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法院的法官坚守群众路线,跑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接力棒,争做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有气节的好党员、好法官,续写了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2013年以来,井冈山法院多次被省委政法委、省高级法院授予“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省优秀法院”。立案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先进集体”,茨坪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处处都有法官的身影
司法服务更贴民心
打造诉讼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服务。完成审判大楼建设,建成6个审判法庭及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八区三室”,主要具有诉讼服务、纠纷化解和分流三大主要职能。创新设置“青年法官志愿者星火服务岗”,主动为群众提供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救助服务、咨询查询、判后答疑于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让司法服务更贴民心、更接地气。
创新便民惠民举措,主动贴近服务群众。该院大力开展“法官驻村”活动,运用“群众说事法”解决纠纷,每个干警负责联系两个行政村(社区),针对“群众说事”反映出的法律问题来讲解法律规范,依托村两委、调解人员参与调解,再通过公开评议促进纠纷解决,及时解决群众法律难题。
依托青年法官志愿者服务队,延伸审判职能。星火青年法官志愿者服务队送法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将司法为民的触角延伸至庭外,已成为井冈山市法院的常态化工作。
巡回审判护航红色旅游
为及时解决游客在井冈山景区旅游过程中遇到的纠纷,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井冈山法院主动融入井冈山市打造“红色旅游示范区”的工作大局,通过不断探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创新了服务游客的方式方法。
一是建立化解旅游纠纷协作机制。与旅游管理处、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景区行政执法处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执行协作和联系会议制度。二是设立旅游巡回审判点。确定包括黄洋界、八角楼等在内的首批五个巡回审判点,设置醒目标牌,公布旅游纠纷服务热线电话。配备移动法庭系统,定期和不定期地在游客密集的景点开展法制宣传和巡回办案。三是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受理的案件注重调解,实现了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执行,并免收诉讼费和执行费。四是坚持定点定员定期值班制度。在节假日期间依托由30余名青年法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全天候、满负荷”做到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2016年旅游法庭共调解各类涉旅纠纷40余件,诉前调解率达到了95%,旅游纠纷服务热线接到并答复游客来电咨询300余人次。
加强沟通回应群众关切
井冈山法院始终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赋予司法为民新的时代内涵。
探索建立智慧法院,认真回应群众诉求。该院新建3个高清科技法庭,利用技术手段对庭审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实现全程留痕。抓好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依托执行信息平台,让“老赖”寸步难行。完成指挥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执行平台作用,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完善执行查控系统,不断拓展执行查控范围,加大网络冻结、扣划力度。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库,记载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法媒银”等曝光台晒“老赖”,一年来,237名“老赖”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此外,该院公布举报电话,方便当事人反映情况。群众凭有效证件即可登记旁听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开通一网两微,通过井冈山法院网、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信息,让群众更便捷地获取法律资讯。(杨程捷 记者 程爱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