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在查阅卷宗。
高岳松(右一)在车站交接犯罪嫌疑人。
父子俩讨论案件。
高升,55岁,从警34年,现任合肥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刑警三大队三级警长兼大队长,曾荣获集体一等功两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上海铁路公安局十大破案能手称号一次,优秀党员称号6次
高岳松,27岁,高升之子。从警7年,高岳松现任合肥铁路公安处合肥站派出所刑警大队大队长,曾荣获个人三等功两次,上海铁路公安局十大青年民警标兵称号
“对这么顽固不化的人,怎么拿下?”
“这人性格比较偏执,你不要激怒他,要找点话题跟他聊起来,再寻找突破口。”
这是《法制日报》记者见到高升父子前,在门口听到两人在谈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对话片段。
“我跟我爸在一起很少‘谈感情’,基本都是谈工作。”高岳松打趣地告诉记者,这是一种生活常态。
高升是一名有着34年警龄的老铁警,他的儿子高岳松,也像他一样穿上了警服,奋战在铁路一线。爷儿俩经常是“上阵父子兵”,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将他们绳之以法。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铁路梦”从高升的父亲就开始了,如今他们一大家子多从事铁路相关工作,是名副其实的“铁路世家”。
父 精通预审业务的“杂家”
高升生于1962年,21岁时考入蚌埠铁路公安处明光火车站派出所,在基层派出所一干就是13年,成为了铁路公安基层岗位“全面手”。
1996年,高升被调入蚌埠公安处预审科,后调入合肥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继续从事预审工作。17年预审经历,让高升成为了一名精通业务的“杂家”。
之所以要“杂”,是因为预审的过程是“攻心”的过程,想要在每场心理和细节的较量中取胜,让犯罪嫌疑人在法律面前低头,预审民警的见识和经验就必须广泛深厚,才能迅速准确地抓住每一个可能触动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细节,迫使他们露出破绽。
2001年4月,水家湖火车站发现一具无头女尸。经调查,发现死者杨庆芝生前与一名比她年长22岁的男子张金华关系暖昧,并常年在外租房同居。就在警方对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张金华准备缉捕时,其却欲自焚以示清白。
随后,公安机关将张金华带回问话。一开始,张金华只承认自己与受害人以前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还变攻为守:“如果你们在尸体上查到我的指纹,我能解释,因为我确实与杨庆芝有男女关系”,企图刺探公安机关获取犯罪证据情况。
作为此案主审,高升紧紧抓住杨庆芝失踪后张金华的活动时间和范围不放,迫使其交代了杨庆芝离家后与张金华在园南村租房处姘居的情况以及分尸抛尸的作案事实。但张金华仍一口咬定杨是自己睡觉睡死的。
高升及时改变“策略”,抓住张不忠于妻子,不关心家庭和孩子,存有愧疚感的心理,制作了其妻儿声泪俱下的录音,放给张听:“我们帮你做了不该做的事,已受你的连累,现已向公安机关彻底交代了罪行。希望你能为家人着想,早日交代清楚罪行,不要再害我们了……”张听后痛哭失声,心理防线全面崩溃,彻底交代了自己杀害杨庆芝后分尸抛尸的恶行。
高升不仅善于与犯罪分子打“心理战”,他的敬业无畏,还让犯罪分子心服口服。2008年汶川地震时,高升接到指令要去灾区押解一名逃犯。当时灾区余震不断,高升率队坐着长途车前去途中,一路上遇到多次塌方。灾民都在往外转移,他们却要找到旅店落脚,整个旅店内就只有他们一行人。当他们完成押解任务后,犯罪分子都“服了”。
子 观察力敏锐的“老干探”
1990年出生的高岳松,从小生活在铁路家属小区里,由于与同伴们玩耍时喜欢扮演列车乘警,常常被小区里的叔叔阿姨称为“小乘警”。
长大后,高岳松考入了警校,学习刑侦专业,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铁路警察。
刚入警队,高岳松就参与世博安保重要任务。在上海站东南出口处执勤时,小高看到一名目光有些呆滞的男子,连喊了两声“请出示身份证”后,男子才反应过来,声称自己证件丢失也不记得证件号码。“要提起精神,别弄得像个吸毒的。”高岳松佯装开玩笑似的和男子拉起家常,可男子一听到“吸毒”两字,连忙紧张地辩解自己根本不会做出吸毒这样的事情。高岳松心里已经了然几分,遂将男子带到民警值班室进行身体检查。果然,在他身穿的夹克上衣口袋里搜出3粒“麻古”和1克冰毒。原来,此人曾经因贩毒被处理过,不敢掏出身份证,准备出火车站时,毒瘾发作,没想到就差几步就能迈出火车站的时候却被一名年轻民警查获。
从警7年,由于工作认真和业绩突出,高岳松已成为合肥车站派出所刑警大队大队长。今年春运前夕,合肥火车站陆续接到旅客报案,称有人以借打电话的名义偷手机。根据报案人描述,犯罪嫌疑人专门锁定单身女性乘客下手,作案时拖着行李箱,里面塞满废报纸,以自己手机没电为由向受害人借电话,然后迅速逃离。
接到报警后,高岳松带领民警,第一时间从调取监控和情报系统着手,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其出租屋内将其抓获,成功破案。犯罪嫌疑人姓张,竟然是高岳松的“老相识”。
原来,张某在外地作案时,曾多次栽在高岳松的手上,气不过的他叫嚣着“等我出来后就到合肥站偷,看你能不能抓到我”。高岳松没想到,张某服刑出来后真来合肥站作案,张某更没想到,刚落脚没多久,就再一次被高岳松抓个正着。
高岳松在刑侦工作方面的成熟老练,让很多老民警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如今,大家都爱喊他“老干探”。
传承 父子携手打配合战
对于高岳松来说,小时候,父亲是自己的偶像;工作后,父亲更是自己的老师,经常会给自己“上课”。由于父子俩工作环环相扣,经常一起上阵打“配合战”。
2015年底,高岳松接到辖区货场的大货车司机报警称,有一名40多岁男子,打着介绍拉货生意的幌子,骗取回扣费。经走访调查,高岳松发现,该男子在货场流窜作案,但很多大货车司机考虑到往返一趟的路费成本,没有选择报警,自认倒霉。由于该男子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监控没有获取他的面部特征,高岳松只能跟同事们靠手上掌握的年龄、口音等线索,在货场化装成保安“卧底”。蹲守半个多月后,具有重大嫌疑的李某终于被警方抓获。
在很多大货车司机不愿报案的情况下,开展前期审讯工作时,高岳松和同事们心里并没有底,只是突破六七起案件。当案子交到高升手上时,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高升认为李某没有完全交代,进一步调查李某的活动轨迹和通话情况后,连破了10余起。
“我爸常跟我说,要吃透案情,心里要有预案,不能打无把握之仗。”高岳松说,审讯中罪犯不说话,神仙难下手,他的父亲就很有方法,能够迅速找到突破口,让犯罪嫌疑人愿意说话。
高岳松告诉记者,父亲教过他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叫“感化”。在他破获的火车站偷盗手机案中,虽然自己跟李某屡次过招都胜了,但李某性格有些执拗,到案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让他头疼。高升注意到,李某在合肥住的是出租屋,屋内堆满了生活用品等物件,再不处理,估计会被屋主扔弃。于是,高升让高岳松联系车辆,将李某的物品运回所里妥善保管,又联系李某的亲属到所里把物品取走。这一举动,令李某很是触动,转变了态度。
“如果有人犯罪了,会受到法律惩处,但在人格上,我们必须尊重他。”高升说,这是他一直秉持的办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