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条命是你们帮忙捡回来的!”在贵州省习水县驻福建晋江务工人员维权工作联络站,张长华对驻站工作人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张长华是贵州省习水县人,自2016年起在福建南安某建材公司从事球磨工作。由于长期在重度粉尘污染环境中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今年8月,张长华被福建当地的医院诊断为尘肺二期。为了逃避赔偿责任,公司使用一份保险公司的理赔资料夹着赔款收据和不再追索赔偿的协议书骗张长华签了字,并在后来的劳动仲裁中出示这份协议书和收据作为免除赔偿责任的证据被采信。当看到这个结果时张长华跑到公司八楼就准备往下跳,多亏在现场的维权站工作人员极力劝阻才避免了悲剧发生。后经驻站工作人员多方协调和调查取证,最终帮助张长华争取回18万元赔偿款。
据省司法厅厅长吴跃介绍,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各项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临就业岗位不足的难题,富余劳动力流往发达地区谋求就业成为必然现象。然而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就业时容易面临企业用工不规范,企业主法制意识淡漠等问题,自身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截至今年5月,贵州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609.3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因为法律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务工合同的签订、劳动权益的保护、人身财产的保护等方面常常面临维权难问题。习水县作为外出务工大县,先后在广东深圳和福建晋江设立了农民工维权工作联络站,引导、帮助在深圳和晋江务工的习水籍农民工依法维权,赢得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劳动部门等的支持和配合。
为总结经验,推广做法,近日,吴跃率工作组到广东深圳和福建晋江调研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工作,在习水县驻广东深圳和福建晋江务工人员维权工作联络站实地了解情况,看望慰问驻站工作人员,对工作站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指出,维权工作站作为贵州在外务工人员依法维权的平台,下步将纳入贵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把维权工作站建成各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驻务工地工作站,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向省外延伸,按照统一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办案流程和办案质量的监管,为贵州籍在外务工人员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据了解,习水籍在外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其中以广东深圳和福建晋江最为集中。2009年和2014年,经习水县总工会、习水县司法局、习水县人社局联合审批,先后在广东省深圳市和福建省晋江市设立了农民工维权工作联络站。自成立以来,习水县以维权工作站为统筹载体,还先后建成了习水县驻广东深圳流动党支部和流动党员服务站、习水县总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圳调解室和晋江调解室、习水县驻广东深圳招商创业联络处、习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晋江代办点等机构。截至目前,工作站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涉诉法律文书、开展人民调解等方式,共帮助在广东深圳和福建晋江的习水老乡们办理各类维权案件600余件,争取各项赔偿共计5000余万元。(龚江锋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