徽高院联合召开司法拥军联席会议,会诊部队房地产租赁专项整治中的涉法问题,会商解决遗留棘手案件措施办法。建立省高院和有关市、县(区)法院审理军队房地产租赁案件工作专班,建立绿色通道,负责军队房地产租赁案件的审判和执行。
2016年11月,安徽高院与合肥军事法院及时赴合肥、蚌埠、黄山等地,联合开展驻皖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涉法涉诉问题专题调研,形成了有价值的调研材料,为妥善处理此类涉法涉诉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这类纠纷都得到协商解决。
就停止有偿服务涉法涉诉问题,于天明建议,要落实军地协调机制,军地双方建立并落实好军地联席会议、涉军案件通报、重大涉军案件督办等制度,保障“停偿”案件审判工作顺利进行。完善司法保障政策,高效做好“停偿”案件的立案和审判工作,争取在全国率先探索总结出具有指导“停偿”案件的安徽审判经验。畅通诉讼绿色通道,把“停偿”案件的审判纳入到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强化执行,提高办案效率,为改革强军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张坚表示,安徽法院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加大执行力,进一步解决依法审理历史疑难积案,按照中央有关要求,依法解决停止有偿服务涉诉案件问题,解决执行不到位问题,解决司法救助等多种服务方式的延伸问题,确保司法公信力。(周瑞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