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邱国华,男,1962年2月出生,汉族,江西南康人,研究生学历,历任九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刑侦科副科长,九江市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长,九江市公安局督察支队副支队长,九江市公安局大桥分局副局长,德安县公安局局长,星子县委常委、公安局长,武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现任九江市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在公安事业的征途上走过了37个春秋。从学生到普通民警,从普通民警到部门领导,再到县区公安局局长……漫长的岁月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从怀揣着美好憧憬和远大抱负的懵懂少年步入成熟稳重、必须担当的中年。
蓦然回首,从警生涯中的一个个“第一次”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也让我从心底爱上了自己的职业!
第一次侦查办案
那是35年前,警校毕业的前夕,我在临川县公安局实习。就像在工厂做学徒似的跟随两位民警师傅,每天早出晚归,寻求线索,仔细研判。那段时间,为了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我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行程千里转战南北,跟踪追击,终于打掉了一个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尽管那天所有人都十分疲惫,可是一想到被拐儿童,大家都顾不上吃饭歇息,连夜进行了讯问。后来又马不停蹄地出发,逐一找回被拐卖的孩子们。
至今记得,当被拐儿童的家长见到孩子时那一个个感人瞬间:一个3岁女孩的父亲得到线索后跟着我们,一路上非常沉默,但当他看到自己失踪了3个月的女儿时,径直冲上去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身体不住地颤抖,生怕再次失去;一对年轻的父母见到失踪了3年之久的6岁儿子时,激动地抱着孩子号啕大哭,久久无法平复……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人民警察的意义!
第一次立功受奖
1993年春节前夕,城区公交车扒窃和入室盗窃违法犯罪活动十分嚣张,市局决定组织专项打击。根据工作组安排,我带领20名刚从警校毕业的新同志,在城区开展治安巡逻。
一天上午,我正在湖边巡逻,迎面走过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的肩膀,两人边走边张望,神情慌张,十分可疑。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冷静观察,我判断一定有问题,立刻带着同事小冯一路跟踪。眼看他们准备打车离开,我们迅速上前将两人抓获,这才发现其中一人肩上有伤且在流血。后经查明,两人皆有前科,且刚作完案打算脱逃。由此,城区40多起系列入室盗窃案全部告破。案子破获不久,我也因此被提拔为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被记三等功并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人民警察的光荣!
第一次破釜沉舟
14年前,我刚从德安县交流到星子县担任公安局局长,就遇到了一起十分棘手的案子。
一名女中学生惨遭强奸杀害并被抛尸野外,因为当晚下大雨,案发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使得案件侦查举步维艰。死者的亲属情绪一天比一天激动,四处喊冤、上访,每天都要到公安局闹,严重影响了我们集中精力办案。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各界群众议论纷纷。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公安机关领导相继督办,要求尽快破案。我的压力非常大。
看着因为找不到线索而开始焦躁的同事们,我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主动与死者的亲属沟通,并郑重承诺:“如果没破案,你们两个月后再来找我。”接着,我把原来的案卷进行了全面梳理,发现原来调查的五个重点对象,都被否定了。想到对家属的承诺,想到那些恐慌的群众,我又召集专案组同志反复研究案情。同时,我认真查阅了当时所有的调查笔录,对五个重点怀疑对象重新进行了细致分析,其中一个退伍兵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人30多岁,与妻子关系不和,案发时在现场附近,而且身上有擦划伤痕。最为关键的是,其伤痕所处的位置非常特别。凭经验和逻辑推理,我断定此人嫌疑特别重大!于是开始了重审程序,没想到嫌疑人因为当过兵,心理素质非常好。即使用了测谎仪,也无法证明其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
整整一个多月,我和同事们反复研究,一次次排除,又一次次怀疑。就在负责审讯的同事想放弃时,我坚持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击溃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在事实和证据面前,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我们兑现了给被害人家属的承诺,解除了群众的恐慌情绪,侦破过程中的跌宕起伏也使此案成为业内的精品案件。
那一刻,我感到了自己作为人民警察的价值!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珍惜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