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调研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2016-12-08 21:41  来源:中国江西网-新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12月7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亦森率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视察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省司法厅厅长沙闻麟作情况汇报,表示明年完成11个设区市级法律服务平台建设,2018年完成所有县(市、区)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至2020年,全面建立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

  今年以来,省司法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功能最全、技术最强的司法行政大数据指挥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法律服务“一扇门进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走出了一条以大数据运用为标志、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升级的创新之路。

  南昌市司法局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窗口

  构建刑罚执行信息“指挥部”

  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刑罚执行的重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对江西而言,基础设施陈旧、执法手段落后、安全防范水平低是过去长期困扰刑罚执行工作的顽症和短板。

  近年来,江西省司法厅针对监所基础设施落后、执法工作科技含量不足等难题,积极构建以信息化为重点的安全防控体系。将信息化与监狱布局调整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南昌监狱、吉安监狱、赣州监狱、饶州监狱等一大批新监狱拔地而起,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体系日趋完善,远程监控、远程应急指挥、高度戒备监狱的物联网应用,筑起了保障监狱安全的“天罗地网”。

  通过大数据支撑的刑罚执行应急指挥平台,可以实现对服刑人员“网上执法、在线监督、全程留痕”的功能,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执法监管全部实现高清可视、动态调度、移动指挥。

  今年上半年,赣州监狱通过大数据平台发出的预警信息,成功处置了一起服刑人员狱内行凶未遂事件,大数据力量在实战中得到印证。

  截至今年11月,该省监狱已连续9年多实现无人员逃脱、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疫情、无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同时,江西省司法厅自主开发了江西省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综合利用GPS手机定位、电子手铐等物联网技术,全面对接公共安全视频天网系统,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24小时监管,有效防止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失控,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

  自2010年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江西的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始终保持在0.087%以内,大大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为全省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悉,江西社区矫正执法信息化建设也被司法部确定为示范工程、样板经验,向全国推广使用,目前已有13个省(区、市)在使用我省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

  打造新平台精准管理特殊人群

  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特殊人群,被喻为“火山口”、“炸药库”,稍有不慎就会“惊天动地”!过去,由于监管方式的落后和手段的缺乏,对特殊人群管理的效果和质量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沟通不畅、信息不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刑释人员的脱管、漏管等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

  为此,省司法厅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建设了特殊人群综合执法监管和安置帮教工作大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可查、可控、可帮、可管,被中央政法委称为“江西模式”,是江西在全国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社会管理创新品牌。

  在南昌市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利用公安系统的“天网工程”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一名社区矫正人员一天的活动轨迹马上呈现在主控画面上,如果社区矫正人员越过电子红线,系统马上会报警。

  据悉,目前,省司法厅已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容量达36万多人的特殊人群数据中心,数据项目总计超过2个亿,并实现了一个入口进入、一个平台整合、一个标准分析、一个界面展示。

  在大数据平台中,有全省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解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特殊人群的自然信息、执法过程信息、实时位置信息、多媒体信息、安置帮教信息等数据共享和汇聚应用情况。随机点击查看任何一名人员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安机关的逮捕情况、检察院的起诉情况、法院的审判情况、监狱的教育改造情况、出狱后的安置帮教情况,一名刑释人员的全流程信息、全过程数据将清晰准确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充分展现我省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特殊人群精准管理的新高度。

  对特殊人群一手抓管控、一手抓帮扶,是江西特殊人群管理创新的特色。服刑人员家属到监狱会见,路途遥远,尤其一些困难群众,旅途开支很大。

  为了解决服刑人员亲属会见难的问题,江西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覆盖城乡的远程会见帮教系统,服刑人员的家属和帮教志愿者通过网上预约、在线申请、免费使用、高清互动的方式,在当地的远程会见中心就能就近会见远在监狱的服刑人员,深受群众欢迎和社会好评,成为我省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的又一响亮品牌。

  仅去年,全省申请远程会见的超过6.8万人次,实际远程会见的达到6.3万人次。广大服刑人员家属通过遍布城乡的371个远程会见室,让亲情的感召、爱心的呼唤通过一个个镜头传递到高墙内。

  整合公共资源形成“云上法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律服务的管理机关、实施部门,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成为了当务之急、重要任务。

  为此,省司法厅启动建设了江西省公共法律网上服务平台,整合全省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和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力量和业务资源,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形态,实现网上找律师、办公证、求法援、寻鉴定、要调解,打造了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式、高效率、一站式的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这里是我们倾力打造的网上平台指挥中心,由此可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足不出户,手指一触,网上自助’。”在演示现场,工作人员随即做了现场演示:南昌市东湖区的张女士申请了一项继承公证事项,南昌市洪城公证处审核后,很快为张女士办理公证事项,省去了多次往返、长时间排队等候的麻烦,真正做到了快捷高效。

  通过这个平台,全省416家律师事务所、112个公证机构、113个法律援助中心、218家司法鉴定中心、62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数万名法律服务专业人才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云上法务”。

  今后,广大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等方式,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并实现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监督等公共法律线上服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法律服务成本,提高了法律服务效率,促进了法律服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上台阶,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也展现江西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文/图 记者 徐小勇)

相关报道

"渝北最美警察":女民警下水徒手疏通管道

她原本想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可她觉得,自己的朋友圈只五六百人,太少了,她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这个“渝北最美警察”。

最高法公开宣判 “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10件...

宣判全程以“全媒体”形式现场直播。宣判后,该案判决书全文已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刊出。

367家景区被查反映出金色"A"字招牌当名副其实

国家旅游局发布重磅消息,全国367家景区受到查处,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

假象背后是真情

即便是处理感情已经破裂的婚姻,法官也不应简单地做减法,更要做加法。用自己的真情去帮助当事人找回失落的真情,让诉讼 ...